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7423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将微电解水与有毒作物籽粒以质量比例为2∶1?6∶1的比例混合,以分解作物籽粒中的黄曲霉真菌霉素,所述微电解水的PH12?PH13.8。本发明解决了未污染籽粒的二次污染和毒素残留的问题,使处理后的作为籽粒不破皮,外观无变化,其含有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无变化,作物籽粒的真菌毒素清除率高达95%。
【专利说明】
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吊装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的利用微电水清除 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1993年黄曲霉真菌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 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 癌性也最强.
[0003] 黄曲霉真菌霉素 B1是最危险的致癌物,经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种子,一些干果中 常能检测到。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不同,将其分为B族和G族两大 类及其衍生物。AFT已发现20余种。AFT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 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
[0004]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黄曲霉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贮存、运输 等各个环节都能生长,并且分泌黄曲霉毒素 B1,动物摄入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其乳、 肉、蛋中能积累、残留黄曲霉毒素。
[0005] 目前,常用理化法、生物法和酶解法去除黄曲霉素:
[0006] 1、理化去除法
[0007] a、用挑选法除去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坏原料。
[0008] b、吸附剂的吸附除去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坏原料、常用吸附剂材料有活性碳,皂土 也称膨润土,天然沸石的水合钠钙硅铝酸盐,
[0009] c、化学物质的浸提法除去含黄曲霉毒素的霉坏原料。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己浣 等,易溶于氯仿、甲醇、苯等其它有机溶剂。根据这一特点,用水处理污染毒素的原料粉之 后,再用氯仿提取,则很容易去掉原料粉中的黄曲霉毒素。
[0010] 采用理化去除法,存在问题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同时操作复杂,会出现高比例的漏 检。使用化学溶剂对环境以及作物籽粒产生化学溶剂方面的二次污染。
[0011] 2、生物去除法
[0012]生物去除法主要是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抑制黄曲霉素生产菌的生长,进而减 少了黄曲霉素的污染;或者利用生物间的粘附作用降解、去除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特别是乳 酸菌的去毒效果和实用性研究的较多。
[0013] 生物去除法主要问题是现场操作复杂,也会存在高比例的黄曲霉素遗漏而未去 除。
[0014] 3、酶的降解作用去除黄曲霉毒素
[0015] 酶的降解去黄曲霉毒主要利用酶的专一亲和性,高效地催化、降解黄曲霉毒素为 无毒化合物或者小分子无毒物质。
[0016] 酶的降解去黄曲霉毒主要问题是现场操作复杂,不易掌控酶的有效成份,存在高 比例的黄曲霉素遗漏而未去除。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具 有简单易行、处理成本低、安全无毒、无污染残留、对人体不会有腐蚀性等优点。其清除原理 为:黄曲霉素真菌毒素 B1在微电水处理下毒性活性部位第8,9位双键被PH12-PH13.8微电水 所含羟基和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取代,形成无毒成分。
[001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9] -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将微电解水与有毒作物 籽粒以质量比例为2:1-6:1的比例混合,以分解作物籽粒中的黄曲霉真菌霉素,所述微电解 水的 PH12-PH13.8。
[0020]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电水的制备:经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在水流600升/ 小时,微电水电解槽施加电压为30V、电流为35A的条件下,通过微电水电解槽的阴离子半透 膜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通过微电水电解槽的阴离子半透膜的经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就生成 氧化还原电位为-800mv至-1 OOOmv之间,PHI 2-PH13.8的微电水。
[0021]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电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温度为15至45摄氏度。
[0022]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电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时间为15至30分钟。
[0023]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电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方式包括:
[0024] a、将有毒作物籽粒放入微电水中浸泡;
[0025] b、将微电水通过喷淋装置对有毒作物籽粒进行持续喷淋。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7] 1、本发明使用的微电水无毒、无污染残留,对人体不会有腐蚀性,甚至含在口腔、 吞咽微电水均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灼伤,从而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0028] 2、本发明解决了未污染籽粒的二次污染和毒素残留的问题,使处理后的作为籽粒 不破皮,外观无变化,其含有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无变化, 作物籽粒的真菌毒素清除率高达9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将 微电水与有毒作物籽粒通过浸泡以质量比例为2:1-6:1的比例混合,或者通过持续对有毒 作物籽粒喷淋微电水的方式,使微电水对黄曲霉真菌毒素进行反应,在温度为15至45摄氏 度条件下,浸泡15至30分钟,将作物籽粒沥干并烘干,以分解作物籽粒中的黄曲霉真菌霉 素,所述微电水的PH12-PH13.8,氧化还原电位为-800mv至-lOOOmv之间。
[0030] 所述微电水的制备:自来水首先经过砂滤,碳滤,过滤棉的过滤,去除自来水中悬 浮着的细小颗粒杂质和游离氯,然后经过反渗透膜净化,去除掉自来水中的铅、砷、镉、汞、 铬、钙、镁、钠等各种金属离子及其它阳离子,去除氟、氯、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等各种 阴离子,经过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在水流600升/小时,微电水电解槽施加电压为30V、电流 为35A的条件下,通过微电水电解槽阴离子半透膜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通过微电水电解槽的 阴离子半透膜的经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就生成氧化还原电位为-800mv至-lOOOmv之间, PH12-PH13.8的微电水。
[0031] 下面通过3个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 方法:
[0032] 实验1: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清除效果
[0033] (1)准备材料:
[0034] a、取大豆、花生、板栗各10Kg,在温度30±2°C、相对湿度85±5%的环境下贮藏10 天,使其自然没变;
[0035] b、取上述制备的PH13的微电水与自来水(对照)。
[0036] (2)实验步骤:
[0037] 称取步骤(1)中的大豆、花生、板栗各3个10g,共9份籽粒样品,均分别放置在9个相 同的三角瓶中,同一籽粒样品的3个三角瓶分为一组,共三组,对同组的3个三角瓶进行处理 为:未处理、以自来水与籽粒的质量比为3:1的比例加入自来水以及以微电水与籽粒的质量 比为3:1的比例加入PH13的微电水,将9个三角瓶均放置在30 °C的环境下浸泡15min,然后将 籽粒样品晾干,采用GB/T5009.23测定真菌毒素含量,其结果见表1、表2及表3。
[0038]
[0039] 表1大豆籽粒清除黄曲霉毒素试验的检测结果
[0040]
[0041] 表2籽粒清除黄曲霉毒素试验的检测结果
[0042]
[0043] 表3板栗籽粒清除黄曲霉毒素试验的检测结果
[0044] 由表1、表2、表3可知,未经任何处理的自然霉变的大_&,其黄曲霉毒素 BI含量为 134.2ug/kg ± 4.5ug/kg,未经任何处理的自然霉变的花生,其黄曲霉毒素 BI含量为78.3ug/ kg ± 6 · 8ug/kg,未经任何处理的自然霉变的板栗,其黄曲霉毒素 BI含量34 · 2ug/kg ± 4 · 5ug/ kg。以上三种籽粒样品经过自来水处理后其中的黄曲霉毒素 BI含量几乎没有减少,而经过 PH13的微电水分解后降低到3ug/kg左右,大幅度降低了霉变籽粒中黄曲霉毒素 BI含量。
[0045] 实验2:对清洗方式、液料比、处理时间与处理温度进行效果检测。
[0046] (1)实验材料:自然霉变的大豆籽粒与PH13的微电水。
[0047] (2)试验方法:
[0048] a、称取3份10g自然霉变的大豆样品若干份;
[0049] b、将微电水与步骤a的大豆样品以液料质量比为1: 1、2:1、4:1、6:1的比例置于三 角瓶中混合,在25°C的温度下浸泡15min,其结果见下表4。
[0050]
[0051]表4液料质量比对大豆真菌毒素分解效果实验
[0052]根据表4能够得出在微电水与自然霉变的大豆样品的液料质量比为1:1-6:1范围 内,随着液料质量比的增加而微电水分解黄曲霉真菌毒素的效果提升。
[0053] c、将微电水与步骤a的大豆样品以液料质量比为5:1的比例置于三角瓶中混合, 将四个上述液料混合样品分别放入温度为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5 °C、50 °C的 温度下浸泡15min,结果见表5。
[0054]
[0055] 表5温度对大豆真菌菌毒分解效果实验
[0056]根据表5能够得出在微电水与自然霉变的大豆样品在温度范围20-35 °C范围内(大 于35°C会对作物籽粒造成损坏),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微电水分解黄曲霉真菌毒素的效 果提升。
[0057] d、将微电水与步骤a的大豆样品以液料质量比为2:1的比例分别置于6个三角瓶中 混合,将6个三角瓶放入温度为25°C的环境下分别震荡处理5min、10min、15min、20min、 25min、30min,其结构见表5。
[0058]
[0059] 表6反应时间对大豆真菌分解效果实验
[0060] 根据表6能够得出在微电水与自然霉变的大豆样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 应时间在15-30min范围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微电水分解黄曲霉真菌毒素的效果提 升。
[0061] 实验3:经微电水处理自然霉变的大豆样品后对大豆中主要品质指标的检测实验。
[0062] (1)实验材料:取大豆20Kg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温度30 ±2°C、相对湿度85 土 5%的环境下贮藏10天,使其自然没变,还有一组放在干燥的环境下未霉变作为对照组。 [0063] (2)实验步骤:
[0064] 将两份大豆样品分别置于两个三角瓶中,以液料质量比为2:1的比例向两个三角 瓶中分别加入微电水与自来水,在25 °C的温度下浸泡处理15min,沥干水份,将两份大豆样 品均分别依据GB/T 24870-2010测定其脂肪和蛋白含量,其结构见表7。
[0065]
[0066] 表6微电水对大豆籽粒中主要品质指标影响
[0067] 根据表6得出使用微电水对大豆籽粒处理后,大豆籽粒含有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 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无变化,因此微电水对大豆籽粒的有效营养成份没有影响。
[0068]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 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 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电解水 与有毒作物籽粒以质量比例为2:1-6:1的比例混合,以分解作物籽粒中的黄曲霉真菌霉素, 所述微电解水的PHI 2-PH13.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微电解水的制备:经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在水流600升/小时,微电水电解槽施加 电压为30V、电流为35A的条件下,通过微电水电解槽阴离子半透膜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通过 微电水电解槽的阴离子半透膜的经过滤净化后的自来水就生成氧化还原电位为-80〇11^至-lOOOmv之间,PH12-PH13.8 的微电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微电解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温度为15至45摄氏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微电解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时间为15至30分钟。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电水清除作物籽粒中黄曲霉真菌霉素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微电解水与有毒作物籽粒的混合方式包括: a、 将有毒作物籽粒放入微电解水中浸泡;或者, b、 将微电解水通过喷淋装置对有毒作物籽粒进行持续喷淋。
【文档编号】A23L5/20GK105935122SQ201610137195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发明人】陶华强
【申请人】京翰林微电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