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苹果、梨、桃、李子制作的饴糖果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76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苹果、梨、桃、李子制作的饴糖果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脯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用苹果、梨、桃、李子果品制作的饴糖果脯及其制作方法。
众所周知,苹果、梨、桃、李子水果品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用水果,除直接食用外,由于受季节的限制需要贮存,也有在丰收的季节也可制成果脯,这样即减少贮存体积和运输上的不方便又可增加食用品种,但是由于目前制作果脯的方法大多数是采用绵糖或砂糖,即由甘蔗或糖萝卜制作的糖进行浸渍,其含糖量高、甜度大、口感差,人们食用咽喉不舒服,而且老年人食用又容易引起痰量的增加,同时外表粘度大,易粘手包装、食用都不方便,又含有一定量的人工色素,因此给食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用玉米粮食制作的馅糖制作的果脯及其制作方法,从而可改善甜度和口感以及外表粘手问题,不加任何色素的天然营养饴糖果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果脯采用玉米粮食制作的饴糖它不仅成本低,而且是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天然营养素,它营养丰富,甜度适宜,使本发明的果脯具有独特的风味果脯,为推广水果品的深加工提拱了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和新食品的品种。
用苹果、梨、桃、李子水果品制作的饴糖果脯,其特征在于它由苹果、梨、桃、李子的加工果肉,经脱氧或熏硫处理制作的果坯,在饴糖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再烘干而得,各种物料用量为(按重量%)计,果坯40—60%,饴糖25—45%,糖5—15%,水5—10%。
用苹果、梨、桃、李子水果品制作饴糖果脯的方法,包括精选优质水果作原料,经清洗,去核芯,制果肉,再切块,再脱氧或熏硫果坯,经煮制糖液浸渍,烘干和包装,其特征在于制作的果坯是在饴糖水溶液中用烈火进行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煮制再用烈火煮制使饴糖水溶液呈粘稠状,将浸渍的果坯捞出趁热迅速加糖拌匀,烘干再包装成品。
脱氧剂为亚硫酸钠和氯化钙或亚硫酸,用文火温度煮制时间为2—3小时,烘干温度为55—65℃,时间24—36小时。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技术具有成本低、口感好、甜度适宜、不粘手、食用方便色泽美观,营养丰富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天然营养成份极易被人体吸收营养的优点及效果。
实施例1,选择八至九成成熟的优良梨果果品的作原料,用3—5%的氢氧化钠溶加热煮沸捞出用水清洗及碱去核芯制成果肉,切块,再用亚硫酸进行脱氧或熏硫处理,梨果肉用亚硫酸钠处理,使果肉硬化煮制时不“绵软”,即制成果坏,取梨果坯40kg,再取用玉米制的饴糖45kg,加入8kg制水成饴糖水溶液,使果坯浸出饴糖溶液中浸渍用烈火煮沸,再用文火煮制3小时,再用烈火使饴糖水溶液呈粘稠度,用勺倒下形成“片状”流出,其波美度为40度,再捞出果坯趁热迅速加糖7kg拌匀,然后在55℃烘干36小时,包装,每袋可400g,500g或1000g均可,即制成本发明的饴糖梨果脯。
发实施例2,选择优质无伤疤腐乱的优质苹果作原料,用亚硫酸钠与氯化钙脱氧剂处理,捞出用水清洗残余脱氧剂,制成果坯,取果坯52kg,再取饴糖28kg加水12kg制成饴糖水溶液使果坯浸入其中,且烈火煮沸,再用文火煮制2小时,再用烈火使饴糖水溶液的波美度在45度,捞出浸渍好果坯迅速加8kg拌匀,再在65℃烘干24小时,包装成品,即制成本发明的饴糖苹果果脯。
权利要求
1.用苹果、梨、桃、李子水果品制作的饴糖果脯,其特征在于它由苹果、梨、桃、李子的加工果肉,经脱氧或熏硫处理制作的果坯,在饴糖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再烘干而得,各种物料用量为(按重量%)计,果坯40—60%,饴糖25—45%,糖5—15%,水5—10%。
2.用苹果、梨、桃、李子水果品制作饴糖果脯的方法,包括精选优质水果作原料,经清洗,去核芯,制果肉,再切块,再脱氧或硫熏制果坯,经煮制糖液浸渍,烘干和包装,其特征在于制作的果坯在饴糖水溶液中用烈火进行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煮制,再用烈火煮制使饴糖水溶液呈粘稠状,将浸渍的果坯捞出趁热迅速加糖拌匀,烘干再包装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氧剂为亚硫酸钠和氯化钙或亚硫酸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用文火温度煮制时间为2—3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烘干温度为55—65℃,时间24-3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苹果、梨、桃、李子制作的饴糖果脯,其特征在于将加工好的果坯用饴糖水溶液用烈火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煮制,再用烈火继续煮制,使饴糖溶液呈粘稠状捞出加糖拌匀,烘干,包装,该产品成本低,口感好,不粘手,甜度适宜,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具有天然养营成分果脯。该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23G3/00GK1125053SQ9411951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瑞崇, 陆宏 申请人:张瑞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