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益生元功能的豆薯膳食纤维粉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50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2) 本发明采用冷冻粉碎,解决了豆薯中膳食纤维常温粉碎时因发热、氧化造成的变质 现象,经冷冻粉碎后的颗粒体流动性更好,冲泡后粒度分散更均匀,经冷冻粉碎后的颗粒组 织颗粒粒径降低,有助于淀粉糊化冷却后抗性淀粉直接形成纳米颗粒; (3) 本发明采用滚筒干燥,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其具有预糊化作用,有助于抗性淀粉 的形成,可以提高产品的糊化度,改善产品的冲调性,同时,滚筒干燥有利于增大产品的孔 隙率,提高产品的复水性;酶法-滚筒干燥制得的豆薯粉抗性淀粉含量比未经酶脱支处理的 滚筒干燥法有较大提高,不仅有效改善豆薯粉的冲调性,而且使其具有改善人体结肠内微 生物群落,促进无机盐吸收以及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繁殖等潜在生理功能; (4) 采用物理吸附手法,将风味物质包埋其中,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料的风味,避免传统 广品添加香精的缺点; (5) 本发明通过挤压造粒生产的豆薯粉颗粒均匀、疏松多孔,可在短时间内溶胀糊化, 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湿透性,有效解决了传统全豆薯粉组织不均,容易吸湿、结块而较难保 存,并且溶解性差,冲调不便等问题; (6)本发明复合应用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取代传统豆薯粉生产工艺常使用的蔗糖或 单糖,既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的甜度,又能保证在人体肠道中不产生热量,符合现代人追求安 全健康、无糖低能量的消费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 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19]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益生元功能的豆薯膳食纤维粉,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酶法-滚筒 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65%、麦芽糊精19%、水11%和三氯蔗糖5%。
[0020] 所述的酶法-滚筒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清洗:选取无发芽、无腐烂变质、块根完整的鲜豆薯,在流水中用软毛刷清洗表面的 泥沙等污物; 2) 去皮:清洗后的豆薯用多功能削皮刀去除根茎,然后完全去皮、除净机械损伤和斑 点,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切片:将步骤2)得到的去皮豆薯用刀手工切片,切片厚度为0.5cm; 4) 护色:将步骤3)中切片的豆薯投入护色液中,处理时间为6min; 5) 初次粉碎:将步骤4)处理后的豆薯片投入磨浆机中加水搅拌破碎,所得薯浆过100目 筛,筛网中的豆薯泥加水混匀,重复过筛三次,最后将所得的豆薯泥加2.5倍体积去离子水 混匀得到豆薯浆; 6) 冷冻粉碎:将步骤5)得到的豆薯浆通过冷冻粉碎机进行粉碎,冷冻粉碎的温度为-70 °C,重复操作一次; 7) 有限酶解一滚筒干燥:使用柠檬酸钠将步骤6)中解冻后的豆薯浆的pH调节至4,用 8U/g的普鲁兰酶在60°C的条件下作用4h,之后通过滚筒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8) 交联吸附:将步骤7)所得的粉末与壳聚糖、多孔淀粉混合后,加入60wt%的乙醇溶液 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粉末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0,随后在50°C下向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 钠把pH值调为7.4,同时加入0.04wt%的三偏磷酸钠,离心分离固形物后用4倍体积去离子水 清洗三次,在50 °C下真空干燥为粉末; 9) 络合:将步骤8)所得的粉末加入到30 wt%的稀释蛋黄液中,粉末与稀释蛋黄液的质 量比为80:20,并进行三次均质处理,在50 °C下真空干燥为粉末; 10) 二次粉碎:将步骤9)所得的粉末用粉碎机粉碎10分钟,过100目筛,得到混合均匀的 豆薯粉。
[0021 ] 步骤4)中所述的护色液由0.2wt%植酸、0.05wt%梓檬酸和0. lwt%抗坏血酸复配而 成。
[0022]步骤7)中滚筒干燥处理的条件为:滚筒表面温度105°C,筒转速为2rpm,进料质量 流量为50kg/h。
[0023]步骤8)中所述的步骤7)所得的粉末、壳聚糖和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7:44: 49。 [0024]步骤9)中第一次均质处理条件为:95°C,均质压力60MPa;第二次均质处理条件为: 95°C,均质压力40MPa;第三次均质处理条件为:95°C,均质压力20MPa。
[0025]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益生元功能的豆薯膳食纤维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1) 调配:将酶法-滚筒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麦芽糊精、水和三氯蔗糖按比例混合均匀; 2) 挤压造粒、过筛: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送入旋转制粒机进行造粒,设备参数为:滚 筒转速75rpm、搅拌桨转速40rpm、搅拌时间500s,之后过10目筛; 3) 包装:将步骤2)过筛后的豆薯粉按规格封装在包装袋中,封口,得到成品。
[0026]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益生元功能的豆薯膳食纤维粉,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酶法-滚筒 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70%、麦芽糊精15%、水10%和三氯蔗糖5%。
[0027]所述的酶法-滚筒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清洗:选取无发芽、无腐烂变质、块根完整的鲜豆薯,在流水中用软毛刷清洗表面的 泥沙等污物; 2) 去皮:清洗后的豆薯用多功能削皮刀去除根茎,然后完全去皮、除净机械损伤和斑 点,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切片:将步骤2)得到的去皮豆薯用刀手工切片,切片厚度为0.5cm; 4) 护色:将步骤3)中切片的豆薯投入护色液中,处理时间为8min; 5) 初次粉碎:将步骤4)处理后的豆薯片投入磨浆机中加水搅拌破碎,所得薯浆过100目 筛,筛网中的豆薯泥加水混匀,重复过筛三次,最后将所得的豆薯泥加2.5倍体积去离子水 混匀得到豆薯浆; 6) 冷冻粉碎:将步骤5)得到的豆薯浆通过冷冻粉碎机进行粉碎,冷冻粉碎的温度为-80,重复操作一次; 7) 有限酶解一滚筒干燥:使用柠檬酸钠将步骤6)中解冻后的豆薯浆的pH至5,用12U/g 的普鲁兰酶在70°C的条件下作用5h,之后通过滚筒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8) 交联吸附:将步骤7)所得的粉末与壳聚糖、多孔淀粉混合后,加入70wt%的乙醇溶液 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粉末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0,随后在55°C下向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 钠把pH值调为7.7,同时加入0.05wt%的三偏磷酸钠,离心分离固形物后用4倍体积去离子水 清洗三次,在55 °C下真空干燥为粉末; 9) 络合:将步骤8)所得的粉末加入到30wt%的稀释蛋黄液中,粉末与稀释蛋黄液的质量 比为85:15,并进行三次均质处理,在55°C下真空干燥为粉末; 10) 二次粉碎:将步骤9)所得的粉末用粉碎机粉碎5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豆薯粉。
[0028] 步骤4)中所述的护色液由0.2wt%植酸、0.05wt%梓檬酸和0. lwt%抗坏血酸复配而 成。
[0029]步骤7)中滚筒干燥处理的条件为:滚筒表面温度115°C,筒转速为4rpm,进料质量 流量为60kg/h。
[0030]步骤8)中所述的粉末、壳聚糖和多孔淀粉的质量比为9: 47:44。
[0031]步骤9)中第一次均质处理条件为:80°C,均质压力50MPa;第二次均质处理条件为: 80°C,均质压力35MPa;第三次均质处理条件为:80°C,均质压力15MPa。
[0032]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益生元功能的豆薯膳食纤维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1) 调配:酶法-滚筒干燥处理后的豆薯粉、麦芽糊精、水和三氯蔗糖按比例混合均匀; 2) 挤压造粒、过筛: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送入旋转制粒机进行造粒,设备参数为:滚 筒转速85rpm、搅拌桨转速45rpm、搅拌时间600s,之后过10目筛; 3) 包装:将步骤2)过筛后的豆薯粉按规格封装在包装袋中,封口,得到成品。
[0033] 对比例1 重复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用传统的硫护色方法取代步骤4)的无硫护色方法,两种方 法的护色效果与鲜切豆薯片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护色剂效果的比较
由表1可知,采用无硫护色方法也可以较好的保护豆薯鲜切片的色泽,护色效果与硫护 色组相差不大,且安全性更高。
[0034] 对比例2 重复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用喷雾干燥取代步骤7)的滚筒干燥工艺,两种方法干燥对 豆薯粉品质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两种干燥方法对豆薯粉品质影响的对比
由表2可知,与喷雾干燥相比,滚筒干燥后的豆薯粉白度值较高、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碘 蓝值较低,并且滚筒干燥热效率高。因此,选择滚筒干燥法作为具有益生元功能的速溶豆薯 膳食纤维粉的干燥方法。
[0035] 对比例3 重复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用单一的滚筒干燥工艺取代步骤7)的有限酶解一滚筒干 燥工艺,两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