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62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构造改进,尤其是一种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改进。
背景技术
一般人外出活动或离开住家时,足部均会穿著鞋子来达到保护与美观的效果,然而由于足部长时间的穿著鞋子,致使足部所产生的热气并不能有效的由鞋内散发至外界,故鞋内易产生一股热气,又足部极易因运动或长时间走动而流汗,因此鞋内常为一高温、高湿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为霉菌最易滋生的环境,故鞋内容易有汗臭、脚容易因霉菌感染而产生臭味等问题产生,故现在已有类似可供排气的鞋在市面流通,其设计概念为利用一气囊泵将其置于鞋底后跟凹槽处,通过人体在行进间足部踩压在地面时所产的向下压力使其空气由进气孔进入鞋内,以达到排气的效果,然而其设计是将气囊泵置于鞋底后跟的外部,当足部施压时必须隔着厚实的鞋跟极为费力且刻意的踩压于地面时才可将空气由侧边的进气孔吸入后,方能达到其效果,因此其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在行进时所产生的正常踩压的压力及姿势,故虽有其设计的产品,但设计并不理想以致于所能达到排气的功能有限;另先前本创作人有一新型创作具有单进气口的鞋构造改良,由于该创作只有单一进气口,故进气量稍嫌不足,故为加强该进气孔的进气量及改善已知技术的缺点,特着手设计了具双进气口的鞋构造,且已申请专利,申请号91201848。经实验及大众消费的反应,了解到此改进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其中产生一小缺失,即该气囊经长时间踩压后,容易因弹性疲乏而损坏,当气囊损坏后,原本具气囊的鞋,变成与无气囊的鞋,失去了保护足部与排气的功能,于是申请人为此,根据数十年制鞋经验,细心设计欲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装置双进气口气囊的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气囊的本体顶面不断的被踩压、释压,如此反复的进行,本体的顶面与顶面周围全部承受足部的施力,故气囊的本体顶面与本体顶面周围容易因材料疲乏而使本体顶面失去弹性,造成当足部踩压气囊的本体顶面时,气囊的本体顶面下陷变形后,因失去弹性而无法回复原状,而一直保持下陷状态,此时,该气囊便成为失效状态,故如何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实是一大课题。
本实用新型包含本体、二进气阀、二出气阀与一回弹柱。
该本体为一中空的壳体,且该本体的顶面可受压迫而弹性变形,当压迫消失时,可因弹性而回复原状,所述本体的侧边另开设有四孔,以连接二进气阀与二出气阀,且于本体的底部开设一固定孔,以固定回弹柱。
该回弹柱为一柱状,可固定于本体底部的固定孔;当该回弹柱固定于本体的固定孔时,所述回弹柱设凹环的一端固定于本体的底部,另一端接触气囊的顶面,以支撑顶面。
本实用新型于气囊中加设一回弹柱,用以承受足部的施力,以减少气囊顶面的压力与因重复的重负荷踩压而易造成气囊顶面的疲劳损坏。
为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内容,将配合以下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进排气示意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际应用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被踩压示意图。
图中1 气囊 11 本体111 进气阀 112 出气阀113 固定孔 114 顶面12 回弹柱 121 凹环2 鞋底 21 导槽
22 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改进,包含一本体11、二进气阀111、二出气阀112与一回弹柱12。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与爆炸图,该本体11为一中空的壳体,其是由一体成形的方式制成,且该本体11外形类似馒头状,底面为平端,而顶面114略向外凸,所述本体11的顶面114可受压迫而弹性变形,当压迫消失时,可因弹性而回复原状,所述本体11的侧边另开设有四孔,以连接二进气阀111与二出气阀112,二进气阀111设于本体11的二侧边,而二出气阀112设于本体11的同一侧,但不相同于已设进气阀111的侧边,且于本体11的底部开设一固定孔113,以固定回弹柱12。
该回弹柱12为一柱状,可固定于本体11底部的固定孔113,该回弹柱12一端的侧边开设有一凹环121,该凹环121的底径略大于本体11底部的固定孔113,且该回弹柱12为一具弹性的塑料聚合物材料制成,如聚胺基甲酸酯(Polyurethane,PU),故当该凹环121卡于本体11的固定孔113时,所述回弹柱12的凹环121可紧密地固定于本体11,使回弹柱12可稳固于本体11且可达到本体与回弹柱的密封效果。
当该回弹柱12固定于本体11的固定孔113时,所述回弹柱12设凹环121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1的底部,另一端接触气囊1的顶面114,以支撑顶面114。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进排气示意图,该本体11设有二进气阀111与二出气阀112,且该进气阀111或出气阀112皆为单向阀(one-way valve)即只能有单一方向的进气或出气,故当本体11被压迫时,本体11的气体只能由出气阀112释出,当本体11的压迫消失时,由本体11的进气阀111吸入外界空气。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际应用图,本实用新型的气囊1装设于鞋底2位于足部后跟的容置空间内,当足部于行走时,足部后跟向下踩压时,气囊1内的空气由出气阀112被压挤而释放出,且经由鞋底2的导槽21与透气孔22而到达穿鞋的足部,如此的反复踩压、释压,便可使外界的气体不断的经由本实用新型的气囊1源源不断的导入鞋内,以使足部保持通气与排除鞋内的湿气。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被踩压示意图,装置双进气口气囊1的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长期使用,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不断的被踩压、释压,如此反复的进行,本体11的顶面114与顶面114周围全部承受足部的施力,故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与本体11顶面114周围容易因材料疲乏,而使本体11顶面114失去弹性,造成当足部踩压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时,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下陷变形后,因失去弹性而无法回复原状,而一直保持下陷状态,此时,该气囊1便成为失效状态,为解决此问题,申请人特费心研究,于气囊1的本体11底部再加设一回弹柱12,以承受大部分的踩压力,以避免本体11的顶面114与顶面114周围全部承受足部的施力,可减少气囊1的损坏,由图5可看出,当气囊1被踩压时,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周围与回弹柱12可一起承受该踩压力,回弹柱12已承受大部分的力,如此可分散本体11顶面114周围的压力,可减少气囊1的本体11顶面114损坏,以使气囊1可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包含一本体、进气阀、出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底部开设一固定孔,并且另设一回弹柱,该回弹柱固定于本体的固定孔,支撑气囊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其特征是回弹柱材质为塑料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其特征是塑料聚合物为聚胺甲酸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进气口的气囊构造,其包含本体、二进气阀、二出气阀与一回弹柱。该本体为一中空的壳体,且该本体的顶面可受压迫而弹性变形,当压迫消失时,可因弹性而回复原状,所述本体的侧边另开设有四孔,以连接二进气阀与二出气阀,且于本体的底部开设一固定孔,以固定回弹柱。该回弹柱为一柱状,可固定于本体底部的固定孔;当该回弹柱固定于本体的固定孔时,所述回弹柱设凹环的一端固定于本体的底部,另一端接触气囊的顶面,以支撑顶面。
文档编号A43B21/28GK2688108SQ2004200483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吴建钰 申请人:吴建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