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18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具体为治疗褥疮的中药与西药组配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好发于尾骶部等部位,包扎效果不理想,创面常受细菌及大小便污染。临床对III、IV期褥疮,通常采用植皮和一些常规药品对症处理,手术带来的痛苦和药物作用的不确定性,导致临床效果不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针对褥疮的发病机理,利用药物的不同属性配方成药,同时解决压迫、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和过湿的三大主要病机。与市面所售消炎粉(磺胺类药物)、龙胆紫、九一丹(煅石膏)相比具有消炎、生肌、收敛祛湿共同完成的明显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一种药物配伍合理、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使用方便的治疗褥疮的新药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三磷腺苷5-15份、复方新诺明15-40份、锻石膏20-45份。该药物组合物较好的配比是按重量计包括三磷腺苷10-11份、复方新诺明20-30份、锻石膏30-40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还包括白癣皮5-15份和/或白芷15-40份。较好配比是白癣皮10-12份和/或白芷20-30份。
前述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还包括冰片1-5份。
褥疮好发于尾骶部等部位,包扎效果不理想,创面常受细菌及大小便污染。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针对褥疮是因机体抵抗力及再生能力下降时局部长期受压使组织缺血而导致细胞溶解,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角质蛋白断裂,使皮肤完整性破坏、组织间液渗出。局部创面易并发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影响了创面的愈合与修复。由于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而发生透明样变,血液及物质交换减少,不能为血液提供必需的血液供应,从而造成创面的长期存在并逐渐加深、扩大的特点。
本发明发现三药共用制成外用粉剂对褥疮防治有协同作用。磺胺药对革兰阳性球菌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有抗病毒和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中医认为,煅石膏有清热、解毒、燥湿功能,能迅速干燥创面、消炎、消肿作用。三磷腺苷(简称ATP,下同)有促进肉芽生长作用。
经细菌学检验表明,磺胺药复方新诺明对褥疮致病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敏感率为100%,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加上煅石膏的清热、解毒、燥湿功能,收敛生肌、促进疮疡愈合,以及ATP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三者产生协同疗效,加速干燥创面、消炎、消肿,促进创面愈合。一般在用药第2天就可见创面干燥、分泌物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100%。还可以再加上白癣皮改善局部血循环,亦可以再加白芷以及冰片控制感染,促进疮疡愈合的效果更为显著。
本发明是根据我国传统的医药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精选组方配制成治疗褥疮的散剂药品。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褥疮,也可用于外伤及伤口感染的治疗。经对褥疮患者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95%以上,具有可靠的药效基础。经药理实验无毒性、对促进褥疮细胞再生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与九一丹相比,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效果明显。本发明具有药味配伍合理、疗效可靠、效果明显、治愈率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系一种治疗褥疮和皮肤溃疡的新药品。
药物以粉剂覆盖于创面,药物作用持久,增强了药物疗效。药物形成的保护层,能有效防止污染。三药共用无配伍禁忌,对创面刺激小,使用中未见毒副作用。且磺胺药、ATP、煅石膏均属常用药,具有使用广泛、取材方便、药价低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散剂称取三磷腺苷5克、复方新诺明15克、锻石膏20克,三药研细,混匀。
实施例2、膏剂称取三磷腺苷15克、复方新诺明40克、锻石膏45克,……。
实施例3、散剂称取三磷腺苷5克、复方新诺明15克、锻石膏20克,白癣皮5克,研细,混匀。
实施例4、散剂称取三磷腺苷5克、复方新诺明15克、锻石膏20克,白癣皮5克、白芷20克,研细,混匀。
实施例5、散剂称取三磷腺苷10克、复方新诺明30克、锻石膏30克,白癣皮15克、冰片4克,研细,混匀。
实施例6、临床研究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年龄65~82岁;均为1996年5月至2002年5月的褥疮住院患者,其中院外带入25例,院内发生1例;创面三处以上者2例,两处以上者4例,余20例均为一处,共34处褥疮;I期8处,II期22处,III期4处;发生部位在尾骶部26处,股骨大转子部6处,足跟部1处,肩胛部1处;最小面积1cm×1cm,最大面积3cm×5cm。基础疾病多为合并症,以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慢性心衰、肺部感染、癌症病人为多见。
2.配方及方法
2.1配方 煅石膏、磺胺药、ATP研成细末,现配现用,用量薄撒覆盖疮面2.2方法 常规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水疱未破者用注射器抽液,水疱破者除去疱皮;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拭干,然后外敷本发明药物于创面。每日2次;渗出物多时,夜间加1次。暴露创面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保持创面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7d为一疗程。
2.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溃疡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显效无分泌物,溃疡面缩小,肉芽组织正在生长。好转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展。无效溃疡面不愈,仍有渗出物。
3、结果 经两个疗程的治疗,34处创面有32处治愈,占94.1%,显效1处,占2.94%,好转1处,占2.94%,第一疗程治愈率为73.53.%。经第二疗程后,II期除1处显效外,其余全部治愈,III期褥疮除1处好转外,其余全部治愈。总有效率达100%。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三磷腺苷5-15份、复方新诺明15-40份、锻石膏20-45份。
2.权利要求1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三磷腺苷10-11份、复方新诺明20-30份、锻石膏30-40份。
3.权利要求2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还包括白癣皮5-15份和/或白芷15-40份。
4.权利要求3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还包括白癣皮10-12份和/或白芷20-30份。
5.权利要求4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还包括冰片1-5份。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协同协作用的防治皮肤溃疡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计包括三磷腺苷5-15份、复方新诺明15-40份、锻石膏20-45份,还可以加入白癣皮5-15份和/或白芷15-40份,以及冰片1-5份,对促进褥疮细胞再生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与目前临床用药“九一丹”相比,促进组织生长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7/02GK1626213SQ200410041658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刘晓蓉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