本发明属于食品或食料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菇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茶树菇(包括菇盖和菇杆),柱状田头菇,是一种食药用菌,菌盖细嫩、柄脆、昧纯香、鲜美可口,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也得名茶树菇。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柱状田头菇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健脾之功效。
饮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食品的干净度,因此,食品的清洗是非常重要一道工序。传统的茶树菇清洗方式为:用温水把茶树菇浸泡一段时间,再使用清洗刷清洗菇盖和菇杆,以此完成茶树菇的清洗。但是,茶树菇菇盖的表面会有粘液存在,采用温水浸泡和清洗刷清洗的方式仍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另外,茶树菇本体比较娇小,利用清洗刷清洗菇杆时,菇杆常常会发生断裂,使得菇盖与菇杆分离,严重影响茶树菇的整体外型。因此针对茶树菇的清洗,需要对菇盖和菇杆采用不同的方式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茶树菇的清洗方法,以解决传统茶树菇的清洗方式菇盖清洗不净和菇杆容易断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茶树菇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需要使用茶树菇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定位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料槽、用于储存清水的箱体和用于加热箱体内清水的加热器,所述料槽的底部沿料槽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孔,所述料槽的底部位于限位孔两侧分别设有弹性件,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刺破溶液包的刺破针;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滚轴和与滚轴固接的手柄,所述滚轴的轴面上设有若干组谷子,且滚轴与料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2)原料:选用尚未开伞的茶树菇,且菇盖为3cm;
(3)修整:将步骤(2)中的茶树菇修剪整齐;
(4)缠绕:使用细绳将含有柠檬酸的溶液包缠绕在步骤(3)中菇杆的底部;
(5)填充:向箱体内引进清水;
(6)加热:启动功率为350kwh-400kwh的加热器,并利用加热器对步骤(5)中的清水加热至50℃;
(7)放料:将步骤(4)中的茶树菇缓慢的放入料槽中,茶树菇向料槽的底部移动,并在溶液包的重力作用下使得菇盖朝向料槽的槽口,菇杆朝向限位孔的方向;
(8)限位:步骤(7)中的茶树菇均匀的排放在限位孔上,料槽底部的弹性件对茶树菇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菇杆底部的溶液包被箱体上的刺破针刺破,使得含有柠檬酸的溶液与清水混合;
(9)菇杆的清洗:利用加热器对含有柠檬酸的清水加热5-10min,配合弹性件带动菇杆在清水中做上下往复运动,可同时对菇杆起到清洗和抑制酶活性的作用;
(10)菇盖的清洗:驱动手柄带动滚轴在料槽内滚动,利用滚轴上的谷子与菇盖的摩擦,清除菇盖的表面皮层。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向箱体内引进清水,启动加热器,利用加热器对箱体内的清水持续加热;将菇杆缠有溶液包的茶树菇放入料槽内,茶树菇在溶液包的重力作用下向料槽的底部移动,并使得菇盖朝向料槽的槽口,菇杆朝向限位孔的方向;最终菇杆穿过限位孔位于清水中,菇杆底部的溶液包被刺破针刺破,溶液包内含有柠檬酸的溶液流入清水中,并且料槽底部的弹性件可对菇盖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冲击力过大导致菇盖与菇杆分离,加热器再加热含有柠檬酸的清水可对菇杆起到清洗和抑制酶活性的作用,另外,弹性件还能带动菇杆在箱体的清水中做上下往复运动,加强对菇杆的清洗效果,以此完成菇杆的清洗。再驱动手柄带动滚轴在料槽内滚动,利用滚轴上的谷子与菇盖的摩擦,清除菇盖的表面皮层,以此完成菇盖的清洗。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利用溶液包的重量使得菇杆穿过限位孔位于清水中,箱体内的刺破针刺破溶液包,使得含有柠檬酸的溶液混入加热的清水中,再利用弹性件对茶树菇起到缓冲作用和带动菇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相较于传统的菇杆清洗方式,既能达到清洗菇杆的效果,配合含有柠檬酸的清水还能抑制茶树菇酶的活性,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菇盖与菇杆的分离;再利用滚轴上的谷子与菇盖的摩擦,相较于传统的菇盖清洗方式,通过去除菇盖表面皮层清除菇盖上的粘液,彻底的将菇盖清洗干净。
另外:1、缠绕在菇杆底部含有柠檬酸的溶液包,在溶液包的重力作用下能够保证菇杆朝限位孔的方向运动,起到的一个导向的作用;溶液包被刺破针刺破后配合加热的清水,还能抑制茶树菇酶的活性。2、弹性件既能对茶树菇起到缓冲的作用,还能带动的茶树菇做上下往复运动,配合箱体内的清水加强了清洗菇杆的效果。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5)中清水含有0.5%的柠檬酸,通过上述设置,柠檬酸的占有量将直接影响抑制酶的活性是否有效,而选用的清水中含有0.5%的柠檬酸可进一步保证能够抑制酶的活性。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将步骤(10)中的茶树菇放置温度为115℃的清水中杀菌,通过上述设置,茶树菇经高温杀菌后,人们能够食用更健康的茶树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清洗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溶液包2、料槽3、箱体4、加热器5、限位孔6、橡胶套7、弹簧8、刺破针9、滚轴10、谷子1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茶树菇的清洗装置,包括机架1和缠绕在菇杆底部含有柠檬酸的溶液包2,机架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清洗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料槽3、用于储存清水的箱体4和用于加热箱体4内清水的加热器5,料槽3、箱体4和加热器5从上至下依次固接,料槽3的底部沿料槽3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孔6,且限位孔6的宽度小于菇盖宽度,料槽3的底部位于限位孔6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包括橡胶套7和弹簧8,且弹簧8固接于橡胶套7内部,由于橡胶层具为柔性材质,相较于茶树菇直接与弹簧8接触,橡胶层可有效的避免茶树菇被弹簧8磨损,进一步保证了茶树菇的完整性。
箱体4的底部固接有若干用于刺破溶液包2的刺破针9,刺破针9与限位孔6相对设置,且刺破针9的针尖朝向限位孔6;清洗机构包括滚轴10和与滚轴10固接的手柄,滚轴10的轴面上固接有若干组谷子11,且滚轴10与料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
此外,滚轴10的轴面位于相邻两组谷子11之间设置有海绵,海绵是一种多空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利于滚轴10上的谷子11清除菇盖表面皮层时,海绵可吸附菇盖上的粘液,进一步保证菇盖的清洗效果。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将密封盖从开口上拆下,利用水的流动性将箱体4内的杂质排出,也便于更换干净的清水。料槽3呈漏斗状,可对茶树菇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更利于茶树菇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操作时,向箱体4内引进含有0.5%柠檬酸的清水,启动功率为350kwh的加热器5,利用加热器5对箱体4内的清水加热至50℃;将菇杆缠有溶液包2的茶树菇放入料槽3内,茶树菇在溶液包2的重力作用下向料槽3的底部移动,并使得菇盖朝向料槽3的槽口,菇杆朝向限位孔6的方向;最终菇杆穿过限位孔6位于清水中,菇杆底部的溶液包2被刺破针9刺破,溶液包2内含有柠檬酸的溶液流入清水中,并且橡胶套7内的弹簧8可对菇盖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冲击力过大导致菇盖与菇杆分离,加热器5再加热后含有柠檬酸的清水10min,可对菇杆起到清洗和抑制酶活性的作用,另外,橡胶套7内的弹簧8还能带动菇杆在箱体4的清水中做上下往复运动,加强对菇杆的清洗效果,以此完成菇杆的清洗,相较于传统的菇杆清洗方式,既能达到清洗菇杆的效果,配合含有柠檬酸的清水还能抑制茶树菇酶的活性,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菇盖与菇杆的分离。再驱动手柄带动滚轴10在料槽3内滚动,利用滚轴10上的谷子11与菇盖的摩擦,清除菇盖的表面皮层,以此完成菇盖的清洗,相较于传统的菇盖清洗方式,通过去除菇盖表面皮层清除菇盖上的粘液,彻底的将菇盖清洗干净。最后将清洗干净的茶树菇放置温度为115℃的清水中杀菌,使人们能够食用更健康的茶树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