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9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须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调节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缺硒易引发人体40多种疾病,我国2/3地区属低硒或缺硒地区,因此合理搭配饮食可增加人体硒摄入量。茶是一种含硒饮料,一些高硒地区,如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均盛产富硒茶。富硒茶中的小分子有机硒及硒蛋白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硒元素。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36887.9公开了富硒茶饮料及其配制方法,该茶饮料选用湖北省恩施自治粥高硒区域的有机茶园的产业,将其加工成品茶后,经高度纯净水冷、热两种泡制方法,添加少量低糖、柠檬酸、薄荷汁泡制而成;专利申请号02113242.9公开了一种富硒茶多味饮料,该饮料按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其富硒茶1-1.5、纯净水90-98、甜菊苷0.75-1.6、柠檬酸0.5-1.5、L-抗坏血酸0.02-0.03、天然香精0.75-1.5。但是,富硒茶常规浸泡只有10%的硒元素进入茶汤,其无法满足人体对硒摄入量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富硒茶中硒元素的利用是目前富硒茶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富硒茶硒利用率低,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富硒茶,可有效释放茶中的硒元素,从而增强茶的吸附,达到良好的补硒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茶2-5份、纯净水90-110份、甜味剂0.5-1.5份、酸味剂0.5-1.0份、天然香精0.5-0.8份。所述纳米富硒茶用新鲜富硒茶叶经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后,用纳米球碾磨粉碎成粒径为100-120nm的茶粉;富硒茶为富硒白茶、富硒绿茶、富硒红茶中的一种。所述甜味剂为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甜菊甙、罗汉果甜素中的一种或多种。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甜菊甙、罗汉果甜素均属于低热量甜味剂,适合肥胖人群食用,可避免因热量过剩导致的肥胖症。优选的,所述甜味剂为甜菊甙和罗汉果甜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甜菊甙和罗汉果甜素除了低热量之外,还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茶3-5份、纯净水100-110份、甜味剂0.6-1.2份、酸味剂0.6-0.8份、天然香精0.5-0.7份。更优选的,所述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茶3.5-4.5份、纯净水105-110份、甜味剂0.6-0.9份、酸味剂0.6-0.8份、天然香精0.6-0.7份。最优选的,所述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绿茶3.5份、纯净水110份、罗汉果甜素0.8份、柠檬酸0.8份、天然香精0.7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技术将富硒茶加工成纳米级别茶粉,经水浸泡后,硒溶出率更高,且纳米级别硒更易被人体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白茶2份、纯净水90份、阿斯巴甜0.5份、柠檬酸1.0份、天然香精0.5份。所述纳米富硒白茶用新鲜富硒白茶叶经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后,用纳米球碾磨粉碎成粒径为100-120nm的茶粉。实施例2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红茶5份、纯净水110份、甜菊甙1.5份、乳酸0.7份、天然香精0.5份。所述纳米富硒红茶用新鲜富硒红茶叶经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后,用纳米球碾磨粉碎成粒径为100-120nm的茶粉。实施例3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绿茶4.5份、纯净水105份、乙酰磺胺酸钾0.9份、苹果酸0.8份、天然香精0.6份。所述纳米富硒绿茶用新鲜富硒绿茶叶经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后,用纳米球碾磨粉碎成粒径为100-120nm的茶粉。实施例4一种纳米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纳米富硒绿茶3.5份、纯净水110份、罗汉果甜素0.8份、柠檬酸0.8份、天然香精0.7份。所述纳米富硒绿茶用新鲜富硒绿茶叶经冷冻干燥、气流粉碎后,用纳米球碾磨粉碎成粒径为100-120nm的茶粉。对比例1一种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富硒绿茶3.5份、纯净水110份、罗汉果甜素0.8份、柠檬酸0.8份、天然香精0.7份。对比例2一种富硒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富硒红茶5份、纯净水110份、甜菊甙1.5份、乳酸0.7份、天然香精0.5份。分别对实施例2和4、对比例1和2制备的富硒茶饮料进行硒含量测定,结果如表1。组别硒含量(μg.g-1)实施例225.47实施例428.14对比例13.05对比例25.02从表1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和4的茶饮料硒含量是对比例1和2茶饮料硒含量的5-9倍,说明采用纳米富硒茶制备的茶饮料中硒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的富硒茶制备的茶饮料。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具体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依据。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