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柱蒸煮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928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扇贝柱蒸煮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扇贝柱蒸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扇贝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双壳纲牡蛎目,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扇贝品种多,约有40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扇贝的壳、肉、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扇贝柱更具营养价值。

现有扇贝柱规模化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扇贝柱晾晒前需进行蒸煮。目前的蒸煮工序,主要靠人工进行操作,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扇贝柱蒸煮过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扇贝柱蒸煮传输装置。

为此,本发明设有蒸煮箱,蒸煮箱设有入口、出口和加盐箱,蒸煮箱内部从上到下设有上层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和蒸汽管,上层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用于连接入口和出口。

优选地,上层输送装置为带挡板网带输送装置。

优选地,下层输送装置的输入部分为网带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导向板。

优选地,加盐箱设有盐水管路,盐水管路连接有水泵。

优选地,蒸煮箱的出口连接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上方设有冷却风道,冷却风道连接有风机。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设有蒸煮箱,蒸煮箱内设有上层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上层输送装置设有挡板。在蒸煮过程中,上层输送装置不仅起到防止扇贝柱浮出水面的作用,也起到推动扇贝柱向前移动的作用,提高了蒸煮效率。下层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导向板,可防止扇贝柱落在冷却装置外。蒸煮箱设有加盐箱,加盐箱内部有饱和盐水,保持蒸煮箱内的盐水浓度,使蒸煮后的扇贝柱口感更好。蒸煮箱的出口连接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有输送装置、冷却风道,能快速冷却蒸煮后的扇贝柱,为后期工序做好准备。替代人力蒸煮,实现自动蒸煮和冷却功能,工作效率高,蒸煮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蒸煮箱;2.入口;3.出口;4.加盐箱;5.上层输送装置;6.下层输送装置;7.蒸汽管;8.网带输送装置;9.输送板道;10.导向板;11.盐水管路;12.冷却装置;13.输送装置;14.皮带支架;15.皮带;16.冷却风道;17.风机;18.水;19.饱和盐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设有蒸煮箱1,蒸煮箱1内装有水18,蒸煮箱1入口2、出口3和加盐箱4,蒸煮箱1内部从上到下设有上层输送装置5、下层输送装置6和蒸汽管7,上层输送装置5、下层输送装置6用于连接入口2和出口3。

上层输送装置5为带挡板网带输送装置,挡板与下层输送装置6接触。在蒸煮过程中,不仅起到防止扇贝柱浮出水面的作用,也起到推动扇贝柱向前移动的作用,提高了蒸煮效率。

下层输送装置6的输入部分为网带输送装置8,其余部分为输送板道9,下层输送装置6的输出端设有导向板10。

加盐箱6设有盐水管路11,盐水管路11连接有水泵,加盐箱6内部导入饱和盐水19。

蒸煮箱1的出口3连接有冷却装置12,冷却装置12设有输送装置13,输送装置13设有皮带支架14、皮带15,皮带支架14上方设有冷却风道16,冷却风道16连接有风机17。冷却风道16下方设有出风口。

其工作过程如下:

扇贝柱离开上道工序,从上层输送装置5、下层输送装置6之间进入蒸汽箱1,加盐箱4向蒸煮箱1加饱和盐水,扇贝柱被夹在上层输送装置5、下层输送装置6之间,并在上层输送装置5的挡板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最后在导向板10的作用下,进入冷却装置12的输送装置13,在输送装置13的带动下沿着冷却风道16向前移动至进入下道工序。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扇贝柱蒸煮传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扇贝柱蒸煮过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设有蒸煮箱,蒸煮箱设有入口、出口和加盐箱,蒸煮箱内部从上到下设有上层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和蒸汽管,上层输送装置、下层输送装置用于连接入口和出口。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海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浦静舒;刘海军;周伟;宋志刚;栾月红;孙连明;徐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乳山华信食品有限公司;威海正洋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27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