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坏茶叶酶活性的茶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6463发布日期:2018-09-21 19:5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破坏茶叶酶活性的茶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以前缺少成套设备,传统的安吉白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影响了安吉白茶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与发展。虽然也有人使用茶叶加工机械加工安吉白茶,但这些机械是单独的、零散的,而不是成套的设备系统,只能取代手工制作中的某一些步骤,仍然占用了白茶制作者较大的时间与精力。尽管它有效地解决了需手工炒制、缺少成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问题,但同时又存在着产品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吉白茶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生产的茶叶质量不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

一种破坏茶叶酶活性的茶叶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茶叶采摘与摊放:在阴天或晴天选摘已舒展、完整的茶叶,并将采摘的茶叶摊晾在竹席上至茶叶含水率为65~75%,将茶树的新鲜芽叶摊放4~8小时,使芽叶含水量为70~72%;

(2)杀青:在300~350℃下杀青3~5分钟,杀青后控制芽叶的含水量为46~50%;

(3)一次风选:利用横风吹分处于下落状态中的茶叶,同时吹去茶叶中的杂物,并收集不同落点的茶叶予以分级,揉捻:讲S2中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采用轻、重、轻顺序进行,轻柔1~2min后重揉3~4min,然后再轻柔1~2min;

(4)回潮:回潮1~2小时,使得回潮后的茶叶水分均匀,控制茶叶的含水量为50~55%,将准备好的茶叶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时间为2小时,取出烘干备用;

(5)连续理条:在210~280℃下进行第一次理条,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38~42%;一次理条后进行二次理条,二次理条在160~240℃下进行,二次理条后茶叶的含水量为34~38%;

(6)初烘:初烘的温度控制为90~110℃,时间控制为8~15分钟,初烘后茶叶的含水量为16~20%;

(7)二次回潮:回潮18~22分钟,回潮后的茶叶含水量为12~16%;

(8)二次烘干:温度控制为75~85℃,时间控制为6~9分钟,二次烘干后茶叶的含水量为4~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的实施,由于茶叶在经过连续理条机时,经过多次理条,进行了多次回潮,使得茶叶的条形更加匀直,茶叶中的水分更均匀,使茶叶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本发明方法的实施,由于茶叶经过多次烘干,使得茶叶的香气提升,间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本发明方法的实施,茶叶经过了多次风选机的筛选,去除了茶叶中的杂质以及较大的黄叶,对茶叶进行了分级,极大的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破坏茶叶酶活性的茶叶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茶叶采摘与摊放:在阴天或晴天选摘已舒展、完整的茶叶,并将采摘的茶叶摊晾在竹席上至茶叶含水率为65~75%,将茶树的新鲜芽叶摊放4~8小时,使芽叶含水量为70~72%;

(2)杀青:在300~350℃下杀青3~5分钟,杀青后控制芽叶的含水量为46~50%;

(3)一次风选:利用横风吹分处于下落状态中的茶叶,同时吹去茶叶中的杂物,并收集不同落点的茶叶予以分级,揉捻:讲S2中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采用轻、重、轻顺序进行,轻柔1~2min后重揉3~4min,然后再轻柔1~2min;

(4)回潮:回潮1~2小时,使得回潮后的茶叶水分均匀,控制茶叶的含水量为50~55%,将准备好的茶叶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时间为2小时,取出烘干备用;

(5)连续理条:在210~280℃下进行第一次理条,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38~42%;一次理条后进行二次理条,二次理条在160~240℃下进行,二次理条后茶叶的含水量为34~38%;

(6)初烘:初烘的温度控制为90~110℃,时间控制为8~15分钟,初烘后茶叶的含水量为16~20%;

(7)二次回潮:回潮18~22分钟,回潮后的茶叶含水量为12~16%;

(8)二次烘干:温度控制为75~85℃,时间控制为6~9分钟,二次烘干后茶叶的含水量为4~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