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08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鞋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摩托车鞋子。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开摩托车的驾驶员的脚部安全,摩托车鞋子一般具有较高且较硬的鞋帮,这样虽然能够较好的保护骑乘者的安全,却牺牲了鞋子的舒适性;尤其在走路的时候,由于鞋帮又硬又高,走起路来非常吃力。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1813933,公开日为2011年5月4日,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鞋帮的鞋子,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鞋体、装在鞋体上的可拆卸鞋帮,所述的可拆卸鞋帮为多节,可拆卸鞋帮与鞋体,及可拆卸鞋帮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上述现有技术的可调节鞋帮的鞋子具有可拆卸的鞋帮并通过连接部件实现鞋帮与鞋体的连接,但是拆掉之后鞋帮与鞋体是分离的,还需要找另外找地方存放卸下的鞋帮,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鞋子,具有可插入鞋体内的鞋帮,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帮,所述鞋帮插设在鞋体内,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鞋体上,所述连接组件可驱动鞋帮沿插设方向上下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帮插设在鞋体内,并通过连接组件与鞋体连接,这样鞋帮即可沿插设方向上下活动;在摩托车上时,将鞋帮拉出,可以保护脚踝,当走路的时候,将鞋帮向下插入鞋体内部,收起鞋帮,这样不会使高高的鞋帮妨碍走路的舒适性;通过将鞋帮插入鞋体而不是拆卸下来,这样不但操作方便,同时也省去了找地方存放拆下来的鞋帮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鞋帮后侧设有长条口,所述长条口两侧设有两列排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其中一列排齿啮合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并穿出鞋体的主动杆、与主动杆在鞋体外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鞋体上设有用来防止主动齿轮随意转动的限位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设置在鞋体外的转盘,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相互啮合的排齿能带动鞋帮上下活动,这样能方便的实现鞋帮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鞋体上固定连接有可绕轴线转动的从动杆,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另一列排齿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另一列排齿啮合,当旋转转盘时,转盘带动固定轴转动,主动齿轮跟随固定轴一起转动,从动齿轮被主动齿轮驱动着转动,与主动齿轮一起通过排齿驱动鞋帮上下活动,这样使鞋帮的两列排齿同时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力,即鞋帮受力均匀,能使鞋帮顺利的上滑或下滑。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主动齿轮上的多个限位孔、固定在所述鞋体上用来插入所述限位孔内的固定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柱插入限位孔内可以防止齿轮随意转动,从而使鞋帮不能随意上下滑动。

进一步,所述主动杆在鞋体外侧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鞋体外侧一端抵住转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抵住鞋体外侧与转盘,当转盘不被按压时,弹簧能推动转盘向外运动,转盘通过主动杆带动齿轮向外运动,使固定柱插入限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鞋帮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有用来收紧开口的收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帮上设有开口,在穿鞋时可以调节鞋帮内径的大小,使穿鞋更加方便;通过收紧组件能将开口收紧,使鞋帮牢固的夹住腿部。

进一步,所述鞋帮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垫,使鞋帮更舒适的夹紧腿部。

进一步,所述长条口在鞋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封住长条口的封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封板,将鞋体内空间与长条口隔开,提高了穿鞋的舒适性,也保护的长条口内的连接组件。

综上,通过设置可以活动的鞋帮,在摩托车上时,将鞋帮拉出,可以保护脚踝,当走路的时候,将鞋帮向下插入鞋体内部,收起鞋帮,这样不会使高高的鞋帮妨碍走路的舒适性;使摩托车鞋既具有保护性能,又能灵活的穿着走路,提高了摩托车的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长条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长条口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鞋帮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体; 2、鞋帮;3、开口;4、收紧组件;5、长条口;6、排齿;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通孔;10、从动杆;11、主动杆;12、转盘;13、固定柱;14、限位孔;15、弹簧;16、封板;17、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摩托车鞋子,参见图1,包括鞋体1、插设在鞋体1内可上下活动的鞋帮 2,鞋帮 2前侧设有开口3,可以调整鞋帮 2内径的大小,鞋帮 2开口3两侧设有用来收紧开口3的收紧组件4,所述收紧组件4为魔术贴,通过魔术贴拉紧开口3。

参见图2,鞋帮 2后侧设有长条口5,长条口5两侧设有两列排齿6,鞋体1上固定有相互啮合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分别与两列排齿6啮合。

参见图3,鞋体1上设有通孔9和从动杆10,从动杆10可绕轴向转动,从动齿轮8与从动杆10固定连接,通孔9内插有主动杆11,主动杆11一端在鞋体1内,另一端伸出鞋体1外,主动杆11也可以绕轴线转动,主动齿轮7与主动杆11固定连接,主动杆11在鞋外固定连接有转盘12;转动转盘12时,主动杆11跟着转动,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主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一起通过排齿6带动鞋帮 2上下移动;

鞋体1上设有固定柱13,主动齿轮7上设有一圈用来插入固定柱13的限位孔14,主动杆11在鞋体1外侧套有弹簧15,弹簧15一端抵住鞋体1表面,另一端抵住转盘12表面;向内压动转盘12,弹簧15被压缩,主动杆11推动主动齿轮7沿轴向移动使固定柱13脱离限位孔14,此时转动转盘12,齿轮即转动;当不压动转盘12,弹簧15会推动主动杆11沿轴向向外移动,带动主动齿轮7沿轴向向外移动,从而使固定柱13插入限位孔14中,限制了齿轮的转动,这样鞋帮 2不会上下滑动。

参见图4,长条口5在鞋体1内粘有用于封住长条口5的封板16;鞋帮2顶端粘有保护垫17,保护垫17为橡胶或者海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