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腐乳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0238阅读:1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豆腐乳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腐乳是我国发明创造的一种由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豆制品,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在豆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形成的民族特色产品,也是驰名世界的典型发酵食品。腐乳在我国消费市场巨大,从北方到南方,各种特色腐乳琳琅满目,发酵工艺、风味、造型、吃法各不相同,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次,腐乳源于大豆,其所含成分与豆腐相近,并且腐乳经过多种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和功能都高于大豆和豆腐。腐乳中不仅保留了大豆中的营养物质,消除了大豆的豆腥味以及对人体不利的溶血素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同时还生成了许多具有风味的有机酸、醇、酮、酯和氨基酸等物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美味,同时也要具有保健功能。目前市面上的腐乳虽然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要求,但却不能满足对保健功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腐乳虽然美味但不够营养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纳豆腐乳的生产工艺。

一种纳豆腐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材选择豆粒饱满,大小均匀的东北出产优质大豆;所有原料经检验合格,方能投入生产;

二、制浆

1)、浸泡将豆子送至不锈钢池中浸泡,浸泡至吸水膨胀后体积增长1.5~2倍;优选的体积增长1.8倍,浸泡结束后水面高于豆身3~5厘米。一般要求浸泡开始时豆与水的体积比为1:3.5~4.0;浸泡程序是制作出优良纳豆腐乳的关键,浸泡程度,浸泡不足,不利于蛋白体的机械破碎,产率低。浸泡过度,制成的豆腐培组织松软,没有筋性,保水性差;季节不同,浸泡时间也不同。浸泡时间冬季16—20小时,春秋12—14小时夏季约8—10小时;

2)、磨浆将豆子分离磨浆三次;大豆粉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易溶出;

3)、滤浆将豆糊中的豆渣分离,控制豆渣中的蛋白质残留量为3%~5%;

三、制培

1)、煮浆煮浆时气压大于等于3公斤,煮浆温度控制在98~100℃,加热时间在12~18分钟;优选15分钟;煮浆时加热温度过低,大豆蛋白质变性不完全,加凝固剂后凝固不彻底,凝固物极差,疏散制不成醅,带有豆腥味;煮浆温度过高,会引起蛋白质过度变性,反而使制出的豆腐醅粗糙无弹性;煮浆要快,不准重复煮浆和温吞煮浆,以防变质,煮浆后立刻置于点浆缸,共点浆成脑;

2)、点浆将煮好的豆浆放入点浆桶中,点浆品温控制在80-85度之间;点将温度过高,保水性差,产品弹性差,死板发硬。点浆品温过低,豆腐脑含水量大,缺乏热结合,易碎;采用80~85℃之间,既保持蛋白质凝聚,又能保持热结合要求,白醅富有弹性,不发硬;

3)、养浆养浆又称涨浆,让蛋白质网络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凝胶体,养浆10~15分钟;

4)、蹲脑是指点脑养浆后,必须进行翻浆蹲脑,蹲脑的目的是为了使蛋白质组织缓慢搭桥下沉,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豆腐脑;

5)、上榨控制白醅的含量为71%~73%;上榨是制醅的重要关键,待蹲脑组织全部下沉后,即进行压榨,在操作过程中它直接关系到豆腐醅的厚薄,水分高低。豆腐的热结合好差,元角与烂心,软硬程度,醅身组织空隙程度,表面气泡及脱皮等情况,均处于上榨操作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上榨要坚持以下原则(1).包方布摊平,箱套的四角包布要顶到位,包豆腐时四面包布松紧要均匀一致,平整度要好。(2.)视豆腐老嫩而定,豆腐老,保水性差,上厢时要轻起,轻压,保水。(3.)做到嫩豆腐多加些,老豆腐少加些,缸面豆腐多加些,缸底豆腐少加些的原则,尽力掌握住白醅厚度规格。(4.)豆腐上厢包布动作要快,压榨要慢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豆腐醅组织的热结合度,又称凝结度,减少醅身松散度。(5.)包方布要洗干净,粘于布眼的废蛋白质全部清洗干净,即保障出水畅通,又能在落榨时保持整板豆腐表面光滑和不脱皮。(6)“白醅”质量;白醅的质量一般要求块型整齐,组织一致,富有弹性,不粗糙,不易碎,表面无烂心,无蜂窝,水分基本一致。水分控制在71%~73%。

四、切块、摆块

将成型的豆腐醅根据不同规格调节切块机,例如切成豆腐块为2.5厘米*2.5厘米*1.5厘米或3.0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块,再将豆腐块整齐摆放在发酵笼内,每盒约168块豆腐。

五、前期发酵

用高压喷雾泵将纳豆菌孢子液均匀喷洒在豆腐块上,接种温度在30度以下;在20~25℃,相对湿度90~98%下发酵36~40小时,使得豆腐醅的含水量为66%~68%,氨基酸含量为0.08%~0.14%。根据季节,空气干湿度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好发酵管理,避免杂菌污染,确保发酵质量良好。一般经24小时以上的发酵(视季节而定),豆腐块上已见菌丝,发酵逐渐进入旺盛期,品温逐渐上升,这时要注意观察发酵情况,根据情况上下倒盒一次,调节上下品温及补充空气,使菌丝正常繁殖生长,大约经过36~40小时(视季节而定)纳豆菌进入成熟期,菌丝旺盛,无异味情况,豆腐醅已成熟,应及时开门散热凉花。凉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菌丝老化,使醅体表从的菌丝更加紧密,形成结实的菌膜皮,保证乳醅在漫长的后期发酵过程中不容易破碎,才能使腐乳在后发酵过程中不散烂并形成良好的色.香.味.形。

经过前发酵后,使豆腐醅的含水量由原来的71%~73%降到66%~68%,毛醅块形变小,醅身变硬,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开始,毛醅中的氨基酸含量已达0.08%~0.14%;

六、后期发酵

灌好汤料,将瓶盖拧紧、装箱,送于发酵室,进行4个月的发酵成熟。腐乳后期发酵主要是借助菌丝中的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成为各级肽类和氨基酸,赋于腐乳以细腻和鲜味及形成固有的色.香.味.态等特色。

七、包装

将发酵成熟的腐乳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纳豆腐乳,经过纳豆菌发酵所得,通过严格控制发酵的方法,不仅改善纳豆风味,形成了新的腐乳风味,而且富含纳豆活菌和纳豆激酶、纳豆异黄酮、皂青素、维生素k2等多种功能因子,不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且具有溶栓功能,不含任何添加剂,延长了腐乳的货架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纳豆腐乳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材选择豆粒饱满,大小均匀的东北出产优质大豆;所有原料经检验合格,方能投入生产;

二、制浆

1)、浸泡将豆子送至不锈钢池中浸泡,浸泡至吸水膨胀后体积增长1.8倍;

浸泡开始时,豆与水的体积比为1:3.5~4.0,浸泡结束后水面高于豆身3~5厘米。浸泡时间冬季16—20小时,春秋12—14小时夏季约8—10小时;

2)、磨浆将豆子分离磨浆三次;大豆粉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易溶出;

3)、滤浆将豆糊中的豆渣分离,控制豆渣中的蛋白质残留量为3%~5%;

三、制培

1)、煮浆煮浆时气压大于等于3公斤,煮浆温度控制在98~100℃,加热时间在15分钟;

2)、点浆将煮好的豆浆放入点浆桶中,点浆品温控制在80-85度之间,既保持蛋白质凝聚,又能保持热结合要求,白醅富有弹性,不发硬;

3)、养浆养浆10~15分钟;

4)、蹲脑

5)、上榨控制白醅的含量为71%~73%;

坚持以下原则(1).包方布摊平,箱套的四角包布要顶到位,包豆腐时四面包布松紧要均匀一致,平整度要好。(2.)视豆腐老嫩而定,豆腐老,保水性差,上厢时要轻起,轻压,保水。(3.)做到嫩豆腐多加些,老豆腐少加些,缸面豆腐多加些,缸底豆腐少加些的原则,尽力掌握住白醅厚度规格。(4.)豆腐上厢包布动作要快,压榨要慢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豆腐醅组织的热结合度,又称凝结度,减少醅身松散度。(5.)包方布要洗干净,粘于布眼的废蛋白质全部清洗干净,即保障出水畅通,又能在落榨时保持整板豆腐表面光滑和不脱皮。(6)“白醅”质量;白醅的质量一般要求块型整齐,组织一致,富有弹性,不粗糙,不易碎,表面无烂心,无蜂窝,水分基本一致。水分控制在71%~73%。

四、切块、摆块

将成型的豆腐醅根据不同规格调节切块机,切成豆腐块为2.5厘米*2.5厘米*1.5厘米或3.0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块,再将豆腐块整齐摆放在发酵笼内,每盒约168块豆腐。

五、前期发酵

用高压喷雾泵将纳豆菌孢子液均匀喷洒在豆腐块上,接种温度在30度以下;在20~25℃,相对湿度90~98%下发酵36~40小时,使得豆腐醅的含水量为66%~68%,氨基酸含量为0.08%~0.14%。根据季节,空气干湿度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好发酵管理,避免杂菌污染,确保发酵质量良好。一般经24小时以上的发酵,豆腐块上已见菌丝,发酵逐渐进入旺盛期,品温逐渐上升,这时要注意观察发酵情况,根据情况上下倒盒一次,调节上下品温及补充空气,使菌丝正常繁殖生长,经过36~40小时纳豆菌进入成熟期,菌丝旺盛,无异味情况,豆腐醅已成熟,应及时开门散热凉花。凉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菌丝老化,使醅体表从的菌丝更加紧密,形成结实的菌膜皮,保证乳醅在漫长的后期发酵过程中不容易破碎,才能使腐乳在后发酵过程中不散烂并形成良好的色.香.味.形。

经过前发酵后,使豆腐醅的含水量由原来的71%~73%降到66%~68%,毛醅块形变小,醅身变硬,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开始,毛醅中的氨基酸含量已达0.08%~0.14%;

六、后期发酵

灌好汤料,将瓶盖拧紧、装箱,送于发酵室,进行4个月的发酵成熟。腐乳后期发酵主要是借助菌丝中的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成为各级肽类和氨基酸,赋于腐乳以细腻和鲜味及形成固有的色.香.味.态等特色。

七、包装

将发酵成熟的腐乳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