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3048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猴头菌复合饮料的生物加工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猴头菌(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燕,猴燕菌,猴燕,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8种。每百克猴头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抗癌功效。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并对治疗肠癌有辅助作用。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0003]目前猴头菇作为药物生产的“猴头菌片”“猴头菇口服液” “胃乐新冲剂” “猴耳环消炎片”作为食品生产的“猴菇饼干” “猴头菇酒”等也因食用方便,疗效确切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0004]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作为健胃消食片的组方药材和日长生活中的食材其疗效深受被广大人民的欢迎。
[0005]利用猴头菌对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等进行生物发酵生产,效果更好,口味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饮品,不但丰富了保健饮品的品种更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07]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的生物加工技术。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两种,一是固体发酵生产技术生产,二是液体发酵技术生产。
[0009]一、固体发酵技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采集原材料:选用优质的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等中药材和适宜猴头菌生长的粮食以及生长健壮的长白山小刺猴头菇菌种。
[0010](2 )原料配比:一、药材的配比太子参25-35%、陈皮2_6%、山药20_30%、麦芽20-30%、山楂10-20%。二、药材于粮食的配比是药材10-50%、粮食是50-90%。
[0011](3)原料处理:药材按配比混合后粉碎成20-70目的小颗粒,粮食粉碎成40-80目的粗粉后备用。
[0012](4)培养料制备:按比例把药材小颗粒和粮食粗粉混合,加水进行搅拌使含水量达60%左右,然后进行装瓶或装袋,装完后进行蒸汽灭菌,121-127°C灭菌2小时。
[0013](5)接菌培养:按无菌操作规程接菌,接菌后24_27°C培养,一般30-45天长满瓶或袋。
[0014](6)培养物的处理:发好菌的培养物掰成小块后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粉碎成20-50目的小颗粒后备用。
[0015](7)饮料的加工:原料添加量5-20%,按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浸提-调配-过滤_灌装杀菌(杀菌灌装)-旋盖_检验_加工成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16](8)冲泡饮料的加工:按冲泡饮料的加工工艺,配料-包装-加工成每袋5-15克的冲泡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17](9)速溶饮料的加工:按速溶饮料的加工工艺,发酵好的原料-浸提-过滤-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包装成每袋3-10克的速溶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18]二、液体发酵技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原料配比:一、药材的配比太子参25-35%、陈皮2-6%、山药20-30%、麦芽20_30%、山楂10-20%。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药材的添加量是2-10%。
[0019](2)原料处理:药材按配比混合后粉碎成100-130目的细粉备用。液体培养基要选用天然的无污染的有机培养物。
[0020](3)液体培养基制备:按液体发酵猴头菌的操作要求配制培养基,按配比添加中药粉。
[0021](4)灭菌接菌培养:把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加到发酵罐内,121-127?灭菌30分钟,降温到24-28°C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菌,接菌后24-26°C通气培养,一般3_5天就可以发酵结束。
[0022](5)饮料加工:按发酵液50-100%的添加量,按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浸提-调配-过滤-灌装杀菌(杀菌灌装)-旋盖-检验-加工成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23](6)速溶饮料的加工:按速溶饮料的加工工艺,发酵好的原料-浸提-过滤-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包装成每袋3-10克的速溶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24]本发明的特点是:1、本发明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用作用更明显。
[0025]2、本发明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通过猴头菌的生物发酵后去除了中药的不良味道,具有猴头菌特有的香味,是一种全新的保健营养饮料,可作为消食健胃保健饮品。
[0026]3、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既有可以小规模生产的固体发酵法也有适宜工业生产的液体发酵法。既可以生产液体饮料也可以生产冲泡或速溶饮料。成本低,容易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施例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0028]实施例一
固体发酵技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采集原材料:选用优质的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的中药材和谷子以及生长健壮的长白山小刺猴头菇菌种。
[0029](2)原料配比:一、药材的配比太子参30%、陈皮4%、山药25%、麦芽25%、山楂16%。二、药材于粮食的配比是药材35%、谷子是65%。
[0030](3)原料处理:药材按配比混合后粉碎成40目的小颗粒,谷子粉碎成80目的粗粉后备用。
[0031](4)培养料制备:按比例把药材小颗粒和粮食粗粉混合,加水进行搅拌使含水量达60%左右,然后进行装瓶或装袋,装完后进行蒸汽灭菌,127°C灭菌2小时。
[0032](5)接菌培养:按无菌操作规程接菌,接菌后25°C恒温培养,一般30-45天长满瓶或袋。
[0033](6)培养物的处理:发好菌的培养物掰成小块后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粉碎成50目的小颗粒后备用。
[0034](7)饮料的加工:原料添加量10%,按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浸提-调配-过滤-灌装杀菌(杀菌灌装)-旋盖-检验-加工成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35](8)冲泡饮料的加工:按冲泡饮料的加工工艺,配料-包装-加工成每袋10克的冲泡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36](9)速溶饮料的加工:按速溶饮料的加工工艺,发酵好的原料-浸提-过滤-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包装成每袋5克的速溶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37]实施例二
液体发酵技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原料配比:一、药材的配比太子参28%、陈皮5%、山药26%、麦芽26%、山楂15%。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药材的添加量是7%。
[0038](2)原料处理:药材按配比混合后粉碎成130目的细粉备用。液体培养基要选用天然的无污染的有机培养物。
[0039](3)液体培养基制备:按液体发酵猴头菌的操作要求配制培养基,按配比添加中药粉。
[0040](4)灭菌接菌培养:把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加到发酵罐内,121°C灭菌30分钟,降温到24-28°C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菌,接菌后25°C通气培养,一般3_5天就可以发酵结束。
[0041](5)饮料加工:按发酵液100%的添加量,按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浸提-调配-过滤_灌装杀菌(杀菌灌装)-旋盖_检验_加工成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0042](6)速溶饮料的加工:按速溶饮料的加工工艺,发酵好的原料-浸提-过滤-浓缩-调配-喷雾干燥-包装成每袋5克的速溶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
【主权项】
1.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使用猴头菌通过固体或液体生物发酵技术对中药材进行生物发酵生产功能性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使用的中药材的配比是太子参25-35%、陈皮2-6%、山药20-30%、麦芽20_30%、山楂10_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固体发酵的培养基中药材与粮食的配比是药材10-50%、粮食是5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的药材的添加量是2-10%。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利用固体发酵技术生产可以加工成液体饮料和冲泡饮料及速溶饮料。
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其特征在于利用液体发酵技术生产可以加工成液体饮料和速溶饮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猴头菌发酵健胃消食饮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中药材太子参25-35%、陈皮2-6%、山药20-30%、麦芽20-30%、山楂10-20%,和中药材与粮食的配比是药材10-50%、粮食是50-90%,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中药材的添加量是2-10%的比例,通过猴头菌固体或液体的生物发酵后,加工成液体、冲泡、速溶的饮料,本发明的饮料营养价值更高,药用作用更明显,通过猴头菌的生物发酵后去除了中药的不良味道,具有猴头菌特有的香味,是一种全新的保健营养饮料,可作为消食健胃保健饮品,成本低,容易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IPC分类】A23L1-29, A01G1-04, A23L2-38, A23L2-39, C05G3-00
【公开号】CN104824767
【申请号】CN201410048705
【发明人】于汇, 朱丽
【申请人】于汇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