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组的卡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35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杆组的卡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行李箱的拉杆组,特别是一种拉杆组的卡掣装置。
传统行李箱因体积较为庞大笨重,故除于箱底设有轮体以利箱体移动外,还于行李箱背面两侧各分设有一外管80。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并以图6的方向为参照。该外管80内容设有内管81,内管81利用卡掣90经通孔811伸入外管80的卡孔82伸缩动作,控制内管81上下活动、定位。两内管81顶端以把手83连结,该把手83通过按压件84控制卡掣90动作。
卡掣90主要于近内管81的内底部滑设一略呈长块状的位移件91。请参阅图6所示,并以图6的方向为参照。位移件91左侧形成弧凹状的导斜面92,相对导斜面92设置一右侧形成卡柱94的弹卡件93。弹卡件93呈环状塑料体,且相对位移件91的导斜面92突设半圆凸柱95,弹卡件93的相对左右内侧壁设置弹性件96。
当压下把手83的按压件84,即由按压件84带动动作杆85将位移件91往上拉动,相对使弹卡件93的卡柱94利用半圆凸柱95相对位移件91的导斜面92的斜面推移作用而产生向内压缩的现象。也即使弹卡件93的卡柱94缩离外管80的卡孔82。反之,当放松把手83的按压件84,就可利用弹卡件93加上弹性件96产生的弹性作用,将卡柱94顶回外管80的卡孔82,达到令内管81相对外管80活动或定位。
通过上述结构的卡掣虽然可令内管相对外管活动或定位,然而还存在以下缺点1.弹卡件以单点固定于内管,在受位移件相对顶抵时,极易产生晃动,稳定度不佳,不利于卡掣的动作;且弹卡件仅以半圆凸柱顶抵于位移件的导斜面,其余无任何枢固,对以“动作”为使用特征的结构而言,同样产生稳定度低,强度不佳的缺点。
2.卡柱的伸缩主要是利用弹卡件的弹力,但弹卡件是塑料材质,两侧长时间加压,易使弹卡件变形而失去弹性,相对使卡柱于外管的卡孔的伸缩动作不顺畅,进而影响内管的伸缩动作。更甚者即因弹卡件失去弹性加上受力过大而断裂,此时纵使具有弹性件的辅助,也因弹卡件损坏,使弹性件无法于弹卡件相对内侧壁稳固定位,而使弹性件产生的弹力无法稳固施加于弹卡件的半圆凸柱。
3.再者,传统的动作杆是以模具射出成型方式生产,然而模具的开发需耗费高额费用,相对造成该成品的高价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可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且组装方便、结构稳固,并便于拉杆组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设于内管内部,包括一呈矩形块状的卡掣盖、一容装于卡掣盖内的卡块,及一供卡掣盖连结且长条板形的位移片,且该位移片连结一动作杆;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盖相对位移片形成内凹状的容部,容部内设有将容部分隔为上容室及下容室的长条型隔板;下容室相对两侧壁面开设有长条孔,近长条孔下端处突设具弹性、且让卡掣盖嵌固于内管周壁的嵌块。
该卡块为块状体,容置于卡掣盖的上容室内,卡块两侧下端对应位移片的位移方向形成有斜缘部,卡块相对卡掣盖的上容室、位移片分别设有弹性件、卡柱。
该位移片相对卡块的卡柱开设有一孔部,该卡块的卡柱由位移片的孔部突露出来,位移片相对卡掣盖设置呈状型态的连接架,连接架的两侧设有嵌结于卡掣盖的长条孔的定位肋块,连接架近定位肋块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的斜缘部相对配合的斜面部,位移片上端设置接板,接板的板面上突设供动作杆枢结的定位柱。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块周缘形成有供嵌块产生弹性作用的槽孔。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孔呈型。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相对卡块的内侧壁面中央处突设一供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凸粒。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块设置有供弹性件容置的盲孔。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与卡块相对一侧,分别设有定位凸粒及盲孔,该弹性件顶撑于定位凸粒与盲孔之间。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内顶面中央处设有导向沟,并于卡块设有与导向沟相对嵌合的导向条。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块的卡柱为短杆。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板自由端缘、且邻近动作杆一端形成定位件。
如上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自由端形成弯勾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产业生产要件所作的设计,故在实施上具有如下各项优点1.本实用新型于卡掣盖与卡块的相对应处设有导向沟及导向条,有效提高了卡块装置于卡掣盖内的稳定度,消除传统的弹卡件与位移件间的结合不稳定的缺点,更利于卡掣的动作。
2.本实用新型的卡掣盖与内管间分别以“相对两侧”的嵌块及嵌孔嵌结,有效提高卡掣盖与内管嵌合连结时的稳定度。
3.本实用新型于位移片的上端设置接板,并于接板的另侧突设具弯勾部的定位件,即具有使动作杆于位移片上更稳定接固的功效,且由于如此设计使动作杆得以直接以大型板片裁切,有效节省开设模具的费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剖视图。
图5图4的部分动作示意图。
图6传统拉杆组卡掣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拉杆组的卡掣装置。一般行李箱多将拉杆组设置于箱体后端两侧。请参阅
图1所示,该卡掣装置与动作杆60连结而装设于内管40内,且设有一卡柱25可穿固于内管40、并伸缩于外管50的卡孔51。内管40可以相对外管50活动定位,卡孔51间隔设置于外管50的管壁。
请参阅
图1至4。前述的卡掣装置由一装设于内管40内部的卡掣盖10,一容装于卡掣盖10内的卡块20,及一供卡掣盖10连结的位移片30组成。
卡掣盖10呈矩形块状,卡掣盖10相对位移片30一侧形成内凹状的容部。容部内设有将容部区分为上容室11及下容室12的长条型的隔板13。上容室11内顶面中央处设有导向沟14,相对位移片30的内侧壁面中央处突设一定位凸粒15。
下容室12相对两侧壁面开设有长条孔16,近长条孔16下端处突设嵌块17。嵌块17周缘形成有供嵌块17产生弹性作用的型槽孔18,让卡掣盖10利用嵌块17与内管40的嵌孔42嵌结。
卡块20呈块状体,且相对卡掣盖10的导向沟14形成导向条21,以作为卡块20置入上容室11的导向依据。卡块20对应位移片30位移方向的两侧下端形成有阶级状的斜缘部22。卡块20相对卡掣盖10的定位凸粒15一端形成内凹状且供一弹性件24容置的盲孔23,该弹性件24可以是比如弹簧或弹片等任何具弹性功效的组件。顶撑于卡掣盖10与定位凸粒15间,再于卡块20相对位移片30一端突伸短杆型态的卡柱25,让卡块20利用卡柱25穿过位移片30。
位移片30呈一长条板型态,并相对卡块20的卡柱25开设一孔部31,以供卡块20的卡柱25由位移片30孔部31突露出来,以供卡掣安装于拉杆组的卡掣定位之用。
位移片30朝向卡掣盖10一侧设置略呈状的连接架32,且连接架32的两侧相对卡掣盖10的长条孔16处形成有条状的定位肋块33,以供连接架32与卡掣盖10嵌合连结。此外,连接架32相对卡块20的斜缘部22的两侧,形成可与斜缘部22相对滑移的斜面部34,以供位移片30利用连接架32的斜面部34推移卡块20。
位移片30相对动作杆60处垂直延伸一长方型的接板35。接板35的板面上突设定位柱36,以供动作杆60枢结。动作杆60由大型板片材所直接切割而成。接板35的自由端缘、邻近动作杆60一端形成定位件37,以供动作杆60卡固。定位件37的自由端形成弯勾部38,以将动作杆60稳固定位于接板35。
请参阅图5,欲调整行李箱的拉杆组时,将行李箱拉杆70的按钮71压下,通过按钮71的下压,即可带动连动杆72将动作杆60往上拉。通过动作杆60将位移片30以及连接架32往上带动,而使卡块20利用斜缘部22相对连接架32的斜面部34产生向内压缩现象,相对亦使弹性件24产生压缩,相对让卡块20的卡柱25内缩而退离外管50的卡孔51,即可调整内管40相对于外管50的位置。此时可放松按钮71,让卡块20的卡柱25抵顶于外管50的内壁面。
当内管40调整至预定位置,并使卡块20的卡柱25再次对应外管50的另一卡孔51,即可由于卡块20的卡柱25不再顶抵于外管50的内壁面,而可通过被压缩的弹性件24的弹力向外伸出,再次卡掣于外管50的卡孔51。
权利要求1.一种拉杆组的卡掣装置,设于一内管内部,包括一矩形块状的卡掣盖、一容装于卡掣盖内的卡块,及一供卡掣盖连结的长条板形的位移片,该位移片连结一动作杆;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盖相对位移片形成内凹状的容部,该容部内设有将容部分隔为上容室及下容室的长条型隔板;该下容室相对两侧壁面开设有长条孔,近长条孔下端处突设具弹性、且让卡掣盖嵌固于内管周壁的嵌块;该卡块为块状体,容置于卡掣盖的上容室内,该卡块两侧下端对应位移片的位移方向形成有斜缘部,卡块相对卡掣盖的上容室、位移片分别设有弹性件、卡柱;该位移片相对卡块的卡柱开设有一孔部,该卡块的卡柱由位移片的孔部突露出来,位移片相对卡掣盖设置呈状的连接架,该连接架的两侧设有嵌结于卡掣盖的长条孔的定位肋块,连接架近定位肋块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的斜缘部相对配合的斜面部,该位移片上端设置接板,该接板的板面上突设供动作杆枢结的定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嵌块周缘形成有供嵌块产生弹性作用的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孔呈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相对卡块的内侧壁面中央处突设一供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凸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块设置有供弹性件容置的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与卡块相对一侧,分别设有定位凸粒及盲孔,该弹性件顶撑于定位凸粒与盲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块的上容室内顶面中央处设有导向沟,并于卡块设有与导向沟相对嵌合的导向条。
8.根据权利要求项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块的卡柱为短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板自由端缘且邻近动作杆一端形成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自由端形成弯勾部。
专利摘要一种更精简而稳固的拉杆组的卡掣装置,设于一内管内部,包括一卡掣盖、一卡块及一位移片,该位移片连结一动作杆;该卡掣形成容部,该容部内设有将容部区分为上容室及下容室的长条型隔板;该下容室设有长条孔、嵌块;该卡块形成有斜缘部、弹性件、卡柱;该位移片设有一孔部、连接架、定位肋块,该位移片上端设置接板,接板的板面上突设供动作杆枢结的定位柱。
文档编号A45C13/26GK2446837SQ002510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1日
发明者陈健森 申请人:陈健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