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7137发布日期:2020-12-22 10: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杀菌釜。



背景技术:

杀菌釜又叫杀菌锅或者杀菌机,杀菌锅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医药等各个领域。杀菌锅由锅体、锅盖、开启装置、锁紧楔块、安全联锁装置、轨道、灭菌筐、蒸汽喷管及若干管口等组成。锅盖密封采用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以有一定的压力的蒸气为热源,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本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技术中,杀菌釜在喷洒热水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热水均匀地喷在食品表面,使用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杀菌釜在喷洒热水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热水均匀地喷在食品表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将热水均匀喷洒于食品表面进行杀菌的杀菌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釜,包括釜体和操作台,所述釜体上设有若干个支撑脚一,所述釜体通过支撑脚一与操作台连接,所述釜体内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喷淋管,所述釜体外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与喷淋管相对应的盒体,所述盒体与釜体密封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侧设有喷淋总管,所述喷淋管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喷淋总管的一端与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喷淋总管的另一端贯穿釜体位于盒体内且与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喷淋总管与釜体转动连接,所述喷淋总管上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盒体内,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热水箱上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水泵,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分别与热水箱和冷水箱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盒体相连通,所述输送管与盒体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与叶轮的位置相对应。

釜体上设有若干个支撑脚一,釜体通过支撑脚一与操作台连接,釜体内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喷淋管,釜体外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与喷淋管相对应的盒体,盒体与釜体密封连接,喷淋管的一侧设有喷淋总管,喷淋管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嘴,喷淋总管的一端与喷淋管相连通,喷淋总管的另一端贯穿釜体位于盒体内且与盒体内部相连通,喷淋总管与釜体转动连接,喷淋总管上固定连接有叶轮,叶轮位于盒体内,操作台上设有热水箱和冷水箱,热水箱上设有输送管,输送管上设有水泵,输送管的一端分别与热水箱和冷水箱相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盒体相连通,输送管与盒体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与叶轮的位置相对应。热水或冷水通过输送管输送至盒体内,水流冲击叶轮上的叶片,叶轮通过喷淋总管带动喷淋管旋转,盒体内的水流经喷淋总管、喷淋管后通过喷嘴喷洒至罐装食品的表面,达到了能将热水全面、均匀地喷洒于食品表面进行杀菌的目的,同时能够将冷水全面、均匀地喷洒于食品表面进行降温。

作为优选,釜体的顶部设有泄气管,泄气管上设有泄气阀,釜体底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型,釜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上设有三通控制阀,热水箱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一,回流管一的一端通过三通控制阀与釜体的内部相连通,回流管一的另一端与热水箱的内部相连通,冷水箱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二,回流管二的一端通过三通控制阀与釜体的内部相连通,回流管二的另一端与冷水箱的内部相连通,输送管的一端分别与热水箱的底部和冷水箱的底部相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盒体相连通,输送管与热水箱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输送阀,输送阀位于水泵和热水箱之间,输送管与冷水箱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冷却阀,冷却阀位于水泵和冷水箱之间。釜体底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型,有利于釜体内的水通过釜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回流口回流到热水箱或冷水箱内,达到了循环利用的效果,节约能源;杀菌时,操作者只需通过控制系统开启输送阀和水泵,将热水箱内的热水通过输送管输送至釜体内的喷淋管中,并通过喷嘴均匀地喷洒于罐装食品的表面进行杀菌;杀菌后进行降温时,操作者只需通过控制系统开启冷却阀和水泵,将冷水箱内的冷水通过输送管输送至釜体内的喷淋管中,并通过喷嘴均匀地喷洒于罐装食品的表面进行降温,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热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和加热盘管,液位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和加热盘管均位于热水箱的底部,热水箱的外侧壁上设有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口与热水箱的内部相连通,送风机安装于热水箱的顶部,冷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二和冷媒板,液位传感器二和温度传感器二均位于冷水箱的底部,冷媒板位于冷水箱的顶部,冷媒板内设有蒸发器,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冷媒板与冷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操作台上设有冷泵系统,蒸发器与冷泵系统连接。液位传感器一实时监测热水箱内的水位,使得水位不得高于送风机的进风口位置,且不得低于加热盘管的位置,防止水渗入送风机内,影响送风机的正常使用,同时防止加热盘管空烧而被烧毁,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水位不在此范围内,液位传感器一发送信号于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指令操作者添加水或停止加水;液位传感器二实时监测冷水箱内的水位,以此保证冷水箱内有水,且使得水位不得高于冷媒板的位置。

作为优选,釜体的一端密封,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舱门,舱门与釜体铰接,釜体内设有输送装置和若干个置物筐,输送装置与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置物筐均位于输送装置上,喷淋管以置物筐为中心对称分布,喷嘴位于喷淋管上靠近置物筐的一侧,喷淋总管位于喷淋管上远离置物筐的一侧。将置物筐置于输送装置上,通过输送装置往釜体内输送,节约人力,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喷嘴位于喷淋管上靠近置物筐的一侧,便于热水或冷水更高效地喷洒于罐装食品的表面。

作为优选,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平台、丝杆和步进电机,输送平台的底部与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输送平台的顶部设有沟槽,沟槽与釜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输送平台的一端靠近舱门,输送平台的另一端远离舱门,输送平台靠近舱门的一端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安装有轴套,丝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安装于釜体密封的一端,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套与支撑块连接,丝杆上套设有移动组件,丝杆通过移动组件与置物筐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转动,通过丝杆带动移动组件实现移动,移动组件带动置物筐向釜体密封的一端输送,节约人力,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块,移动块套设于丝杆上,移动块上设有推块和挡板,推块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挡板位于推块的一侧,推块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扭簧,挡板位于推块靠近舱门的一侧,扭簧位于推块远离舱门的一侧,扭簧包括两个弹簧臂,其中一个弹簧臂与推块相接触,另一个弹簧臂与移动块相接触。推块插入到置物筐的底部,带动置物筐向釜体密封的一端输送,由于移动块带动推块在移动过程中,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推块作用于置物筐,同时置物筐反作用于推块上,使得推块向舱门的一侧转动,此时挡板可防止推块向舱门的一侧转动;同时,在扭簧和挡板的作用下,保证推块垂直于移动块,便于操作者将置物筐的底部插在推块上。

作为优选,置物筐和移动块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置物筐的底部设有与移动块相匹配的导向槽和若干个支撑脚二,导向槽的一侧靠近舱门,导向槽的另一侧远离舱门,导向槽靠近舱门的一侧设有过渡斜面,过渡斜面与导向槽的底部夹角为钝角,导向槽远离舱门的一侧与推块相接触,挡板的高度小于置物筐的底部到移动块的最短距离,推块的厚度小于置物筐的底部到移动块的最短距离,置物筐通过支撑脚二与输送平台的顶部相接触。水通过置物筐上的渗水孔喷洒于置物筐内的罐装食品的表面,同时通过移动块上的渗水孔流入釜体底部,最后通过回流口回流至热水箱或冷水箱内,设计合理;输送罐装食品时,步进电机带动移动块移动至舱门附近,操作者只需将置物筐底部的导向槽插在推块上,然后再次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移动块将置物筐移至釜体内密封的一端;进行二次输送时,步进电机带动移动块向舱门一侧移动,此时移动块上的推块在过渡斜面的作用下滑出导向槽,并从置物筐的底部滑出,扭簧复位,推块垂直于移动块,移动块移动至舱门附近,重复上述操作,实现了输送装置将置物筐向釜体内输送的目的;同时,挡板的高度小于置物筐的底部到移动块的最短距离,推块的厚度小于置物筐的底部到移动块的最短距离,保证移动块上的推块能顺利从置物筐的底部滑出,防止产生干涉。

作为优选,釜体密封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三均位于釜体的内部,操作台上设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上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有补气阀,通气管的一端通过补气阀与空气压缩机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与釜体的内部相连通。杀菌时,由于加热使的罐装食品的内部温度升高,罐装食品的内部压力超过釜体内部压力,因此,为了避免杀菌时玻璃瓶罐内增压而跳盖,对马口铁罐两端面凸出,必须施加反压力,利用空气压缩机向釜体内通过压缩空气增加压力,防止罐头凸罐和跳盖,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将热水均匀喷洒于食品表面进行全面杀菌,同时能够将冷水均匀喷洒于食品表面进行降温;节约人力,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同时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釜体,2.操作台,3.支撑脚一,4.喷淋管,5.盒体,6.喷淋总管,7.喷嘴,8.叶轮,9.热水箱,10.冷水箱,11.输送管,12.水泵,13.泄气管,14.泄气阀,15.回流口,16.三通控制阀,17.回流管一,18.回流管二,19.输送阀,20.冷却阀,21.液位传感器一,22.温度传感器一,23.加热盘管,24.送风机,

25.液位传感器二,26.温度传感器二,27.冷媒板,28.舱门,29.输送装置,30.置物筐,31.输送平台,32.丝杆,33.步进电机,34.沟槽,35.支撑块,36.移动组件,37.移动块,38.推块,39.挡板,40.扭簧,41.弹簧臂,42.渗水孔,43.导向槽,44.支撑脚二,45.过渡斜面,46.压力传感器,47.温度传感器三,48.空气压缩机,49.通气管,50.补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杀菌釜,它包括釜体1和操作台2,釜体1上设有若干个支撑脚一3,釜体1通过支撑脚一3与操作台2连接,釜体1内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喷淋管4,釜体1外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与喷淋管4相对应的盒体5,如图3所示,盒体5与釜体1密封连接,喷淋管4的一侧设有喷淋总管6,喷淋管4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嘴7,喷淋总管6的一端与喷淋管4相连通,喷淋总管6的另一端贯穿釜体1位于盒体5内且与盒体5内部相连通,喷淋总管6与釜体1转动连接,喷淋总管6上固定连接有叶轮8,叶轮8位于盒体5内,如图1、图2所示,操作台2上设有热水箱9和冷水箱10,热水箱9上设有输送管11,输送管11上设有水泵12,输送管11的一端分别与热水箱9和冷水箱10相连通,输送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盒体5相连通,如图3所示,输送管11与盒体5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与叶轮8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釜体1的顶部设有泄气管13,泄气管13上设有泄气阀14,如图2所示,釜体1底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型,釜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回流口15,回流口15上设有三通控制阀16,热水箱9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一17,回流管一17的一端通过三通控制阀16与釜体1的内部相连通,回流管一17的另一端与热水箱9的内部相连通,冷水箱10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二18,回流管二18的一端通过三通控制阀16与釜体1的内部相连通,回流管二18的另一端与冷水箱10的内部相连通,输送管11的一端分别与热水箱9的底部和冷水箱10的底部相连通,输送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盒体5相连通,输送管11与热水箱9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输送阀19,输送阀19位于水泵12和热水箱9之间,输送管11与冷水箱10的底部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冷却阀20,冷却阀20位于水泵12和冷水箱10之间。

如图2所示,热水箱9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一21、温度传感器一22和加热盘管23,液位传感器一21、温度传感器一22和加热盘管23均位于热水箱9的底部,热水箱9的外侧壁上设有送风机24,送风机24的进风口与热水箱9的内部相连通,送风机24安装于热水箱9的顶部,冷水箱1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二25、温度传感器二26和冷媒板27,液位传感器二25和温度传感器二26均位于冷水箱10的底部,冷媒板27位于冷水箱10的顶部,冷媒板27内设有蒸发器,送风机24的出风口通过冷媒板27与冷水箱10的内部相连通,操作台2上设有冷泵系统,蒸发器与冷泵系统连接。

如图2所示,釜体1的一端密封,釜体1的另一端设有舱门28,舱门28与釜体1铰接,釜体1内设有输送装置29和若干个置物筐30,输送装置29与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置物筐30均位于输送装置29上,如图3所示,喷淋管4以置物筐30为中心对称分布,喷嘴7位于喷淋管4上靠近置物筐30的一侧,喷淋总管6位于喷淋管4上远离置物筐30的一侧。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29包括输送平台31、丝杆32和步进电机33,输送平台31的底部与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输送平台31的顶部设有沟槽34,沟槽34与釜体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输送平台31的一端靠近舱门28,输送平台31的另一端远离舱门28,输送平台31靠近舱门28的一端设有支撑块35,支撑块35上安装有轴套,丝杆32的一端与步进电机33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33安装于釜体1密封的一端,丝杆32的另一端通过轴套与支撑块35连接,丝杆32上套设有移动组件36,丝杆32通过移动组件36与置物筐30连接。

如图4所示,移动组件36包括移动块37,移动块37套设于丝杆32上,移动块37上设有推块38和挡板39,推块38与移动块37转动连接,挡板39位于推块38的一侧,推块38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扭簧40,挡板39位于推块38靠近舱门28的一侧,扭簧40位于推块38远离舱门28的一侧,扭簧40包括两个弹簧臂41,其中一个弹簧臂41与推块38相接触,另一个弹簧臂41与移动块37相接触。

如图2所示,置物筐30和移动块37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42,置物筐30的底部设有与移动块37相匹配的导向槽43和若干个支撑脚二44,导向槽43的一侧靠近舱门28,导向槽43的另一侧远离舱门28,如图4所示,导向槽43靠近舱门28的一侧设有过渡斜面45,过渡斜面45与导向槽43的底部夹角为钝角,导向槽43远离舱门28的一侧与推块38相接触,挡板39的高度小于置物筐30的底部到移动块37的最短距离,推块38的厚度小于置物筐30的底部到移动块37的最短距离,如图2、图3所示,置物筐30通过支撑脚二44与输送平台31的顶部相接触。

如图2所示,釜体1密封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46和温度传感器三47,压力传感器46和温度传感器三47均位于釜体1的内部,操作台2上设有空气压缩机48,空气压缩机48上设有通气管49,通气管49上设有补气阀50,通气管49的一端通过补气阀50与空气压缩机48连接,通气管49的另一端与釜体1的内部相连通。

工作时,操作者现将罐装食品装入置物筐30内,打开舱门28,将置物筐30放置于移动块37上的推块38上,启动步进电机33,步进电机33带动移动块37移动至舱门28附近,操作者只需将置物筐30底部的导向槽43插在推块38上,然后再次通过步进电机33带动移动块37将置物筐30移至釜体1内密封的一端;进行二次输送时,步进电机33带动移动块37向舱门28一侧移动,此时移动块37上的推块38在过渡斜面45的作用下滑出导向槽43,并从置物筐30的底部滑出,扭簧40复位,推块38垂直于移动块37,移动块37移动至舱门28附近,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然后关闭舱门28开始杀菌工作。

杀菌时,先设定工作时热水箱9内温度传感器一22、冷水箱10内温度传感器二26和杀菌釜内温度传感器三47的温度范围以及杀菌釜内压力传感器46的压力范围;启动热水箱9内的加热盘管23,温度传感器一22采集热水箱9内的温度值,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当热水箱9内水的温度加热至所设定的数值范围,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盘管23停止加热,并开启输送阀19和水泵12,将热水通过输送管11输送至杀菌釜内部,并通过喷嘴7喷射出雾状的热水至罐装食品的表面进行杀菌,此时温度传感器三47采集杀菌釜内的温度值,压力传感器46采集杀菌釜内的压力值,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输送阀19和泄气阀14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杀菌釜内的压力值保持在所设定的范围内进行杀菌。

杀菌结束后,由控制系统开启三通控制阀16,将热水回流至热水箱9内,同时,控制系统开启补气阀50,由空气压缩机48向杀菌釜内通入压缩空气,调节压力在设定范围内。

最后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二26采集冷水箱10内的温度值,使得冷水箱10内的水温保持在所设定的范围内,控制系统开启冷却阀20和水泵12,将冷水通过输送管11输送至杀菌釜内部,并通过喷嘴7喷射出雾状的冷水至罐装食品的表面进行冷却降温,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补气阀50和泄气阀14的开启和关闭使杀菌釜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当杀菌釜内的温度达到出釜要求时,由控制系统关闭补气阀50,打开三通控制阀16,将冷水回流至冷水箱10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