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038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拉杆箱技术领域,具体为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



背景技术:

拉杆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而现代人又设计出了一款新形态的拉杆箱,将箱子设计成了圆筒的造型,轮子则整个外包在箱子外侧,这样的滚筒设计使得这款拉杆箱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如直接拉着箱子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

现有的拉杆箱的结构较为简单,导致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普通的拉杆箱只能完成拉取和手提的功能,当拉杆箱内摆放比较重的物品时,导致拉取并不方便,而且十分费力,同时简单的拉杆箱的体积相对较小,所以在购买时需要对自身的需求来选取适合自己的规格容量的拉杆箱,十分难以选择,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升降座椅,且箱体的内腔中部开设有储物仓,所述箱体的侧壁位于储物仓处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隐藏式的驱动组件,且箱体的背部内腔中安装有箱盖,箱盖通过安装在箱体内腔中的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脚踏电门,且脚踏电门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座椅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侧壁铰接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侧壁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穿插有固定销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设置在箱体内侧壁的滑槽内,所述座板的底部卡接于箱盖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座,且底座滑动安装在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底座的前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从动轮,且底座的末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主动电机轮,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转子与主动电机轮的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固定安装在底座内腔中的蓄电池电性连接,且驱动电机还电连接于脚踏电门,所述底座的内腔中部穿插安装有拉杆,且拉杆的末端卡接于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壁的拉杆卡座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升降板和从动升降板,所述主动升降板固定安装在箱盖的底部,且从动升降板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的上表面,所述主动升降板和从动升降板的侧壁均开设有卡道,且卡道内均转动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之间通过固定连接轴转动连接,且固定连接轴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换齿盘,所述转换齿盘上的盘齿与棘轮的棘爪相互啮合,所述固定连接轴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拉杆和辅拉杆,所述主拉杆和辅拉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驱动组件上表面的末端和前端,且辅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于主拉杆的侧壁,所述主拉杆的末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转动安装在箱盖的底部,所述主拉杆与箱盖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

优选的,所述卡道内的卡齿为单边卡齿。

优选的,所述座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垫层。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为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容积可变的拉杆箱,通过在箱体底部设有的驱动组件和脚踏电门的相互配合,可以使拉杆箱变为电动箱车,大大的减小了人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还不会影响正常拉杆箱使用的功能;通过在箱体内设有可以折叠出来的折叠座椅和驱动组件,可以在使用时扩大储物仓的使用空间,进而增大容纳体积;箱盖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可以在掀起箱盖的同时将驱动组件落下,方便直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剖视图中A处的细节发大图。

图中:1箱体、2升降座椅、21座板、22支撑杆、23调节孔、24固定销杆、25滑槽、3储物仓、4箱门、5驱动组件、51底座、52从动轮、53主动电机轮、54驱动电机、55蓄电池、56拉杆、57拉杆卡座、6箱盖、7传动组件、71主动升降板、72从动升降板、73卡道、74棘轮、75固定连接轴、76转换齿盘、77主拉杆、78辅拉杆、79转轴、710限位卡块、8脚踏电门、9海绵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升降座椅2,所述升降座椅2包括座板21,所述座板21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垫层9,所述座板21的侧壁铰接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杆22,且支撑杆22的侧壁均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调节孔23内穿插有固定销杆24,所述支撑杆22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的滑槽25内,所述座板21的底部卡接于箱盖6的外侧壁,且箱体1的内腔中部开设有储物仓3,所述箱体1的侧壁位于储物仓3处开设有箱门4,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隐藏式的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底座51,且底座51滑动安装在箱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底座51的底部为拱形,所述底座51的前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从动轮52,且底座51的末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主动电机轮53,所述底座5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4,且驱动电机54的转子与主动电机轮53的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与固定安装在底座51内腔中的蓄电池55电性连接,且驱动电机54还电连接于脚踏电门8,所述底座51的内腔中部穿插安装有拉杆56,且拉杆56的末端卡接于固定安装在底座51内壁的拉杆卡座57内,且箱体1的背部内腔中安装有箱盖6,箱盖6通过安装在箱体1内腔中的传动组件7与驱动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主动升降板71和从动升降板72,所述主动升降板71固定安装在箱盖6的底部,且从动升降板72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5的上表面,所述主动升降板71和从动升降板72的侧壁均开设有卡道73,且卡道73内均转动安装有棘轮74,所述卡道73内的卡齿为单边卡齿,所述棘轮74之间通过固定连接轴75转动连接,且固定连接轴75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换齿盘76,所述转换齿盘76上的盘齿与棘轮74的棘爪相互啮合,所述固定连接轴75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内侧壁,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脚踏电门8,且脚踏电门8与驱动组件5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该容积可变的拉杆箱,箱盖6为抽拉式,抽拉箱盖6带动主动升降板71向上运动,通过转换齿盘76的转动从而带动从动升降板72向下运动,使驱动组件5从箱体内探出,使从动轮52和主动电机轮53着地,将升降座椅2升起,并通过固定销杆24将升降座椅2进行固定,同时根据穿插在不同的调节孔23内进行座椅调节,通过脚踏电门8来控制主动电机轮53的转动,当将拉杆箱变为电动箱体的同时,箱体1内的储物仓3的空间也会随之变大,进而增大了箱体1的储物空间,而且在承装较重的物品时,可以坐在行李箱上进行移动,大大的减小了人力,而且操作十分简单。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拉杆箱式电动折叠车,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升降座椅2,所述升降座椅2包括座板21,所述座板21的上表面安装有海绵垫层9,所述座板21的侧壁铰接安装有十字交叉的支撑杆22,且支撑杆22的侧壁均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调节孔23内穿插有固定销杆24,所述支撑杆22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设置在箱体1内侧壁的滑槽25内,所述座板21的底部卡接于箱盖6的外侧壁,且箱体1的内腔中部开设有储物仓3,所述箱体1的侧壁位于储物仓3处开设有箱门4,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隐藏式的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底座51,且底座51滑动安装在箱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底座51的底部为拱形,所述底座51的前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从动轮52,且底座51的末端两侧转动安装有主动电机轮53,所述底座5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4,且驱动电机54的转子与主动电机轮53的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与固定安装在底座51内腔中的蓄电池55电性连接,且驱动电机54还电连接于脚踏电门8,所述底座51的内腔中部穿插安装有拉杆56,且拉杆56的末端卡接于固定安装在底座51内壁的拉杆卡座57内,且箱体1的背部内腔中安装有箱盖6,箱盖6通过安装在箱体1内腔中的传动组件7与驱动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主拉杆77和辅拉杆78,所述主拉杆77和辅拉杆7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驱动组件5上表面的末端和前端,且辅拉杆78的另一端铰接安装于主拉杆77的侧壁,所述主拉杆77的末端安装有转轴79,且转轴79转动安装在箱盖6的底部,所述主拉杆77与箱盖6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710,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脚踏电门8,且脚踏电门8与驱动组件5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该容积可变的拉杆箱,箱盖6为铰接式,通过打开箱盖6使其转动组件7进行传动,由于箱盖6底部的距地面高度变小,导致箱盖6会下压主拉杆77,由于辅拉杆78是铰接与主拉杆77上的,所以辅拉杆78会随主拉杆77而运动,使其向下运动当主拉杆77与箱盖6处于一条直线时限位卡块710会防止其活动,此时的驱动组件5会在箱体1的底部露出,使从动轮52和主动电机轮53着地,将升降座椅2升起,并通过固定销杆24将升降座椅2进行固定,同时根据穿插在不同的调节孔23内进行座椅调节,通过脚踏电门8来控制主动电机轮53的转动,当将拉杆箱变为电动箱体的同时,箱体1内的储物仓3的空间也会随之变大,进而增大了箱体1的储物空间,而且在承装较重的物品时,可以坐在行李箱上进行移动,大大的减小了人力,而且操作十分简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