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0451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芦荟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速食食品及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 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市场上即食米粉包装简易且卫生,可直接食用,另外也方便保存且时间长、携带食 用非常方便,因而市场需求度大。但现有市场上即食米粉的加工原料单一,所含的营养元素 少,营养不全面,长期食用影响身体健康,因而需要增加即食米粉的原料,从多种类原料中 获取更多的营养,另外食用即食米粉时间长,容易上火,因而需要原料内能有清火去火的原 材料。
[0003] 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 两用的天然植物",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包括黄丽、酷丽、意酿、内醋、多糖、氨基酸、微量 元素等,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也脑血管疾病、保护肝 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 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是通过W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其特征在于,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小米190-195、黑米9-11、鲜竹叶9-10、芦菩汁16-17、玉米胚芽油4-4. 5、燕麦8-10、豆 渣6-8、萝h芽10-11、春砂仁3-3. 5、蓝霉果酱8-9、睡菜根8-9、牛乳粉7-8、乌鸡骨头5-6、 积雪草1-2、黄荆叶1-1. 4、薄荷叶1. 8-2、高丽参花1. 5-2、营养添加剂13-14、白糖和水适 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W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 5、干荷花3-4、鱼巧5-6、H文鱼片4-5、蛋黄果7-9、贡 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 4-2、赶黄草1-1. 3、马耳草0. 9-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 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 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 将H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揚出H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H文鱼片 与鱼巧、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巧和H文鱼片,将 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 将贡菜、蛋黄果刹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揽拌 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赔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1及步骤2的粉料揽 拌混合在一起。
[0006] 所述的一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 骤: (1) 将积雪草、黄荆叶、薄荷叶、高丽参花一起,加6-7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提取液; (2) 将乌鸡骨头刹碎后与春砂仁一起加入到步骤1的中药提取液内,加2-3倍水贿煮, 贿煮过程中拌入牛乳粉和刹碎的萝h芽一起,直至煮烂,再倒入揽碎机内揽拌粉碎,最后静 置冷却; (3) 将睡菜根与豆渣一起在玉米胚芽油内煎炒,炒熟后揚出睡菜根和豆渣,烘干后将它 们粉碎,且与营养添加剂混合; (4) 将鲜竹叶加7-8倍的水煎煮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煎煮液,再将小米混合黑米、燕 麦一起加入到煎煮液内,加水煮,煮熟后拌入步骤2及步骤3所得的物料,加水继续煮,直至 煮成粥糊,再将芦菩汁、蓝霉果酱、白糖拌入到粥糊内,揽拌均匀后继续加热10-15分钟,最 后将所得的粥糊烘干磨成粉,最后袋装。
[0007] 薄荷叶,味辛,性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0008] 黄荆叶,味辛;苦I性凉。具有解表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原料中不仅有蔬果原料,还有牛乳粉、乌鸡 骨头、玉米胚芽油等,另外还有积雪草、黄荆叶等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中草药的提取液,原 料所含营养丰富,且口感鲜美,食用效果佳,长期食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各种群体 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小米190-195、黑米9-11、鲜竹叶9-10、芦菩汁16-17、玉米胚芽油4-4. 5、燕麦8-10、豆 渣6-8、萝h芽10-11、春砂仁3-3. 5、蓝霉果酱8-9、睡菜根8-9、牛乳粉7-8、乌鸡骨头5-6、 积雪草1-2、黄荆叶1-1. 4、薄荷叶1. 8-2、高丽参花1. 5-2、营养添加剂13-14、白糖和水适 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W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 5、干荷花3-4、鱼巧5-6、H文鱼片4-5、蛋黄果7-9、贡 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 4-2、赶黄草1-1. 3、马耳草0. 9-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 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 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 将H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揚出H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H文鱼片 与鱼巧、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巧和H文鱼片,将 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 将贡菜、蛋黄果刹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揽拌 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赔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1及步骤2的粉料揽 拌混合在一起。
[0010] 一种芦菩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1) 将积雪草、黄荆叶、薄荷叶、高丽参花一起,加6-7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提取液; (2) 将乌鸡骨头刹碎后与春砂仁一起加入到步骤1的中药提取液内,加2-3倍水贿煮, 贿煮过程中拌入牛乳粉和刹碎的萝h芽一起,直至煮烂,再倒入揽碎机内揽拌粉碎,最后静 置冷却; (3) 将睡菜根与豆渣一起在玉米胚芽油内煎炒,炒熟后揚出睡菜根和豆渣,烘干后将它 们粉碎,且与营养添加剂混合; (4) 将鲜竹叶加7-8倍的水煎煮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煎煮液,再将小米混合黑米、燕 麦一起加入到煎煮液内,加水煮,煮熟后拌入步骤2及步骤3所得的物料,加水继续煮,直至 煮成粥糊,再将芦菩汁、蓝霉果酱、白糖拌入到粥糊内,揽拌均匀后继续加热10-15分钟,最 后将所得的粥糊烘干磨成粉,最后袋装。
【主权项】
1. 一种芦荟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小米190-195、黑米9-11、鲜竹叶9-10、芦荟汁16-17、玉米胚芽油4-4. 5、燕麦8-10、豆 渣6-8、萝卜芽10-11、春砂仁3-3. 5、蓝莓果酱8-9、睡菜根8-9、牛乳粉7-8、乌鸡骨头5-6、 积雪草1-2、黄荆叶1-1. 4、薄荷叶1. 8-2、高丽参花1. 5-2、营养添加剂13-14、白糖和水适 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 5、干荷花3-4、鱼籽5-6、三文鱼片4-5、蛋黄果7-9、贡 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 4-2、赶黄草1-1. 3、马耳草0. 9-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 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 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 将三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捞出三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三文鱼片 与鱼籽、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籽和三文鱼片,将 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 将贡菜、蛋黄果剁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搅拌 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焙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1及步骤2的粉料搅 拌混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积雪草、黄荆叶、薄荷叶、高丽参花一起,加6-7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提取液; (2) 将乌鸡骨头剁碎后与春砂仁一起加入到步骤1的中药提取液内,加2-3倍水炖煮, 炖煮过程中拌入牛乳粉和剁碎的萝卜芽一起,直至煮烂,再倒入搅碎机内搅拌粉碎,最后静 置冷却; (3) 将睡菜根与豆渣一起在玉米胚芽油内煎炒,炒熟后捞出睡菜根和豆渣,烘干后将它 们粉碎,且与营养添加剂混合; (4) 将鲜竹叶加7-8倍的水煎煮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煎煮液,再将小米混合黑米、燕 麦一起加入到煎煮液内,加水煮,煮熟后拌入步骤2及步骤3所得的物料,加水继续煮,直至 煮成粥糊,再将芦荟汁、蓝莓果酱、白糖拌入到粥糊内,搅拌均匀后继续加热10-15分钟,最 后将所得的粥糊烘干磨成粉,最后袋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黑米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米190-195、黑米9-11、鲜竹叶9-10、芦荟汁16-17、玉米胚芽油4-4.5、燕麦8-10、豆渣6-8、萝卜芽10-11、春砂仁3-3.5、蓝莓果酱8-9、睡菜根8-9、牛乳粉7-8、乌鸡骨头5-6、积雪草1-2、黄荆叶1-1.4、薄荷叶1.8-2、高丽参花1.5-2、营养添加剂13-14、白糖和水适量。本发明的清火即食米粉的原料中不仅有蔬果原料,还有牛乳粉、乌鸡骨头、玉米胚芽油等,另外还有积雪草、黄荆叶等具有清热降火功效的中草药的提取液,原料所含营养丰富,且口感鲜美,食用效果佳,长期食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各种群体食用。
【IPC分类】A23L1-10, A23L1-30
【公开号】CN104621452
【申请号】CN201510065878
【发明人】陆开云
【申请人】陆开云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