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5723发布日期:2018-12-22 08:25阅读:1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脯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车厘子,车厘子就是英语单词cherry的音译,别名樱桃、含桃、荆桃等,它们在中国台湾、广东及香港被直译做“车厘子”。是上市最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果实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贫血患者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果实性温、味甜,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现今果脯多为家庭自制实用,还未规模的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车厘子为原料,采用采用备料、盐腌、保脆硬化、护色处理、预煮、糖煮、浸糖、烘干、分级包装等工序,充分保留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方法简单,便于掌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备料:将车厘子拣去杂质,去除腐烂、病虫害部分,进行清洗;

b、盐腌:将清洗后的车厘子片放入10-12%的淡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

c、糖腌:将厘子捞出、滤干,去蒂后倒入4:3的白糖进行二次腌制,时长为半小时,车厘子融化出水来;

d、高温加热:采用敞开的加热方式,125℃,时长4分钟;

e、二次加热:将产生的溶液倒出重复步骤d,且进行搅拌;

f、烘干:将车厘子,摆在烘盘上放入烘房或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4-5℃,干燥1时;

g、分级包装:将烘干后的车厘子片分级,分级后用食品级包装袋包装,制得车厘子果脯。

有益效果:本方法将车厘子盐腌,使其组织紧密,改变车厘子细胞的渗透性,利于糖分渗入车厘子内,通过保脆硬化及护色处理,使车厘子果脯味道鲜美、色泽稳定,具有防治麻疹、抗贫血、祛风胜湿、收涩止痛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备料:将车厘子拣去杂质,去除腐烂、病虫害部分,进行清洗;

b、盐腌:将清洗后的车厘子片放入10-12%的淡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

c、糖腌:将厘子捞出、滤干,去蒂后倒入2:1的白糖,再加入5:1的蜂蜜进行二次腌制,时长为半小时,车厘子融化出水来;

d、高温加热:采用敞开的加热方式,125℃,时长4分钟;

e、二次加热:将产生的溶液倒出重复步骤d,且进行搅拌;

f、烘干:将车厘子,摆在烘盘上放入烘房或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4-5℃,干燥1时;

g、分级包装:将烘干后的车厘子片分级,分级后用食品级包装袋包装,制得车厘子果脯。

实施例2:

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备料:将车厘子拣去杂质,去除腐烂、病虫害部分,进行清洗;

b、盐腌:将清洗后的车厘子片放入8-10%的淡盐水溶液中(水溶液中加入洋槐花),浸泡3小时;

c、糖腌:将厘子捞出、滤干,去蒂后倒入4:3的白糖进行二次腌制,时长为半小时,车厘子融化出水来;

d、高温加热:采用敞开的加热方式,125℃,时长4分钟;

e、二次加热:将产生的溶液倒出重复步骤d,进行搅拌;

f、烘干:将车厘子,摆在烘盘上放入烘房或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4-5℃,干燥1时;

g、分级包装:将烘干后的车厘子片分级,分级后用食品级包装袋包装,制得车厘子果脯。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厘子果脯的加工方法,以车厘子为原料,经过备料、盐腌、糖腌、高温加热、二次加热、烘干、分级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本方法将车厘子盐腌,使其组织紧密,改变车厘子细胞的渗透性,利于糖分渗入车厘子内,使车厘子果脯味道鲜美、色泽稳定,具有防治麻疹、抗贫血、祛风胜湿、收涩止痛等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余芳;周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芳
技术研发日:2018.07.03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