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8159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发酵调味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郫县豆瓣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郫县而得名,起源于四川民间,其传统加工工艺已有300年的历史,主要包括:制曲、腌渍、发酵、后熟等工序。郫县豆瓣因味辣香醇、黏稠绒实、瓣粒香脆、酱香浓郁等优点受到消费者青睐,是烹饪川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世界辣椒酱中独树一帜,堪称“川菜之魂”。传统郫县豆瓣发酵时间长、口感好,随着发酵储存的时间延长,风味成分不断积累,豆瓣风味、口感也不断提升。一般传统家庭郫县豆瓣的发酵周期都达到了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传统郫县豆瓣发酵时间过长,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大、成本高等问题,迫切需要缩短豆瓣发酵周期。目前市场上主流豆瓣产品的发酵周期大多在3-6个月不等,仅有少量豆瓣产品发酵周期达到1年以上。发酵时间短的郫县豆瓣产品往往存在产品风味不足、附加值低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发明目的主要是针对郫县豆瓣后熟的问题,提供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该方法将不同发酵阶段的郫县豆瓣通过混合、控制后熟等方式,加速郫县豆瓣的后熟过程,缩短豆瓣发酵周期,提升郫县豆瓣风味。同时,结合梯度升温、降温模式与水分控制加速郫县豆瓣“翻晒露”的后熟过程,缩短豆瓣后熟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加速郫县豆瓣后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的准备称取用郫县豆瓣传统方法制取发酵好的豆瓣(即甜瓣子)和辣椒酱(即辣椒胚),然后将豆瓣和辣椒酱按照比例混合形成豆瓣酱醅,按发酵时间分阶段自然发酵得豆瓣酱醅备用;所述的郫县豆瓣传统方法是指参照GB/T20560-2006制备得到的豆瓣和辣椒酱,也可以采用市售或常规方法发酵好的豆瓣和辣椒酱。2)制备混合豆瓣酱醅将发酵1~3个月的豆瓣酱醅,发酵3~6个月的豆瓣酱醅和发酵时间大于12个月的郫县豆瓣酱醅,按照豆瓣酱醅质量比5~7:2.5~4:0.5~1的比例添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豆瓣酱醅;3)梯度控温发酵将混合豆瓣酱醅置于梯度控温设备中,升温至50~65℃,升温的同时搅拌,转速调到30~50rmp/min,搅拌3~5min保温24~48h;将温度调至20~22℃降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30~50rmp/min,搅拌3~5min,保温24~36h;再次升温至50~65℃。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30~50rmp/min,搅拌3~5min,保温24~60h,得到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郫县豆瓣成品。所述步骤3)梯度控温发酵的过程中,整个发酵容器基质的水分含量为5wt%~30wt%。本发明中,豆瓣酱生产的发酵过程是利用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的生理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原料中的物质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其中包括大分子物质的分解和新物质的生成,从而组成豆瓣酱所具有的色、香、味、体。美拉德反应属于非酶促褐变,指酚类化合物质被酶氧化成淡色的初级代谢产物——醌类,经过进一步反应形成褐色素的过程。豆瓣在酿造过程中,蛋白质逐渐分解成多肽或氨基酸,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的第二个碳原子上的羟基被氨基酸中的氨基置换,生产氨基糖,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棕红色的黑色素。由于豆瓣辣酱的香气主要是在后期发酵形成,丰富的挥发性物质构成了豆瓣辣酱的特有香气。酯类均具有芳香,是香味的主体,酯化程度越高,豆瓣品质越好。在酱醅发酵过程中,以蛋白质的分解最难,时间也长。蛋白质在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同时,蛋白质原料中游离的谷氨酰胺酶在分泌的谷氨酰胺作用下,水解成谷氨酸,谷氨酸与食盐作用可形成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豆瓣酱味道鲜美的主要来源。温度对发酵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对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温度上升到50~65℃,由于生长代谢以及繁殖都有酶的参加,细胞的生长繁殖加快。根据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呼吸强度增加,最终导致细胞生长繁殖加快。发酵温度高,原料易于自我消化成低分子物质,对原料利用率方面是有利的。但随着温度的持续上升,酶失活的速度也越大,处于如此长期高速繁殖下的微生物,即使其自发突变几率极低,也无法避免变异的发生,尤其发生比原生产菌株生长速率高、营养要求低和代谢产物少的负变类型,易遭受杂菌污染。本发明采用梯度温度控制发酵就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一)、梯度升温变温促进物质成分的缓慢分离、释放,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稳定性不同,因此通过梯度变温有利于释放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物质成分在后期参与到后熟过程中,有利于丰富豆瓣的风味成分。单纯采用同一温度后熟存在风味不足等问题。(二)、本发明是以不同发酵阶段的郫县豆瓣为基础原料,通过交叉混合,由于不同发酵阶段的物质成分的相互作用,前一段的发酵的产物可能为下阶段(即后熟过程)提供前体物质,通过物质的相互作用,加上动态模拟、加速翻晒露过程,达到快速后熟的目的,与目前已报道的后熟方法有本质区别。(三)、本发明采用的后熟方法,能够在保留郫县豆瓣色泽和香味的同时,大大缩短郫县豆瓣的后熟时间。(四)、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卫生条件也极大地改善,可以机械化、规模化作业,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四季均可生产。(五)、产品色、香、味、体优良,一致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1)原料的准备选用郫县豆瓣传统方法制取发酵好的豆瓣和辣椒酱,豆瓣和辣椒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豆瓣酱醅,自然发酵备用。(2)比例混合将发酵1个月豆瓣酱醅,发酵6个月豆瓣酱醅和发酵18个月的郫县豆瓣酱醅,按照豆瓣酱醅重量比5:3:0.5的比例添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豆瓣酱醅。(3)梯度控温发酵将混合豆瓣酱醅置于梯度控温设备中,升温至60℃(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5rmp/min,搅拌4min),保温48h,将温度调至22℃(降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0rmp/min,搅拌5min),保温30h,再次升温至60℃(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50rmp/min,搅拌5min),保温48h。同时整个发酵容器的基质的水分含量15wt%左右,促进低温美拉德反应,产生大量致香成分的同时加速豆瓣后熟,得到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郫县豆瓣成品。实施例2:(1)原料的准备选用郫县豆瓣传统方法制取发酵好的豆瓣和辣椒酱,豆瓣和辣椒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豆瓣酱醅,自然发酵备用。(2)比例混合将发酵3个月豆瓣酱醅,发酵6个月豆瓣酱醅和发酵12个月的郫县豆瓣酱醅,按照豆瓣酱醅重量比6:2.5:0.8的比例添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豆瓣酱醅。(3)梯度控温发酵将混合豆瓣酱醅置于梯度控温设备中,升温至55℃(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0rmp/min,搅拌5min),保温48h,将温度调至20℃(降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0rmp/min,搅拌3min),保温36h,再次升温至65℃(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50rmp/min,搅拌4min),保温40h。同时整个发酵容器的基质的水分含量在20wt%左右,促进低温美拉德反应,产生大量致香成分的同时加速豆瓣后熟,得到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郫县豆瓣成品。实施例3:(1)原料的准备选用郫县豆瓣传统方法制取发酵好的豆瓣和辣椒酱,豆瓣和辣椒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豆瓣酱醅,自然发酵备用。(2)比例混合将发酵3个月豆瓣酱醅,发酵6个月豆瓣酱醅和发酵12个月的郫县豆瓣酱醅,按照豆瓣酱醅重量比7:4:1的比例添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豆瓣酱醅。(3)梯度控温发酵将混合豆瓣酱醅置于梯度控温设备中,升温至65℃(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0rmp/min,搅拌3min),保温28h,将温度调至22℃(降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55rmp/min,搅拌5min),保温24h,再次升温至55℃(升温同时搅拌,转速调到40rmp/min搅拌5min),保温48h。同时整个发酵容器的基质的水分含量在25wt%左右,促进低温美拉德反应,产生大量致香成分的同时加速豆瓣后熟,得到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郫县豆瓣成品。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制备以不同发酵阶段的郫县豆瓣为基础原料交叉混合,同时通过梯度温控调节发酵郫县豆瓣成品,与传统发酵郫县豆瓣成品进行感官指标和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具体结果见下表:郫县豆瓣感官指标注:1#从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方法得到的郫县豆瓣成品;2#传统工艺制作,后熟发酵时间为12个月的郫县豆瓣成品;3#传统工艺制作,后熟发酵时间为22个月的郫县豆瓣成品;4#除了没有比例混合外,其他指标与本发明实施例中1至实施例3中任意一个相同;5#除了将梯度温度发酵改为恒温25℃发酵45天外,其他指标与本发明实施例中1至实施例3中任意一个相同。从上表可知,采用1#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不管从色泽、香气、形体,还是从滋味上,都明显优于采用2#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与3#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比较一致;采用4#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香气和滋味中的脆度比1#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稍差,形体色泽与滋味中的协调性与1#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一致;采用5#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色泽、形体、滋味都比1#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差。香气与1#处理方法得到郫县豆瓣一致。说明本发明的后熟方法不但能提升郫县豆瓣的感官指标,还能明显缩短豆瓣的后熟时间,将不同时间段的豆瓣酱醅按照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比例混合发酵,能够明显增加郫县豆瓣的香气和瓣子的脆度;将豆瓣酱醅按照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梯度温度发酵豆瓣,能够明显提升郫县豆瓣的色泽、降低豆瓣的流动性和协调盐与酸味的适口性,说明本发明的后熟方式用于郫县豆瓣的生产确实可行。郫县豆瓣挥发性物质种类项目1#2#3#醇类6种(20.7%)9种(25.0%)5种(18.5%)酯类2种(10.2%)9种(25.0%)2种(7.4%)醛类6种(20.7%)3种(8.3%)4种(14.9%)酸类1种(3.2%)-2种(7.4%)烃类6种(20.7%)4种(11.1%)4种(14.9%)酚类3种(10.2%)2种(5.6%)5种(18.5%)酮类3种(10.2%)4种(11.1%)1种(3.7%)其他2种(6.6%)5种(13.9%)3种(11.1%)合计29种36种27种注:1#从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方法得到的郫县豆瓣成品;2#传统工艺制作,后熟发酵时间为12个月的郫县豆瓣成品;3#传统工艺制作,后熟发酵时间为22个月的郫县豆瓣成品。从上表可知,采用1#处理方法得到的郫县豆瓣,其挥发性物质种类与采用3#处理方法得到的郫县豆瓣的挥发性物质种类不交接近。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