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花生种用剥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84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花生种用剥壳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花生种用剥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花生种用剥壳机均由三大部分构成:剥壳机构;果仁果壳分离机构及果仁分选机构。由于花生品种不同,花生果大小有很大差别,果壳硬度有也所区别,而现有的剥壳机构中,旋转齿滚速度及旋转齿滚和凹板筛的间距是不可调,很难适应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剥壳的要求,另外由于花生果有大果、小果和秕果,在收获的过程中难免有叶梗、土块碎石,如果不经过筛分,则会严重影响机器的破碎率、损伤率和脱净率。而现有的花生去石去杂机和花生分选机,比花生种用剥壳机还贵,占地空间还大,功耗还大。此外,现有的花生种用剥壳机的果仁分选机构均是采用往复运动孔筛板,花生在筛板上移动时,难免会堵塞筛板,造成设备损坏;此外,花生在筛板上移动时,会造成果仁刮伤现象,造成果仁损坏或破碎,造成花生果仁的合格率降低,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花生种用剥壳机,能够实现花生的自动筛选和剥壳,且不会造成果仁刮伤,提高花生果仁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花生种用剥壳机,包括上料装置、大小果分选装置、剥壳装置、果壳果仁分离装置和果仁分选装置,小果分选装置、剥壳装置、果壳果仁分离装置和果仁分选装置均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大小果分选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下方,大小果分选装置采用第一栅栏,第一栅栏的下方设有花生大果出料口和花生小果出料口,第一栅栏的下方设置有剥壳装置,剥壳装置包括第一剥壳箱和第二剥壳箱,第一剥壳箱设置于花生大果出料口的下方,第二剥壳箱设置于花生小果出料口的下方,剥壳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果壳果仁分离装置,所述壳果仁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设置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下方,壳果仁分离装置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果仁分选装置,所述果仁分选装置采用第二栅栏,第二栅栏的下方设有大果仁出料口和小果仁出料口两个出料口,所述大果仁出料口和小果仁出料口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储物装置。

所述大小果分选装置还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一偏心轮和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第一栅栏的左端通过第一皮带轮连接第一偏心轮,第一栅栏的左端设置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且第一栅栏的左端高于右端设置,第一栅栏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第一平行连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根连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栅栏的下表面铰接,下端分别通过绞座与机架铰接;第一栅栏的下方设置有花生小果出料口及花生中果出料口,第一栅栏的右侧设置有花生大果出料口,所述花生小果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收集仓,花生中果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剥壳箱,花生大果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剥壳箱。

所述第一剥壳箱为圆筒形结构,第一剥壳箱的进料口设置于箱体的上方,第一剥壳箱的下半圆为栅格结构,箱体内设置有齿滚及凹板筛,凹板筛紧贴第一剥壳箱下半圆的内表面设置,齿滚的主轴固定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第二剥壳箱也为圆筒形结构,第二剥壳箱的进料口设置于箱体的上方,第二剥壳箱的下半圆为栅格结构,箱体内设置有齿滚及凹板筛,凹板筛紧贴第二剥壳箱下半圆的内表面设置,齿滚的主轴固定设置在箱体内。

所述凹板筛采用半圆形栅格式凹板,包角为180度,且凹板筛与剥壳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第一剥壳箱和第二剥壳箱内分别设置有凹板筛距离调整机构,凹板筛距离调整机构包括带座轴承、刻度尺和顶丝,带座轴承与齿滚主轴固定连接,带座轴承的轴承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轴承座板上还设置有顶丝安装孔,顶丝安装孔内设置有顶丝,顶丝与轴承座板固定连接,且顶丝的下端与机架固定连接,轴承座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与轴承座板垂直设置。

所述果壳果仁分离装置设置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果壳果仁分离装置采用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剥壳箱的出料口的左下方,剥壳箱的出料口的右下方设置有果壳出料口。

所述果仁分选装置还包括第二皮带轮、第二偏心轮和第二平行连杆装置,第二栅栏的右端通过第二皮带轮连接第二偏心轮,第二栅栏的右端设置于剥壳箱的出料口的下方,且第二栅栏的左端低于右端设置,第二栅栏的下表面连接第二平行连杆装置,第二平行连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根连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二栅栏的下表面铰接,下端分别通过绞座与机架铰接;第二栅栏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果仁出料口、第二果仁出料口及第三果仁出料口,所述第一果仁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废料仓,第二果仁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成品仓,第三果仁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与自动上料装置对接。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采用皮带式自动上料机,所述皮带式自动上料机与皮带输送机对接。

还包括去石去杂装置,所述去石去杂装置设置于自动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下方,去石去杂装置采用风分箱,风分箱内为风分室,风分室的左侧为进风口,右侧为第一杂物出料口,风分室的上端设置为进料口,风分室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杂物出料口和花生出料口,第二杂物出料口设置于花生出料口的左侧,第二杂物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杂物收集仓,花生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大小果分选装置。

所述第一栅栏和第二栅栏采用圆柱形钢筋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去石去杂装置,将花生果中的石块、叶梗等杂质剔除,然后利用大小果分选装置和剥壳装置将花生大果和花生小果区分开,并利用不同的剥壳箱进行剥壳,能够有效减低花生果仁的破损;剥壳箱中设置有凹板筛,凹板筛与剥壳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凹板筛,以适应不同花生品及不同大小的要求;且剥壳箱内设置有齿轮凹筛板距离调整机构,使得凹板筛与齿轮之间的距离可调,根据花生果的大小来调整凹板筛与齿滚之间的距离,使得花生果的剥壳更加彻底,且不会对花生果仁造成损伤。整个装置占地空间小,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花生果的破碎率,提高花生果仁筛选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去石去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小果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凹筛板距离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果壳果仁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果仁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按照固定的方位来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作用,不能理解为暗示其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及“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料装置1、去石去杂装置2、大小果分选装置3、剥壳装置4、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和果仁分选装置6,去石去杂装置2设置于上料装置1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剔除花生果中的石块、叶梗等杂质;大小果分选装置3设置于去石去杂装置2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将花生果中的大果和小果分开;剥壳装置4设置于去石去杂装置3的出料口下方,用于给花生果剥壳;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设置于剥壳装置4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剔除花生果仁中的花生壳;果仁分选装置6设置于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将花生果仁中的大果仁和小果仁分开,去石去杂装置2、大小果分选装置3、剥壳装置4、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和果仁分选装置6均设置在机架7上。

上料装置1采用皮带式自动上料机,皮带式自动上料机为现有装置,不再赘述。皮带式自动上料机由交流电机和减速器驱动,通过调整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自动上料机出料口的大小,可以调节上料量的大小,保证上料的均匀性,并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去石去杂装置2设置于上料装置1的出料口下方,用于剔除花生果中的石块、叶梗等杂质。去石去杂装置2采用风分箱202,风分箱202内为风分室,风分室的左侧为进风口,右侧为第一杂物出料口205,风分室的上端设置为进料口201,风分室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杂物出料口203和花生出料口204,第二杂物出料口203设置于花生出料口204的左侧,第二杂物出料口203的下方设置有杂物收集仓,花生出料口204的下方设置有大小果分选装置3。花生由上料装置1上落下,进入风分室,由于花生果、石块、土块、叶梗和秕果的重量不同,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重量较重的石块和土块从第二杂物出料口203落下,质量较轻的叶梗和秕果,被风吹到风分室右侧,从第一杂物出料口205落下,而花生果则从花生出料口204落下。利用去石去杂装置2,可以将花生果中的石块、叶梗等杂质剔除,有效地将花生果筛选出来。

大小果分选装置3设置于去石去杂装置2的花生出料口204下方,用于将花生果中的大果和小果分开。大小果分选装置3采用栅式分选装置,包括第一栅栏304、第一偏心轮301、第一皮带轮302及第一平行连杆装置303,第一栅栏304的左端通过第一皮带轮302连接第一偏心轮301,第一皮带轮302与第一栅栏304的左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栅栏304的左端设置于去石去杂装置2的花生出料口204的下方,且第一栅栏304的左端高于右端设置,第一栅栏304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第一平行连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303,两根连杆303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栅栏304的下表面铰接,下端分别通过绞座305与机架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栅栏304采用采用圆柱形钢筋材料制成,且第一栅栏304的左端栅距小,右端栅距大,第一栅栏304的下方设置有花生小果出料口306和花生中果出料口307,第一栅栏304的右侧设置有花生大果出料口308,花生小果出料口306的下方设置有收集仓,花生中果出料口307和花生大果出料口308的下方设置有剥壳装置4。

花生果从去石去杂装置2的花生出料口204落到第一栅栏304上,第一栅栏304在第一皮带轮302、第一偏心轮301和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的作用下往复抖动,花生小果首先从第一栅栏304上落下,掉入花生小果出料口306下方的收集仓,剩下的花生果继续向前移动,花生中果从花生中果出料口307落下,掉入剥壳装置4,花生大果从花生大果出料口308落下,掉入剥壳装置4。在第一偏心轮301和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的作用下,花生果一直向右移动并落入下方的出料口,不会堵塞栅栏,且第一栅栏304采用采用圆柱形钢筋材料制成,不会对花生果造成损伤。

剥壳装置4设置于大小果分选装置3的下方,用于给花生果剥壳。剥壳装置4包括两个剥壳箱,第一剥壳箱401设置于花生中果出料307口的下方,第一剥壳箱401为圆筒形结构,第一剥壳箱401的进料口405设置于箱体的上方,出料口406设置于箱体的下方,第一剥壳箱401的下半圆为栅格结构,箱体内设置有齿滚402及凹板筛404,凹板筛404紧贴第一剥壳箱401下半圆的内表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凹板筛404采用半圆形栅格式凹板,包角为180度,且凹板筛404与第一剥壳箱40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使用中过程中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凹板筛404,以适应不同花生品及不同大小的要求,齿滚402固定设置在箱体内;第二剥壳箱403设置于花生大果出料口308的下方,第二剥壳箱403的结构与第一剥壳箱401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剥壳箱401内的齿滚402逆时针转动,第二剥壳箱403内的齿滚402顺时针转动,两个齿滚402均采用齿滚驱动电机驱动,齿滚驱动电机采用合页板固定安装,并用丝母锁紧,齿滚40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齿滚采用橡木材料制成,橡木韧性好,比较耐磨,对花生果的损害小。

花生中果进入第一剥壳箱401内后,在齿滚402和凹板筛404的挤压揉搓作用下,花生壳被剥开,剥壳后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落下;花生大果进入第二剥壳箱403内后,在齿滚402和凹板筛404的挤压揉搓作用下,花生壳被剥开,剥壳后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落下。

第一剥壳箱401和第二剥壳箱403内均设置有凹板筛距离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凹板筛404与齿滚40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花生果的剥壳需求。凹板筛距离调整机构包括带座轴承409、刻度尺410和顶丝408,带座轴承409与齿滚的主轴407固定连接,带座轴承409的轴承座板通过螺栓412固定在机架411上,轴承座板上还设置有顶丝安装孔,顶丝安装孔内设置有顶丝408,顶丝408与轴承座板固定连接,且顶丝408的下端与机架411固定连接,轴承座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刻度尺410,刻度尺410与轴承座板垂直设置。当需要调整凹板筛404与齿滚401之间的距离时,松开螺栓412,调节顶丝408,顶丝408带动齿滚402向上移动,调节的距离可以从刻度尺410上读出,调整完成后,将螺栓412锁紧即可。

第一剥壳箱401和第二剥壳箱403分别对花生中果和花生大果进行剥壳,并根据花生果的大小调整凹板筛404与齿滚402之间的距离,使得花生果的剥壳更加彻底,且不会对花生果仁造成损伤。

果壳果仁分离5设置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下方,用于剔除花生果仁中的花生壳。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采用风机501,风机501设置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的左下方,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的右下方设置有果壳出料口502,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的下方为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的出料口503,在本实施例中,风,501采用离心式鼓。剥壳后的花生果仁和花生壳从剥壳装置的出料口406落下,在风机501的作用下,质量较轻的花生壳从果壳出料口502落下,质量较重的花生果仁直接从出料口503落下,进入果仁分选装置6。利用风机501可以有效地将剥壳后的花生果仁中的花生壳剔除。

果仁分离装置6设置于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的下方,用于将花生果仁中的大果仁和小果仁分开。果仁分离装置6采用栅式分选装置,包括第二栅栏604、第二偏心轮602、第二皮带轮601及第二平行连杆装置,第二栅栏604的右端通过第二皮带轮601连接第二偏心轮602,第二皮带轮601与第二栅栏604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栅栏604的右端设置于果壳果仁分离装置的出料口503的下方,且第二栅栏604的左端低于右端设置,第二栅栏604的下表面连接第二平行连杆装置,第二平行连杆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603,两根连杆603的上端分别与第二栅栏604的下表面铰接,下端分别通过绞座605与机架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栅栏604采用采用圆柱形钢筋材料制成,且第二栅栏604的右端栅距小,左端栅距大;

第二栅栏60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果仁出料口606和第二果仁出料口607,第二栅栏604的左侧设置有第三果仁出料口608,第一果仁出料口606的下方设置有废料仓,第二果仁出料口607的下方设置有成品仓,第三果仁出料口608的下方设置有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与上料装置1对接,用于将未剥壳完成的花生果送入上料装置1,进行二次剥壳。

花生果仁从果壳果仁分离装置5落到第二栅栏604上,第二栅栏604在第二皮带轮601、第二偏心轮602和第二平行连杆装置的作用下往复抖动,花生小果仁和碎果首先从第二栅栏604上落下,掉入第一果仁出料口606下方的废料仓,剩下的花生果仁继续向前移动,完整的花生果仁从第二果仁出料口607落下,掉入成品仓,未完全剥开的花生果从第三果仁出料口608落下,落入皮带输送机上,由皮带输送机送入上料装置1,进行二次剥壳。在第二偏心轮601和第一平行连杆装置的作用下,花生果一直向左移动并落入下方的出料口,不会堵塞栅栏,且第二栅栏604为圆柱面,所以花生果仁在第二栅栏604上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花生果仁刮伤的现象,有效地减少过花生红衣的破损。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花生的自动筛选和剥壳,且不会造成果仁刮伤,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