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叶的拼配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54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绿茶叶生产领域,是一种绿茶叶的拼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茶叶这个行业来说,拼配既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茶叶的拼配技艺,是真正决定其风格和品质稳定的基础,是中国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又重要的工艺,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而精致的拼配,加入等级接近优势互补的调剂茶,才能获得有产量的品质稳定、质量上乘的成品绿茶。

绿茶叶拼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口感的层次和饱满度,所以拼配之后的绿茶才会有更出色的表现。现今中国的六大茶类中,几乎所有产品都要经拼配这一过程,才能最终定论。

现有绿茶叶拼配技术主要是通过评茶师的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择其所短,或美其形,或匀其色,或提其香,或浓其味,拼合在一起的作业;对部分不符合拼配要求的绿茶叶,则通过筛、切、扇或复火等措施,使其符合要求,以达到货样相符的目的,是一项比较难的技术。由于在拼配过程中需要按照审评员的感觉对各种绿茶叶按照比例进行拼配,因此,对绿茶叶拼配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验的逐步积累,导致目前绿茶叶行业内技术水平较高的拼配师很少。

同时,在实际生产交易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国外客户,在反复的核对样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利于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绿茶叶的拼配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绿茶叶的拼配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各拼配原料与拼配样绿茶的主要品质分析检测,根据其结果按照各原料的拼配比例,以确保绿茶与拼配标样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致;在审评过程中主要针对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五大因子进行;而茶叶中的主要呈味物质是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糖等物质构成的,氨基酸是主要的鲜味呈味物质、茶多酚是主要的茶味呈味物质和苦涩味呈味物质、咖啡碱是苦味的呈味物质、糖是甜味的呈味物质;本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待对客户所需求需求的样品进行检测后,分析出其中主要成分含量,按照数据库中的数据,结合其他四项因子,进行拼配,从而减少反复核对样品的时间及次数;拼配小样的拼配比例进行大批量绿茶的拼配、匀拌、勻堆包装即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绿茶叶口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改善现有拼配技术,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待对客户所需求需求的样品进行检测后,分析出其中主要成分含量,按照数据库中的数据,结合其他四项因子,进行拼配,从而减少反复核对样品的时间及次数。

将各拼配原料与拼配样绿茶的主要品质分析检测,根据其结果按照各原料的拼配比例,以确保绿茶与拼配标样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致;在审评过程中主要针对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五大因子进行;而茶叶中的主要呈味物质是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糖等物质构成的,氨基酸是主要的鲜味呈味物质、茶多酚是主要的茶味呈味物质和苦涩味呈味物质、咖啡碱是苦味的呈味物质、糖是甜味的呈味物质。拼配的主料为随州市主产区和周边县市区域内的绿茶,辅料为上述区域外的绿茶叶。绿茶叶的成分的检测标准依据国标执行。

拼配小样的拼配比例进行大批量绿茶的拼配、匀拌、勻堆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到绿茶叶生产领域,是一种绿茶叶的拼配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各拼配原料与拼配样绿茶的主要品质分析检测,根据其结果按照各原料的拼配比例,以确保绿茶与拼配标样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致;在审评过程中主要针对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五大因子进行;按照数据库中的数据,结合其他四项因子,进行拼配,从而减少反复核对样品的时间及次数;拼配小样的拼配比例进行大批量绿茶的拼配、匀拌、勻堆包装即可。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对绿茶叶口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改善现有拼配技术,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军;舒大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