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11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拨动开关是通过拨动开关柄使电路接通或断开,从而达到切换电路的目的的。拨动开关常用的品种有单极双位、单极三位、双极双位以及双极三位等。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开关,参照图7,主要包括壳体1以及转轮2,转轮2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在壳体1的内壁上排列有若干触脚8,转轮2的侧面上设有导电片7,转动转轮2,导电片7与不同的触脚8接触,即可实现不同触脚8的电连接。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导电片,大多是直接通过嵌设固定在转轮上,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当导电片出现磨损之后,导电片与触脚之间就会产生间隙,导电片与触脚之间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可以避免因为导电片出现磨损而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开关,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转动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侧面设有导电片,壳体的内壁上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能够与导电片接触的触脚,所述导电片沿转轮的轴向滑动设置在转轮上,所述转轮内设有驱动导电片向外滑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电片滑移设置在转轮的侧面上,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可以保证导电片能够始终与触脚接触,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导电片的表面出现磨损,由于设置了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可以驱动导电片向外滑动,可以保证导电片能够与触脚接触,保证了导电片与触脚之间的接触良好,避免因为导电片出现磨损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转轮的侧面上设有供导电片滑移的沉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沉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沉槽,即可实现导电片与转轮的滑移连接,保证导电片与触脚之间的接触良好,将弹性件设置在沉槽内,可以对弹性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性件出现丢失,稳定的实现了导电片的驱动。

较佳的,所述导电片的外表面设有两个与触脚接触的突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突出部与触脚接触,当出现磨损时,首先磨损的是导电片上的突出部,随后才会对导电片进行磨损,这样设置,可以使导电片更加耐磨,延长了导电片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导电片上设有插入弹簧内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毕之后,定位柱插入导电片内,由于导电片与沉槽是滑移连接的,弹簧又被定位柱固定住,可以避免弹簧在沉槽内滑动,稳定的实现了导电片的驱动,保证了导电片与触脚之间的受力是均匀的,继而可以保证导电片与触脚能够稳定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转轮的两侧面向外突出设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直径大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供第二转轴插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导电片是设置在转轮的侧面,触脚是设置在壳体内的,在安装时,需要保证导电片与触脚是位于同侧,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直径不相等,在安装时,这一特征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保证一次就能将转轮安装到壳体内正确的位置;同时,设置定位孔,在码放转轮时,定位孔与第二转轴配合,可以实现上下转轮的定位,码放之后十分稳定。

较佳的,所述转轮底部设有扇形的限位缺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转轮时,限位缺口的侧壁与限位块抵接之后,转轮就无法再转动,限位缺口与限位块配合,实现转轮在转动过程中的限位,避免出现导电片转出壳体的现象。

较佳的,转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纹路,可以提高转轮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转轮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操作转轮转动。

较佳的,所述转轮的侧面设有扇形的减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可以降低转轮的重量,不仅节省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磨损,延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壳体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下壳体以及上壳体,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在维修时,只需要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拆卸下来,即可实现转轮的拆卸,当导电片磨损之后,可以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上拆卸下来,可以对导电片进行更换,维修十分方便。

一种开关,用设置在沉槽内的第一磁铁以及设置在导电片上的第二磁铁替代弹性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同极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来实现导电片的驱动,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可以存在一个互斥的磁力,可以驱动导电片向外滑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力可以十分均匀的施加在导电片上,可以十分稳定的实现导电片的驱动;采用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来驱动导电片滑动,两者不需要接触,可以避免对导电片的磨损,延长了导电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寿命长;

2、将导电片滑移设置在转轮内,并且设置弹性件,可以保证导电片与弹性件之间始终处于接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装配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导电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转轮剖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上壳体;111、卡扣;112、贯穿槽;12、下壳体;121、卡槽;2、转轮;21、减重槽;22、限位缺口;23、第一转轴;231、定位孔;24、第二转轴;25、防滑纹路;26、沉槽;261、沉孔;3、限位块;4、弹簧钢珠;5、定位槽;6、开口槽;7、导电片;71、突出部;72、定位柱;73、滑柱;8、触脚;9、弹簧;10、第一磁铁;101、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开关,参照图1,包括壳体1,壳体1内转动设有转轮2,转轮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25,在转轮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有扇形的减重槽21,壳体1由上壳体11以及下壳体12构成,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卡接,在上壳体11上设有供转轮2伸出的贯穿槽112,在下壳体12上设有凸耳,用于实现壳体1的安装以及固定。

参照图2以及图3,在上壳体11的底面上设有卡扣111,下壳体12上设有与卡扣111配合的卡槽121,在转轮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23以及第二转轴24,第一转轴23的直径大于第二转轴24,在第一转轴23的端面上设有定位孔231,定位孔231的直径与第二转轴24的直径相等,在上壳体11的底面以及下壳体12的顶面上均设有半圆形的开口槽6,开口槽6的大小与转轮2上的第一转轴23以及第二转轴24配合,安装完毕之后,卡扣111卡入卡槽121内,第一转轴23以及第二转轴24在开口槽6内转动。

参照图2,在下壳体12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若干触脚8,触脚8沿下壳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触脚8的一端固定在下壳体12内,另一端伸出下壳体12,本实施例中,触脚8为三个,在转轮2的侧面设有沉槽26,沉槽26内沿转轮2的轴向滑移设有导电片7,导电片7的长度大于相邻触脚8之间的距离,小于三个触角8的最远距离,保证导电片7只能同时与两个触角8接触,在导电片7的两端朝向导电片7设有突出部71,两个突出部71的距离与两个触角8的距离相等,在沉槽26内设有驱动导电片7向外滑动的弹性件。

参照图2以及图5,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9,弹簧9为两个,分别与导电片7的两端抵接,在导电片7的两端设有插入弹簧9内的定位柱72,为了能够稳定的实现导电片7的滑动,在导电片7的中部与定位柱72同侧设有滑柱73,在沉槽26内设有与滑柱73配合的沉孔261。

参照图3,在转轮2相对设有沉槽26的另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定位槽5,定位槽5的开口朝下,定位槽5以第一转轴23为圆心阵列设置,本实施例中,定位槽5为三个,在下壳体12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能够卡入定位槽5内的弹簧钢珠4,工作时,转动转轮2,弹簧钢珠4卡入不同的定位槽5内,实现转轮2的定位。

参照图4,在转轮2的底部设有扇形的限位缺口22,在下壳体12的底面上设有限位块3,限位块3为两个,分别位于限位缺口22的两端,在安装完毕之后,限位块3位于限位缺口22内。

工作过程概述:工作时,转动转轮2,导电片7跟随转轮2一起转动,当导电片7与不同的触脚8接触时,实现对应的两个触脚8之间的导通,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导电片7始终是处于向外运动的状态,这样在运动到导通的档位时,可以保证导电片7能够与触脚8接触,同时,弹簧钢珠4可以实现转轮2的定位,方便确定导电片7的位置。

实施例二:

一种开关,参照图6,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磁铁10以及第二磁铁101替换弹性件,第一磁铁10设置在沉槽26的底面上,第二磁铁101设置在导电片7上,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01相对设置,并且安装完毕之后,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01同极相对,安装完毕之后,第一磁铁10与第二磁铁101互相排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