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效凉味剂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9221发布日期:2018-10-12 20:10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合凉味剂,尤其涉及一种稳效凉味剂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凉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烟草和医药等领域。薄荷脑具有很优雅的凉香、薄荷香、醚香、辛香和按叶样香气及独特的清新凉味,对人体有良好的药效和生理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凉味剂。由于薄荷脑能对皮肤和口腔产生凉味效果,因而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食用香精、烟用香精中,在消费过程中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清新、清凉的感觉。此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等领域的产品中。但薄荷脑缺点也非常明显:1.薄荷的香气和香味非常明显,并有苦味;2.挥发性强,故清凉效果短暂以及对眼睛有较强的刺激性,凉味作用时间短;3.不耐高温;4.几乎不溶于乙醇;5.短期作用十分强烈,凉味瞬时让人难以忍受6.用量低时,无清凉作用;用量大时,会有甜味和刺激性辣味等。由于薄荷脑的上述缺点,使得薄荷脑在很多产品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因此,一种香味与薄荷脑相近,但挥发缓慢、凉效稳定且持续的凉味剂是目前凉效剂市场所急需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效凉味剂及制备工艺,解决现在薄荷脑凉味剂凉效迅速、刺激性大,凉效不稳定且短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稳效凉味剂,该稳效凉味剂的微观颗粒呈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后效凉味剂层,外层为前效凉味剂层,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之间还有凉效过渡调节层。

进一步,所述后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ws-3凉味剂、薄荷脑,所述前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ws-23凉味剂、薄荷脑。

进一步,所述后效凉味剂层中各成份重量组成为:环糊精25~70份、ws-3凉味剂10~15份、薄荷脑10~20份。

进一步,所述前效凉味剂层各成份重量组成为:环糊精25~70份、ws-23凉味剂10~65份、薄荷脑1~5份。

进一步,所述凉效过渡调节层为纯的环糊精,凉效过渡调节层重量占稳效凉味剂总质量的10~30wt%,通过改变凉效过渡调节层重量占比,调整稳效凉味剂凉味散发的时间和速度,调整稳效凉味剂的整体口感。

进一步,所述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重量比例为1:1。

进一步,所述ws23凉味剂:化学名称为n,2,3-三甲基-2-(1-甲基乙基)丁酰胺或者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英文名称为n,2,3-trimethyl-2isoproplbutanamide,分子式:c10h21no,分子量:171.29;所述ws-3凉味剂:化学名称为n-乙基-2-异丙基-5-甲基环己烷酰胺,英文名为n-ethyl-2-isopropyl-5-methylcyclohexanecarboxamide,分子式:c13h25no,分子量211.34。

一种稳效凉味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

步骤1.将后效凉味剂层各组分的粉末混合,然后与麦芽糊精混合,加入总质量2~5.5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与乙醇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15~30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高速研磨5~20min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5~15min,最后置于真空干燥机中10~25℃干燥去除水和乙醇,过160目筛,得到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2.将前效凉味剂层各组分的粉末混合,然后与麦芽糊精混合,加入总质量2~5.5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与乙醇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15~30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研磨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研磨60~180min,过筛400目,得到较细的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3.将前效凉味剂层粉末与总质量0.5~1.5wt%的水混合,置于75~95%相对湿度、10~25℃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稳效凉味剂总质量10~30wt%的过筛400目的环糊精细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0~30min,置于10~25℃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然后再次加入占总质量0.5~1.5wt%的水,置于75~95%相对湿度、10~25℃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等质量的后效凉味剂层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0~30min,置于10~25℃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得到稳效凉味剂。

进一步,本技术方案所采用的粉碎装置型号不同,可能会导致所制备的颗粒大小差异化,但颗粒大小在微观层面的变化,并不影响该工艺所制备稳效凉味剂的微观层状结构,颗粒大小亦不能被感觉器官:舌头所辨别。因此,不同型号的粉碎装置并不会对本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技术方案所制备的稳效凉味剂粉末最终可再经过140目筛网过筛,得到140目细微粉末,进行密封包装销售。

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所制备的稳效凉味剂,其粉末的微观颗粒呈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后效凉味剂层,外层为前效凉味剂层,并在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之间还有凉效过渡调节层。通过控制不同性质、口感、比例的凉味剂梯度释放,使整体凉味均匀、上时间稳定、持续释放,并且在开始阶段无刺激性强凉味感,更符合人对凉味的口感要求。在食品中凉味释放温和,清凉效果显著,整个咀嚼过程无刺激感,无苦味,肤感温和,凉效稳定。

更重要的是,本技术方案提出通过对凉味剂微观结构的加工,控制各种凉味剂释放时间点和释放浓度、梯度、比例,从而调和出合适的凉味口感,为新型凉味剂的设计指明了新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稳效凉味剂,该稳效凉味剂粉末的微观颗粒呈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后效凉味剂层,外层为前效凉味剂层。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之间还有凉效过渡调节层。本实施例中内层的后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25份、ws-3凉味剂10份、薄荷脑10份,前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25份、ws-23凉味剂10份、薄荷脑3份。本实施例中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重量比例为1:1,并且凉效过渡调节层成分为环糊精,占稳效凉味剂总质量的15wt%。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制备稳效凉味剂的工艺:

步骤1.将后效凉味剂层各组分混合,加入总质量2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与乙醇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7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高速研磨5min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5min,最后置于真空干燥机中12℃干燥,过筛160目,得到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2.将前效凉味剂层各组分混合,加入总质量5.5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30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研磨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研磨60min,过筛400目,得到较细的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3.将后效凉味剂层粉末与总质量0.5wt%的水混合,置于85%相对湿度、10~25℃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稳效凉味剂总质量15wt%的过筛400目的环糊精细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0min,置于15℃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然后再次加入占总质量1.5wt%的水,置于75~95%相对湿度、10~25℃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等质量的前效凉味剂层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0min,置于25℃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得到稳效凉味剂。

实施例2

一种稳效凉味剂,该稳效凉味剂粉末的微观颗粒呈内外双层结构,内层为后效凉味剂层,外层为前效凉味剂层。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之间还有凉效过渡调节层。本实施例中内层的后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65份、ws-3凉味剂15份、薄荷脑15份,前效凉味剂层包括环糊精65份、ws-23凉味剂15份、薄荷脑5份。本实施例中后效凉味剂层与前效凉味剂层重量比例为1:1,并且凉效过渡调节层成分为环糊精,占稳效凉味剂总质量的30wt%。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制备稳效凉味剂的工艺:

步骤1.将后效凉味剂层各组分混合,加入总质量5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与乙醇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25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高速研磨5min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5min,最后置于真空干燥机中10℃干燥,过筛160目,得到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2.将前效凉味剂层各组分混合,加入总质量5.5wt%的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等质量的水,再次混匀后加入总质量30wt%的干冰粉末,置于-20℃以下研磨混匀,然后将粉料逐步升温至0~5℃高速研磨80min,过筛400目,得到较细的后效凉味剂层粉末;

步骤3.将后效凉味剂层粉末与总质量1.5wt%的水混合,置于95%相对湿度、10~15℃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稳效凉味剂总质量30wt%的过筛400目的环糊精细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5min,置于10℃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然后再次加入占总质量1.5wt%的水,置于95%相对湿度、10℃下搅拌,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等质量的前效凉味剂层粉末,然后继续搅拌10min,置于15℃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0.1%以下,得到稳效凉味剂。

通过本实施例1、2所制备的稳效凉味剂,相比于普通凉味剂,在使用过程中凉味均匀、稳定、持续时间长,开始阶段无刺激性强凉味感。

实施例3

称取实施例1或2制备的稳效凉味剂,掺入糖胶树胶、可塑剂、碳酸钙微粉末、细粉葡萄糖、香料、界面活性剂、抗氧化剂、人工甜味剂、食用色素和湿润剂制备出实验组口香糖,其中稳效凉味剂浓度为50ppm。采用同样成份、配比和工艺,以各单独凉味成份代替稳效凉味剂,制备对照组口香糖。

随机选取200人,预先采用20ml的0.9wt%nacl水溶液漱口后,实验组的100人各自咀嚼3g上述实验组口香糖制品30mim;对照组100人各自咀嚼3g对照口组香糖制品30mim。对照口组香糖制品组成与实验组口香糖制品各成分一致,但各凉味剂直接添加,未经过微观颗粒结构的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95%的人认为实施例3制备的口香糖清凉效果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并且在咀嚼过程中凉味释放温和,清凉效果显著,整个咀嚼过程无刺激感,无苦味,肤感温和,凉效稳定;而对照组的实验员认为对照组口香糖咀嚼初期凉味明显,有明显刺激性,但咀嚼7~8min后,清凉味道消失,不具备长时间的持续性。

产品稳定性实验:将本实施了所制备的口香糖置于40%湿度、75%浓度的氧气条件、40~65摄氏度进行加快老化实验80天,老化产品表层0.5mm以下的产品仍能保持不变的凉味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