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497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鱼丸、肉丸加工生产领域,传统的肉丸、肉脯成型制作大都是人工操作,一个一个加工,效率很低,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越来越需要效率高,效果好的辅助人手操作的模具;而且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对于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处理肉丸、鱼丸的过程中,都是将肉打成浆,制成丸子形状,用开水煮熟定型,用漏勺捞起冷却后,放入冰室存放,由于肉丸长时间水煮,导致大量营养成分流失和使肉丸变硬、不新鲜,口感不好,非常可惜。

另外,传统的肉丸成型搓圆制作大都是人工操作,一个一个加工,现市场上存在的肉丸成型机,也是一个个掉下来,效率很低,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越来越需要效率高,效果好的辅助人手操作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设置有成型机,自动搓圆装置,过水装置,成型机具有将成型肉浆输出的成型孔,该成型孔自动搓圆装置具有以成型机落下成型肉浆输出的成型孔位置及数量相对应的入口;所述自动搓圆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过水装置的上方。

所述成型机由轨道,模板,滑动抓手,水箱,搅拌机,灌浆桶组成;所述的轨道为环形,所述灌浆桶设在轨道上,所述搅拌机设在灌浆桶中;所述模板为多个,在轨道内紧密排列并将整条轨道全部铺设满;所述滑道抓手跨设在轨道上,其左右两侧各具有一个抓夹,所述轨道的两侧具有可供所述抓夹夹住推送模板移动的轨道开口;所述搅拌机前端的轨道上还设有清洁模板的水箱;所述模板具有多个可以将肉浆灌入成型的成型孔,成型孔形状为上小下大;所述灌浆桶模板出口处上下各具有一片可将模板上成型孔上面或下面的肉浆刮平的刮片。

所述自动搓圆装置具有所述成型孔掉落成型肉浆的入口、搓圆通道及出口,所述的入口位置和所述模板刮片最外端时的横向设置的成型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搓圆通道具有多个网孔,通道螺旋向下,所述网孔直径小于成型肉浆搓圆后的丸子直径。

所述过水装置包括加热桶、通道、电机、旋转板,进水口,支架,出丸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加热桶上方;所述出丸口设于加热桶远离进水口处;所述支架安装固定于加热桶开口上,所述电机安装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电机连接旋转板中轴,通道位于加热桶出丸口处,一端跟加热桶出丸口齐平,向下伸出。

进一步的,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还包括具有冷水池,所述冷水池位置设于所述通道的尽头下方。

进一步的,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还具有快速打捞存储装置,所述快速打捞存储装置包括捞板和冷冻模具板,所述捞板设有多个可容纳单个丸子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具有多个滤水孔;所述捞板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持部,所述冷冻模具板设有多个可容纳单个丸子的第二容置腔,冷冻模具板倒扣在捞板上时,捞板的第一容置腔跟冷冻模具板的第二容置腔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成型机,自动搓圆装置可以多条线同时对肉丸进行加工搓圆,制作肉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且自动搓圆装置无需用电,节省了大量能源;过水装置和快速打捞存储装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打捞放置丸子效率有限提高;整套系统配合制作出的丸子保持了大量的营养成分、肉丸的新鲜度和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成型肉丸系统示意图。

图2是自动成型机示意图。

图3是自动成型机局部示意图。

图4是自动成型机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5是成型孔剖视图。

图6是自动成型机局部示意图。

图7是自动成型肉丸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8是自动搓圆装置示意图。

图9是过水装置示意图。

图10是快速打捞存储装置示意图。

1、成型机;11、轨道;111、轨道开口;12、滑动抓手;121、抓夹;13、搅拌机;14、灌浆桶;15、模板;151、成型孔;16、刮片;17、水箱; 2、自动搓圆装置;21、入口; 22、搓圆通道;221、网孔;23、出口;3、过水装置;31、进水口;32、加热桶; 33、电机;34、旋转板;35、通道;36、支架;37、出丸口;4、冷水池;5、快速打捞存储装置;51、捞板;511、第一容置腔;512、手持部;52、冷冻模具板;521、第二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成型肉丸系统,依次设置有成型机1,自动搓圆装置2,过水装置3,水池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成型机由轨道11,滑动抓手12,搅拌机13,灌浆桶14,模板15组成,轨道11为环形,模板15为多个,在轨道内紧密排列并将整条轨道全部铺设满;灌浆桶14设于轨道上,模板从灌浆桶一侧进入,另外一侧出来;滑道抓手12跨设在轨道上,左右两侧各设有抓夹121,轨道11具有可供所述抓夹121抓住推送模板15的轨道开口111,轨道开口111分布在轨道11的两侧;当滑道抓手12的抓夹121在轨道开口111的一端抓住推送模板15向前滑动时,由于模板15紧密排列,前模板由于后模板的推力向前运动,到轨道开口111的另外一端时抓夹松开,回到原位,继续进行抓夹动作,由于是环形轨道,所以模板15在轨道11上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运动;水箱17位于灌浆桶14前的轨道上,模板15从水箱17的一侧进入,另一侧出来,完成对模板15的清洗工作。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模板15具有多个可以将肉浆灌入成型的成型孔151,成型孔151在模板上均匀分布,模板15横向上可以是一个成型孔151,也可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设多个并列成型孔151;将肉浆倒入灌浆桶14,搅拌机13位于灌浆机14内,不停搅拌,使得肉浆能够将进入灌浆机的模板15的成型孔151全部灌满,模具穿出灌浆桶14时,刮片16设于灌浆桶14的出口处,跟灌浆桶相连接,模板上表面及下表面各一片,两片中间距离略微大于模板15厚度,保证模板15经过刮片16时,刮片16可以将成型孔151上下两面的肉浆刮平,成型孔设计为上小下大结构,将保证肉浆和成型孔151壁之间的粘合力最小,确保成型肉浆过了刮片16后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掉落。

如图7所示,自动搓圆装置2(已另外提交实用新型申请)位于模板15的下方,自动搓圆装置的入口21,和刚经过刮片16刮平肉浆的横向成型孔151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确保成型肉浆离开刮片16后,从各个横向成型孔151中落入各自对应的入口21中。

如图8所示,自动搓圆装置2具有所述成型孔151掉落成型肉浆的入口21、搓圆通道22及出口23,搓圆通道22成螺旋状,向下盘旋;由于成型肉浆是由肉末压缩成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韧性,要从原先的形状(圆柱形)变成球形,须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搓圆通道22向下滚动,最后才成为球形的丸子从出口23落出;如果搓圆通道22只是平滑设计,肉浆球只会通过搓圆通道22滑下,起不到翻滚作用,也无法将肉浆球搓圆,所以须要在搓圆通道22设有多个微小网孔221,使圆柱型的成型肉浆不会打滑,只能在搓圆通道22向下翻滚,最后搓圆后从出口23落出,所述网孔221的直径应小于成型肉浆搓圆后丸子的直径,避免丸子从网孔221漏出。

如图1、图9所示,成型肉浆通过自动搓圆装置的出口23后变成肉丸,肉丸落入过水装置(已另外提交实用新型申请)3的加热桶32中;过水装置的进水口31位于加热桶32上方,注入热水到加热桶32中;加热桶32远离进水口31处设有出丸口37;通道位于加热桶出丸口处,通道一端跟加热桶出丸口齐平,向下伸出;支架36安装在加热桶上,电机33固定在支架36上;电机33连接旋转板34的中轴,通过控制电机33的转速,控制旋转板34转动的速度,确保肉丸在热水中加热3-5秒,保证肉丸外部定型,不会有粘性,这样即保证了肉丸与肉丸及包装袋之间不会粘合在一起,同时也保证肉丸内部没经过热水煮,保证了丸子保持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及新鲜度;当旋转板34转到加热桶出丸口处时,肉丸顺着水流通过通道35送出;冷水池4位于通道35的尽头下方,肉丸最后通过通道35后落入冷水池4进行冷却。

最后将肉丸打捞起来,滤干后装盒入库冷藏。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最后通过快速打捞存储装置(已另外提交实用新型申请)5进行打捞,包括捞板51和冷冻模具板52,捞板51设有多个可容纳单个丸子的第一容置腔511,第一容置腔511具有多个滤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捞板51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持部512,手握手持部512将捞板51插入冷水池4中,于肉丸集中处提起,使多个肉丸进入第一容置腔511中,放置一段时间滤干肉丸水分,水渍从第一容置腔511的滤水孔流出;然后将冷冻模具板52倒扣在捞板51上,冷冻模具板52设有多个可容纳单个丸子的第二容置腔521,捞板51的第一容置腔511跟冷冻模具板52的第二容置腔位置521一一对应,这时将捞板51、冷冻模具板52同时翻转,使得肉丸进入冷冻模具板52的第二容置腔521里,最后将冷冻模具板52入库冷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