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饮料隔渣罐在饮料中的应用_2

文档序号:8325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8]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咖啡豆用小型碾米机脱壳加工 时要适时调节好进料量及碾辊与固定刀架的间隙。
[0029]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各原料用量为饮用水250mL、白砂 糖(15)g、植脂末(7.5)g、单甘酯(0.7)g、酪蛋白酸钠(2.5)g,封盖,在(90~130) °C的高 温下加热(5-25)min。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90~ 130)°C,加热时间为5-25min。
[0030]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蓝莓的前处理温度为90°C,灭酶 时间为8~IOmin。
[0031]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各原料用量为21g处理过的蓝 莓、饮用水250mL、葡萄糖12g、白砂糖10g、梓檬酸0. 225g、梓檬酸钠0. 06g、果胶0. 025g,单 甘脂〇? 〇4g。
[0032]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蓝莓加热温度为80°C,加热时间 为 50min〇
[0033] 本发明所述一种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I. 5-5)g处理过的咖啡豆、饮用水 (100-500)1^、丙酮酸钙(1-5)§、左旋肉碱(0.3-1) §、麦芽糊精(2-8化、黄原胶(0.05-1)8、 酪蛋白酸钠(〇.2-2)g、木糖醇(0.5-10)g、甜蜜素(0.5-10)g、香精(0.001-0. 006)mL。
[0034] 本发明所述一种蓝莓饮料,将(10_30)g处理过的蓝莓、饮用水(100-500)mL、葡萄 糖(5-20)g、白砂糖(5-20)g、柠檬酸(0. 1-0. 5)g、柠檬酸钠(0. 01-0. 01)g、果胶(0. 01-0. 5) g,单甘脂(〇? 01-0.l)g。
[0035]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36] 1、一种HDPE饮料包装隔渣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通入乙稀等原料之前,在I.0~I. 5h将催化剂的2/3 (Zieglar-Natta催化剂, 主催化剂为四氯化钛,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加到聚合釜中。第一、二聚合釜的主催化剂进料 速率应分别控制为39kg?tT1,17kg?h'助催化剂进料速率均为44kg? 1T1,;
[0038] (2)将乙烯、氮气和氢气经循环气压缩机和1-丁烯、异戊烷、异戊烷混合后,共同 进入含有催化剂的反应釜中聚合。在第一、二聚合釜中,反应条件控制为:反应温度均为 102~104°C,总压均为2. 4MPa,乙烯分压均为I. 3MPa,氢气与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控 制在(1.90~2.20) : (0.20~0.22),MF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别控制在12. 00~ 14.OOg? (IOmin)'0? 03~0? 04g? (IOmin)' 1- 丁稀与乙稀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0? 015~ 0. 019,异戊烷体积分数均为4. 5%~5. 0%,终止温度均为125°C。
[0039] 在第一、二聚合釜中,氢气与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 比例。氢气与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可以分别控制在(1. 90~2. 20) : (0? 10~100. 0),
[0040] (3)通人乙烯、氮气、氢气、1-丁烯、异戊烷等原料之后,在Ih内将余下的催化剂加 入反应釜中,再按表1中连续聚合时所需催化剂的进料速率转入连续操作。
[0041] 表1聚合釜催化剂浓度及进料速率
[0042]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饮料隔渣罐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食品原料的前处理:食品原料清洗干净后,经过前处理。 (2) 咖啡豆的罐装:将处理过的食品原料与HDPE隔渣套一起放入三片罐中,然后加入 饮用水、辅料,封盖,在(80~125)°C的高温下10_30min加热,既得到。
2. -种新型饮料隔渣罐在咖啡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咖啡豆的前处理:咖啡豆鲜果清洗干净后,送到碾米机上脱皮,然后将脱皮好 的咖啡豆迅速倒入发酵池中浸水发酵,咖啡豆和水的用量比是(1-5) : (6-80),温度为 (10-40)°C,发酵时间为(12-36)h左右。发酵后反复及时浸泡搅拌清洗。接着将洗净的咖 啡豆进行干燥,在特制的干燥室内,初始(90~100) °C干燥(3~6) h,继而(60-90) °C干燥 (3~6) h,最后(40-56) °C干燥使含水量降至10. 5 %~11 %,要注意防止烤焦。最后将干燥 好的咖啡豆用小型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 (2) 咖啡豆的罐装:将(1. 5-15) g处理过的咖啡豆与HDPE隔渣套一起放入三片罐中, 然后加入饮用水(100-500)mL、白砂糖(5-25)g、植脂末(0. 3-15)g、单甘酯(0. 2-0.8)g、酪 蛋白酸钠(〇. 2-5)g,封盖,在(90~130)°C的高温下加热(5-25)min。
3. -种新型饮料隔渣罐在蓝莓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蓝莓的前处理:将成熟的新鲜蓝莓摘除果柄、枝叶,剔除病虫害、变色、变质等不合 格果,在流动水中清洗干净并控水,在夹层锅中加(1-5)倍的水,加热到(70-95) °C,软化、 灭酶8~lOmin。 (2) 蓝莓的罐装:将(10-30) g处理过的蓝莓与HDPE隔渣套一起放入三片罐中,然后 加入饮用水(100-500)mL、葡萄糖(5-20)g、白砂糖(5-20)g、柠檬酸(0. 1-0. 5)g、柠檬酸钠 (0.01-0. 01) g、果胶(0.01-0. 5) g,单甘脂(0.01-0. l)g,封盖,在(70-95) °C 的高温下加热 (30-80)min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发酵温度和时间,20°C下 发酵24h。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咖啡豆初始干燥温度为 90~100°C,干燥3~6h,继而80°C干燥3~6h,最后50°C干燥使含水量降至10. 5%~ 11 %,此时咖啡呈灰色、难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咖啡豆用小型碾米机脱 壳加工时要适时调节好进料量及碾辊与固定刀架的间隙。
7. -种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将(1. 5-15) g处理过的咖啡豆与HDPE隔渣套一起放 入三片罐中,然后加入饮用水(100-500)mL、白砂糖(5-25) g、植脂末(0.3-15) g、单甘酯 (0. 2-0. 8)g、酪蛋白酸钠(0. 2-5)g,封盖,在(90~130)°C的高温下加热(5-25)min。
8. -种蓝莓饮料,其特征在于:将(10-30)g处理过的蓝莓、饮用水(100-500)mL、葡萄 糖(5-20) g、白砂糖(5-20) g、柠檬酸(0. 1-0. 5) g、柠檬酸钠(0. 01-0. 01) g、果胶(0. 01-0. 5) g,单甘脂(〇· 01-0. l)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饮料隔渣罐在饮料中的应用。将经过前处理的咖啡豆、蓝莓为固体原料,以合适的料液比分别放入经过特别设计的HDPE隔渣罐包装中,封盖后在指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使包装内的咖啡豆或蓝莓固体原料不断分泌出有效物质与液体自然混合,形成咖啡饮料或蓝莓饮料。与现有的咖啡、蓝莓等饮料的生产工艺相比,隔渣罐的设计可以简化制造工序,节省成本,最大程度保留原料中芳香物质,并达到饮用时汁、渣分离的效果,是饮料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
【IPC分类】A23L2-02, A23F5-36
【公开号】CN104642680
【申请号】CN201510066323
【发明人】丘敬华, 丘子平, 丘子安, 陈思奇, 张锦超, 何伟勤, 梁勇, 袁毅华, 陈忻, 陈晓刚
【申请人】佛山市三水区隐雪食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