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旅行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603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旅行箱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旅行箱包。



背景技术:

旅行箱,亦称行李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通常的情况下,旅行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中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以及纪念品。

目前,市场上的旅行箱,在其制造完成后,由于体积容量均固定不变,导致人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所能够携带的物品受限,当需要装较多行李时就必须再拿一个旅行箱来进行装载,这显然比较麻烦。若是直接使用较大尺寸的旅行箱,就会出现东西装不满旅行箱的情况发生,这样的话物品在旅行箱内拖运的时候就容易变的杂乱,并且较大尺寸的旅行箱在拖行的时候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由改变旅行箱容量能扩充箱体空间的折叠副包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旅行箱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包括用于开合副包的第一拉链组;还包括用于开合副包盖的第二拉链组,所述第二拉链组设置于副包壁与副包盖连接处;所述第一拉链组和第二拉链组共用一边;所述副包壁为可折叠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在不需要使用副包时,通过第一拉链组将副包折叠收藏,当箱包容积不足需要使用副包时,打开第一拉链组并展开副包,即可向副包内储物,同时第二拉链组关闭副包盖后则可以保证放置于副包内的物品不会掉出,三条拉链的边组成了两组拉链,而这两组拉链就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共用了一条边。因此,在第一拉链组闭合的时候,第二拉链组就肯定是打开的状态;而当第一拉链组打开的时候,第二拉链组肯定是闭合的状态,这样相对的比较节省拉链的材料,这种设置的方式也就是常说的1.5对拉链控制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副包壁上方设置有提拉棱,所述提拉棱一端靠近第一拉链组,所述提拉棱另一端靠近第二拉链组。通过提拉棱的设置,当副包内放置物品后副包也不会过度下垂,副包底部不会拖地,避免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棱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于副包壁上方两端。通过两组提拉棱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提拉效果,避免副包底部拖地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副包壁为软质材料组成。通过软质材料设计,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副包时方便折叠且不会占用过多体积。

一种设置有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箱,包括箱体,所述折叠副包结构设置于箱体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传统的旅行箱来说,多了一个副箱体,这个副箱体设置在主箱体的外表面,将这个副箱体的副箱体侧壁设置为可折叠的,由于这个折叠的副箱体侧壁的存在,副箱体就能够相对主箱体有一个伸缩的效果。这样就能够实现旅行箱的体积可扩充的效果。并且副箱体盖和主箱体之间可拆卸设置,这样在副箱体侧壁折叠的时候就能够将副箱体盖固定在主箱体上,使得整个旅行箱的副箱体不会空荡荡的挂在主箱体的外部,显得不够美观。这样在不需要装载大量行李时,将副箱体侧壁折叠,副箱体盖固定在主箱体上,这样减少的整体的体积;当需要装载大量行李时,将副箱体侧壁折叠打开,副箱体就相对形成了,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能够沿副箱体侧壁折叠方向延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的设置能够方便旅行箱在放置过程中的支撑,不需要让旅行箱的表面与地面接触。并且支脚的可延长设置,在副箱体内装载物品太重时,能够向外打开,保证整体旅行箱的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包括固定段和延伸段,固定段和延伸段通过转轴铰接,并且在转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延伸段的顶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槽,所述固定段和延伸段之间能够水平方向旋转或竖直方向旋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的固定段和延伸段之间通过转轴铰接,并且在转轴上设置有扭簧,这样在延伸段旋转出来的时候就更加的方便省力,并且延伸段顶部的凸起和固定段上设置的槽配合,能够在延伸段旋转至固定段内时得到固定。不会让这个延伸段时时刻刻都处在延伸的状态下,设置的不同的支脚打开的方式,可以是水平旋转打开的,也可以是竖直旋转打开的。

一种设置有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所述折叠副包结构设置于包体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包体背面设置有通过调节机构调节长度的背带,所述背带上端连接于包体上部,所述背带下端连接于包体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背带设置有两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箱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箱打开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旅行箱的支脚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包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包打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的一种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用于开合副包1的第一拉链组11,第一拉链组11用于连接副包1与箱包主体,第一拉链组11包括主副连接拉链边111与公共拉链边112,主副连接拉链边111缝制于箱包主体,公共拉链边112缝制于副包盖13;还包括用于开合副包盖13的第二拉链组12,第二拉链组12设置于副包壁14与副包盖13连接处,副包拉链边121缝制于副包壁上;第一拉链组11和第二拉链组12共用一公共拉链边112;副包壁14为可折叠结构;副包壁14上方设置有提拉棱15,提拉棱15一端靠近第一拉链组11,另一端靠近第二拉链组12;提拉棱15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于副包壁14上方两端;副包壁14为布质材料组成。

在不需要使用副包1时,公共拉链边112与主副连接拉链边111拉合,箱包体积减小。在需要使用副包1时,公共拉链边112与主副连接拉链边111拉开,展开副包14壁后即可向副包1内放置物品。放置完毕后公共拉链边112与副包拉链边121拉合,即可关闭副包1,内置物品不会掉出。提拉棱15的设置可以在不设置硬质支撑架的情况下提拉副包1,避免副包1内置物品后下垂拖地,磨损副包1底部。这里也仅仅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一拉链组11和第二拉链组1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如魔术贴、纽扣等等。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拉链,因为其使用方便,并且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施的一种设置有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箱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主箱体2包括有主箱体侧壁21和主箱体盖22,主箱体盖22通过拉链23连接在主箱体上。而副包1设置在主箱体盖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主箱体2背部设置有拉杆24,底部设置有滚轮25。这里仅仅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副包1也可以设置在主箱体侧壁23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将副包1设置在主箱体盖22的外表面仅仅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相比于主箱体侧壁23来说,主箱体盖22的表面积较大,这样副包1就能够在高度相对较小的一个数值上,产生较大的空间容腔。副包1相对也是呈现一个长方体状。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主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脚4。这里支脚4设置有两段,固定段41和延伸段42。支脚4通过设置在固定段41上的螺孔,连接在主箱体1的下表面。而固定段41和延伸段42之间通过转轴43连接,转轴43上还套设有扭簧,这样能够方便延伸段42的打开。并且在延伸段42的顶部,设置有一凸起421,在固定段41上设置有一槽,槽和凸起421相互配合,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支脚4收拢的状态下,让延伸段42不会轻易打开。图4中所示的支脚4这仅仅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实在具体的实践中,只要是具有一定伸缩功能或是在副包5装重物后能够沿整个旅行箱重心方向延伸的支脚4结构,均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参见图5、图6所示为本实施的一种设置有用于旅行箱包的折叠副包结构的旅行包,在本实施例中,主包体3包括有主包体侧壁31和主包体盖32,主包体盖32通过拉链33连接在主包体31上。而副包1设置在主包体盖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这里仅仅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副包也可以设置在主包体侧壁34的外表面。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