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3467发布日期:2018-06-15 20:5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盐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盐是指从植物有机体进行提取、用纯粹物理流程和工艺、符合低钠盐和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群、各种元素比例符合人体要求的一种平衡盐类,对人体的微量元素平衡、机能调节和新陈代谢及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新型食用盐。植物盐的主要特点:①以植物为主要来源;②天然低钠盐和天然平衡盐;③富含多种有机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④加工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⑤对矿物元素群缺乏或不平衡导致的多种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具有一定辅助治疗和调节作用。如对钠敏感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肿瘤和机体免疫机能障碍等疾病和并发症等疾病明确的疗效。在对植物进行植物盐的提取时,多采用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酶溶剂提取法。当今社会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主要有: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胃得灵)、乳酶生(表飞鸣)、胰酶(又称胰液素,胰酶素)等。目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主要存在的缺点是对改善患者的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其可以利用植物盐有效对肠胃进行调理,便于肠胃的消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20~140份、高良姜1~2份、三七叶总皂甙0.1~0.18份、燕麦23~24份、卵磷脂3.2~3.6份、白刺110~16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2~4㎝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0~75℃,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1~3时,后加热至80~90℃维持2~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盐地碱蓬130份、高良姜2份、三七叶总皂甙0.15份、燕麦23份、卵磷脂3.4份、白刺140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0~25%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15%,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8.5-13.2:1。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天然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20~140份、高良姜1~2份、三七叶总皂甙0.1~0.18份、燕麦23~24份、卵磷脂3.2~3.6份、白刺110~16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2~4㎝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0~75℃,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1~3时,后加热至80~90℃维持2~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原料进行植物盐的提取,使其达到绿色标准,利用多种职务盐进行混合和加工,从而达到对肠胃的调理,使其实现助消化功能,提高安全性和调理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20~140份、高良姜1~2份、三七叶总皂甙0.1~0.18份、燕麦23~24份、卵磷脂3.2~3.6份、白刺110~16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2~4㎝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0~75℃,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1~3时,后加热至80~90℃维持2~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盐地碱蓬130份、高良姜2份、三七叶总皂甙0.15份、燕麦23份、卵磷脂3.4份、白刺140份。

另外,本发明的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0~25%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

更好的,本发明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15%,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8.5-13.2:1。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20份、高良姜1份、三七叶总皂甙0.1份、燕麦23份、卵磷脂3.2份、白刺11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2㎝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0℃,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1时,后加热至80℃维持2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所述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所述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8.5:1。所述天然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30份、高良姜1份、三七叶总皂甙0.13份、燕麦23份、卵磷脂3.3份、白刺12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3㎝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2℃,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2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2时,后加热至83℃维持2~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所述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所述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2%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3%,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9.1:1。所述天然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35份、高良姜2份、三七叶总皂甙0.17份、燕麦23份、卵磷脂3.5份、白刺15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3㎝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4℃,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8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3时,后加热至88℃维持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所述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所述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4%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2.1:1。所述天然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40份、高良姜2份、三七叶总皂甙0.18份、燕麦24份、卵磷脂3.6份、白刺16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4㎝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5℃,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3时,后加热至90℃维持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所述单一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且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和活淀粉酶的比例为1:2:1:1:3:2。所述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滴入的盐酸中HCl与4-氯甲基苯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3.2:1。所述天然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

通过实施例一~四对植物盐的提取和加工,得到的产品针与平常的产品进行对比,所取得效果是平常产品的1.5倍,同时所得到的产品微量元素含量是普通产品的2.2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助消化作用的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盐地碱蓬120~140份、高良姜1~2份、三七叶总皂甙0.1~0.18份、燕麦23~24份、卵磷脂3.2~3.6份、白刺110~160份;

B、对盐地碱蓬进行提取植物盐:选取新鲜的碱蓬茎叶,切成2~4㎝的小段;采用榨汁机破碎,然后对其进行压榨取汁,选取剩余固体加水继续提取一次,将两次所取得的汁液进行混合,加入单一酶进行酶解,对酶解后的汁液进行加热煮沸,然后冷却降温至70~75℃,加入食品级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对脱色完成的汁液进行过滤得到清液,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盐地碱蓬植物盐;

C、对白刺进行提取植物盐:将白刺叶片洗净后进行烘干和粉碎,然后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加入乙酸和碱溶液对其pH值进行调节,将单一酶加入至搅拌液中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A,同时将白刺叶片洗净进行压榨取汁,对其汁液加水混合,然后加入盐酸对其pH值进行调节,并用单一酶对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加入天然澄清剂对其进行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得到上清液,然后对其进行超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刺植物盐;

D、对高良姜、三七叶总皂甙和燕麦进行取粉:将其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干燥得营养粉;

E、将步骤B、C、D中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粉碎,粉碎成20目粗颗粒,先加水浸泡1~3时,后加热至80~90℃维持2~3小时,滤出水浸液,重复进行三次,合并滤液,经离心薄膜蒸发器,浓缩至三分之一,再经高速离心喷粉机,制成所需的植物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原料进行植物盐的提取,使其达到绿色标准,利用多种职务盐进行混合和加工,从而达到对肠胃的调理,使其实现助消化功能,提高安全性和调理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