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茶的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46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牛蒡茶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牛蒡茶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牛蒡茶是老幼四季皆宜的高级营养饮品,饮用牛蒡茶具有利尿、通便、防治痔疮,排毒、清血养颜,调节血糖血脂,降血压、胆固醇,健脾胃,补肾壮阳,对糖尿病、类风湿、肥胖症、癌症有明显的效,牛蒡茶在制茶过程中,发酵对茶的品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发酵装置在发酵过程中无法保证牛蒡的充分翻转,使牛蒡无法得到充分的发酵,从而影响牛蒡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使牛蒡得到充分发酵,且提高牛蒡茶品质的牛蒡茶的发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牛蒡茶的发酵装置,包括机架、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电机,电机与控制器设于机架上,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有发酵滚筒,发酵滚筒的内壁与筒内上下两端均设有加热管,发酵滚筒内壁设有水雾喷头,发酵滚筒顶端设有氧气口,氧气口处设有杀菌灯,发酵滚筒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发酵滚筒上设有密封门,发酵滚筒内壁两侧设有多组T型滑道,T型滑道由横向滑道与竖向滑道构成,每组横向滑道处设有发酵盘,发酵盘上设有匚型挡板,匚型挡板的两侧挡板内侧均开有凹槽,且两侧所述凹槽与两侧所述竖向滑道的末端相对应,竖向滑道处通过滑块设有盖板,盖板外侧设有伸缩卡件;

发酵滚筒内壁设有多个卡板,卡板通过推杆连接有翻料爪,卡板一侧四周设有密封层。

进一步的,盖板的大小等于匚型挡板内圈的大小。

进一步的,加热管、水雾喷头、杀菌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推杆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多组T型滑道为竖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发酵盘与盖板均为金属网构成。

进一步的,发酵滚筒外侧设有隔温层,所述发酵滚筒内壁设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牛蒡茶的品质,控制器对整个发酵装置进行控制,电机使发酵滚筒实现旋转滚动,加热管分别设于发酵滚筒多个方向,使牛蒡受热均匀;氧气口可增加发酵滚筒内的氧气,使牛蒡需要氧化时能够充分实现氧化,且杀菌灯避免了细菌从氧气口进入发酵滚筒内;发酵滚筒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实时对发酵滚筒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控;发酵盘通过横向滑道实现抽拉以便于将牛蒡放置于发酵盘上,横向滑道还可对发酵盘进行固定;盖板通过滑块在竖向滑道上调整位置,将盖板调至盖在发酵盘的上方,此时盖板卡嵌在匚型挡板的内圈内,滑块也将从竖向滑道划入凹槽内,再用伸缩卡件的扣件与发酵盘固定后,同时卡板将与匚型挡板的缺口端相贴合,卡板将卡于发酵盘与盖板末端以限定牛蒡的翻转空间,避免发酵滚筒在滚动时造成牛蒡乱飞的现象;设有的翻料爪通过推杆使翻料爪进行伸缩,伸缩时对牛蒡进行翻动,使牛蒡能够充分的发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酵滚筒、卡板、推杆、翻料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酵盘、匚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匚型挡板、横向滑道、竖向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控制器,3-电机,4-发酵滚筒,5-加热管,6-水雾喷头,7-氧气口,8-杀菌灯,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T型滑道,12-发酵盘,13-匚型挡板,14-盖板,15-伸缩卡件,16-卡板,17-推杆,18-翻料爪,19-横向滑道,20-竖向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蒡茶的发酵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与控制器2设于机架1上,所述电机3通过转轴连接有发酵滚筒4,所述发酵滚筒4的内壁与筒内上下两端均设有加热管5,所述发酵滚筒4内壁设有水雾喷头6,所述发酵滚筒4顶端设有氧气口7,所述氧气口7处设有杀菌灯8,所述发酵滚筒4上设有温度传感器9与湿度传感器10;

所述发酵滚筒4上设有密封门,所述发酵滚筒4内壁两侧设有多组T型滑道11,多组所述T型滑道11为竖向依次排列,所述T型滑道11由横向滑道19与竖向滑道20构成,每组所述横向滑道19处设有发酵盘12,所述发酵盘12上设有匚型挡板13,所述匚型挡板13的两侧挡板内侧均开有凹槽,且两侧所述凹槽与两侧所述竖向滑道20的末端相对应,所述竖向滑道20处通过滑块设有盖板14,盖板14的大小等于匚型挡板13内圈的大小,所述盖板14外侧设有伸缩卡件15;

所述发酵滚筒4内壁设有多个卡板16,所述卡板16通过推杆17连接有翻料爪18,所述卡板16一侧四周设有密封层;

所述加热管5、水雾喷头6、杀菌灯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推杆17均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发酵盘12与盖板14均为金属网构成,所述发酵滚筒4外侧设有隔温层,所述发酵滚筒4内壁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将发酵盘12从横向滑道19上抽出放进牛蒡后,将发酵盘12推进发酵滚筒4内,发酵盘12末端将与卡板16的密封层相贴合,再将盖板14调至牛蒡上方,此时盖板14卡嵌在匚型挡板13内,盖板14末端与卡板16相贴合后通过伸缩卡件15将盖板14进行固定,关紧密封门,控制器2控制电机3运作,带动发酵滚筒4工作,同时控制器2将控制加热管5、水雾喷头6、杀菌灯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推杆17进行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牛蒡茶的品质,控制器2对整个发酵装置进行控制,电机3使发酵滚筒4实现旋转滚动,加热管5分别设于发酵滚筒4多个方向,使牛蒡受热均匀;氧气口7可增加发酵滚筒4内的氧气,使牛蒡需要氧化时能够充分实现氧化,且杀菌灯8避免了细菌从氧气口7进入发酵滚筒4内;发酵滚筒4上设有温度传感器9与湿度传感器10实时对发酵滚筒4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控;发酵盘12通过横向滑道19实现抽拉以便于将牛蒡放置于发酵盘12上,横向滑道19还可对发酵盘12进行固定;

盖板14通过滑块在竖向滑道20上调整位置,将盖板14调至盖在发酵盘12的上方,此时盖板14卡嵌在匚型挡板13的内圈内,滑块也将从竖向滑道20滑入凹槽内,再用伸缩卡件15的扣件与发酵盘12固定后,同时卡板16将与匚型挡板13的缺口端相贴合,卡板16将卡于发酵盘12与盖板14末端以限定牛蒡的翻转空间,避免发酵滚筒4在滚动时造成牛蒡乱飞的现象;设有的翻料爪18通过推杆17使翻料爪18进行伸缩,伸缩时对牛蒡进行翻动,使牛蒡能够充分的发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