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38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式的电动轮椅,具体地说,在折叠式的电动轮椅上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一种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中常见的折叠式的电动轮椅,它是用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机的电源,由直流电机带动后轮转动,其后轮装在轴架上,轴架连接可折叠成水平的坐位架,这种折叠式的电动轮椅确实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它没有减震装置,当速度加快或是道路不平,就易产生上、下震动,导致轮椅颠簸,使坐在轮椅上的人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对一些不允许丝毫震动的重病患者来说,更加不适应;其二是未装安全带,万一出现安全事故,易给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能缓冲轮椅的上、下震动,使走动平稳,而且配备了安全带,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的一种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包括电动后轮轴、折叠的坐位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后轮之间,靠近电动后轮轴上对称装减震装置,在坐位架椅背前面斜置卡接式弹性安全带,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的一端系接在坐位架一侧的后直梁顶部,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的另一端系接在坐位架另一侧的后直梁底部。所述的卡接式弹性安全带,与小轿车司机的完全相同,它由富弹性的织物制成,安全带的中间段处采用卡头卡套的连接方式,卡头一插入卡套内就固牢,一按按扭就分离,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所述的减震装置,由轴瓦座、弹簧套管、弹簧、缓冲柱组成,在靠近后轮的后轮轴上套装轴瓦座,轴瓦座上连接弹簧套管,在弹簧套管内置入弹簧,在弹簧上装缓冲柱,露出弹簧套管外的缓冲柱的一端连接在坐位架上,且坐位架与弹簧套管之间的间距在10mm以上。这样一来,电动轮椅在行驶时所产生的上、下震动,被装于弹簧套管内的弹簧所缓冲,并得以减震,使电动轮椅行驶非常平稳而不颠簸。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缓冲电动轮椅的上、下震动,使电动轮椅行驶平稳,又能坐着舒适,而且配备了安全带,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二幅附图,其中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图。
图中1、卡接式弹性安全带,2、坐位架,3、缓冲柱,4、弹簧,5、弹簧套管,6、电动后轮轴,7、轴瓦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结构包括电动后轮轴6、折叠的坐位架2、减震装置、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在两后轮之间,靠近电动后轮轴6上对称装由轴瓦座7、弹簧套管5、弹簧4、缓冲柱3组成的减震装置,在坐位架椅背前面斜置卡接式弹性安全带,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的一端系接在坐位架2左侧的后直梁顶部,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的另一端系接在坐位架2右侧的后直梁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包括电动后轮轴(6)、折叠的坐位架(2),其特征在于在两后轮之间,靠近两后轮的电动后轮轴(6)上对称装减震装置,在坐位架(2)椅背前面斜置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的一端系接在坐位架(2)一侧的后直梁顶部,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的另一端系接在坐位架(2)另一侧的后直梁底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装置,由轴瓦座(7)、弹簧套管(5)、弹簧(4)、缓冲柱(3)组成,在靠近后轮的电动后轮轴(6)下套装轴瓦座(7),轴瓦座(7)上连接弹簧套管(5),在弹簧套管(5)内置入弹簧(4),在弹簧(4)上装缓冲柱(3),露出弹簧套管(5)外的缓冲柱(3)的一端连接在坐位架(2)上,且坐位架(2)与弹簧套管(5)之间的间距在10mm以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它由富弹性的织物制成,卡接式弹性安全带(1)的中间段处采用卡头卡套的连接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式的电动轮椅,具体地说,在折叠式的电动轮椅上装有减震装置、安全带的一种电动轮椅,包括电动后轮轴、折叠的坐位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后轮之间,靠近电动后轮轴上对称装由轴瓦座、弹簧套管、弹簧、缓冲柱组成的减震装置,在坐位架椅背前面斜置卡接式弹性安全带,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的一端系接在坐位架一侧的后直梁顶部,使卡接式弹性安全带的另一端系接在坐位架另一侧的后直梁底部,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既能缓冲电动轮椅的上、下震动,使电动轮椅行驶平稳,又能坐着舒适,而且配备了安全带,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G5/04GK2928071SQ20062009053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润 申请人:刘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