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放射线治疗装置、CT (computed tomography)等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肿瘤等患部照射放射线(治疗线)进行治疗的医疗装置,公知 的有定位放射线治疗装置。这种定位放射线治疗装置对同一患部从多个方 向多次照射放射线。为了从多个方向照射放射线,需要具备照射线发射部, 该照射线发射部可在患者周围的多个位置移动并定位,同时配置在相当于 发射照射患部的放射线的部位的位置。作为使这种照射线发射部移动的形 式,公知的有悬臂式、机械手式以及支架式。悬臂式为用单臂梁支承照射线发射部,使照射线发射部绕患者的体轴 旋转的结构。机械手式为将照射线发射部安装在多轴支撑臂的前端,从任 意的方向照射放射线(治疗线)的结构。但是,悬臂式或机械手式为在梁 或支撑臂的前端安装照射线发射部的构造,因此,照射线发射部的自重会 引起梁或支撑臂变形,从而难以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设定照射方向)。与之相对,支架式是以包围平躺在躺床上的患者的方式来定位支架的 位置,使照射线发射部沿该支架或与支架一起移动的结构。支架式为通过 高刚性的门形状的支架支承照射线发射部而优选为实现高精度的定位的 构造。这种支架式的医疗装置例如在日本特表平8-511452号公报以及国际 公开WO2003/018132号公开书中有公开。另外,在悬臂式及支架式中,为了提高照射方向的自由度,在照射线 发射部沿单一方向移动的基础上,对患者平躺的躺床的位置进行控制(移 动以及旋转)。在日本特表平8-5114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放射线治疗装置,如该公报的图2所示,在兼作机架的放射线屏障内收纳有圆环形状的支架,在该 支架中设有照射线发射部。在该放射线治疗装置中,通过使支架在放射线 屏障内旋转而旋转照射线放射部。在国际公开WO2003/018132号公开书中公开了一种放射线治疗装置, 如该公报的FIG.13 FIG.16所示,该放射线治疗装置具备圆环形状的波导 管、组装在波导管内侧的圆环形状的可动部件、以及设于可动部件上的照 射线发射部。在该放射线治疗装置中,可动部件沿波导管旋转,由此使照 射线发射部旋转。但是,在日本特表平8-511452号公报中记载的放射线治疗装置中,在 支架的外周设有轴承。由于支架自身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上的照射线发射 部、检测器等的构成要素因重力而向下方降下,所以,在这种轴承构造中 主要由位于下侧的轴承部进行支承。因此,难以确保支架的设置位置的稳 定性。这在按照支架的旋转角度产生相对于支架的负荷平衡的不均衡性时 尤为显著。另外,由于以轴承的下侧为中心的部分发生磨损,所以,轴承 寿命縮短,同时随着经过时间导致照射线发射部的定位精度发生变化。另外,在国际公开WO2003/018132号公开书记载的放射线治疗装置 中,虽然公开了圆环形状的可动部件沿波导管旋转,但是,没有公开使高 精度可动部件旋转的具体的构造。如上所述,在目前的医疗装置中,难以以任意旋转角度高精度定位支 架以及照射线发射部。上述日本特表平8-511452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WO2003/018132号公 开书都是以放射线治疗装置为对象的,即使是如CT这样利用X线管改变 照射线发射部的结构、如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这样仅将 检测器安装在支架上而不具备照射线发射部的结构等的、使以包围患者的 方式定位的支架绕患者旋转的医疗装置,由于支架是重量物从而也存在同 样的问题。即,在目前提出的该医疗装置中,随着经过时间难以以稳定的 精度确保支架自身以及该支架上的搭载物与患者的相对位置。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高位置精度使照射线发射部旋转的医疗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医疗装置采用以下装置。 艮P,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架,其以使中 心轴线位于大致水平方向的状态设置;圆形轨道体,其分别设于该支架的 两侧面;移动架,其经由在该圆形轨道体上滑动的滑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架 相对转动;以及转动装置,其使该移动架转动;并且,该移动架由框架构 造构成,该框架构造包括以从所述支架的两侧面相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 侧部以及第二侧部;连接该第一侧部和该第二侧部的连接部。移动架通过以对于设在支架两侧部上的圆形轨道体进行卡合方式构 成的滑动部对支架进行支承。由于移动架在圆形轨道体上滑动,所以,移 动架的支承在圆形轨道体的全周进行。因此,与利用只在局部部位进行支 承的轴承进行支承的情况相比,移动架能够持续地保持稳定的定位精度。 另外,移动架具备对固定的支架进行保持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 和连接这些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的连接部,通过采用夹住支架的构造, 能够使移动架以高刚性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由此,即使在移动架转动 时生成的、检测器等设置物对于移动架的负荷相对于支架的周方向产生非 对称性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于上述的理由而持续地保持稳定的移动架的定 位精度。而且,因为在连接部可以拆卸的情况下,能够很容易对支承第一侧 部以及第二侧部的支架进行拆卸,所以,圆形轨道体以及滑动部的保养、 更换也能够容易进行。在此,所谓移动架的转动,是指相对于以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 的任意方向的旋转动作,连续地进行旋转以及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都包 括。另外,由于移动架采用框架构造,故能够确保强度并且实现轻量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置在形 成于所述框架构造的外周部的节部上。由于所述滑动部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框架构造的外周部的节部上,所 以,能够适当分散支承移动架以及检测器等设置物施加给该移动架的负 荷。因此,与部分或局部地进行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确保移动架的位置精度。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移动架的转动装置将使与设 于所述第一侧部或第二侧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转动的 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的支架上。支架和移动架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因此,通过在支架上固定转动 驱动装置,使齿轮和小齿轮更稳定地啮合。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使该 支架绕大致垂直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利用该旋转驱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患者以自由度更大的条件配置设 置在移动架上的检测器等。即,不仅使移动架绕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例如 患者的体轴转动,而且,通过使支架旋转,例如,能够使移动架在与正交 于患者的体轴的面交差的面内转动。这样,由于支架旋转,所以就不需要 使患者平躺的躺床旋转。因此,与目前为了提高照射方向的自由度而在患 者平躺状态下旋转躺床自身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由于摇动给患者带来的 不安感以及照射对象的位置、性状发生变化的问题。在此,所谓支架的旋转,是指相对于以水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的 任意方向的旋转动作,连续地进行旋转以及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都包括。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旋 转驱动装置在一个部位支承。在多个部位进行支承的方法中,例如,可以举出通过轴承设置在顶 部和地板部的方法、及在可相对于地板部滑动的多点支承部进行支承的方 法。此时,由于各支承部的设置精度以及固定各支承部的建筑施工精度(例 如,地板面的平面度)的影响,难于在任意旋转状态下确保稳定的位置精 度。对此,如本发明所示,通过在一个部位进行支承,旋转时的移动架上 的设置物与等中心点的位置关系就能够不依存旋转角度而保持高精度。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发射照射患者的射线束的照 射线发射部设置在移动架上。作为照射线发射部和从该照射线发射部发射的射线束的组合,例示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和x线及电子线的组合、X线管和X线的组合、激光装置和激光的组合等。由于移动架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以及旋转,故可以从任意位置对患 者照射射线束。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定位放射线治疗等。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特征在于,发射照射患者的射线束 的照射线发射部经由摆头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在与移动架一起使照射线发射部转动而构成的基础上,能够使照射 线发射部自身进行由摆头机构驱动的摆头动作(平及/或斜),因此,能够 进一步对相对患者的照射对象部位的照射区域进行微调整。另外,由于不 需要为了本调整而对躺床进行微小移动,所以,能够消除平躺在躺床上的 患者的不安感,同时,能够縮短技师进行位置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另外, 像照射肺等随对间变位的照射对象部位的情况下,不用让移动架以及支架 转动、旋转,只要照射线发射部进行摆头动作即可,因此,通过相对于照 射部位的变位响应良好地追随照射位置,就能够进行限定对象部位的高精 度下的照射。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 第一地板部,设于局部包含所述支架的下部的高度位置、具体地说设置在 等中心点下方的第二地板部,在所述第一地板部上方以规定间隔设置在该 支架上。通过如此设置第二地板部,能够将患者、技师等步行的地板与设置 旋转驱动装置的地板相分离,因此,能够避免患者、技师等对于旋转驱动 装置的接触、跌倒。另外,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地板部和所 述第二地板部之间,由此,能够避免患者、技师等被巻入齿轮和小齿轮的 事故,因此更为适用。根据本发明的医疗装置,相对于任意的转动、旋转角度,能够高精 度设定移动架以及该移动架上的设置物相对于等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能够从任意的转动、旋转角度以高 精度对患者的照射对象部位照射射线束。另外,在本发明的医疗装置中,相对于移动架以及支架的转动、旋 转动作,能够确保患者、技师等的安全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概念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详细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侧部框架构造体和滑动部的位置关系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支架部构造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叙述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概要,然后对与本发明相 关的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概略立体图。放射线治疗装 置(医疗装置)3具备旋转驱动装置11、支架12、移动架14、摆头机构 15、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照射线发射部)16。关于移动架14的详细 情况后面叙述,图1表示其概念构成。旋转驱动装置11将支架12支承在上台上,其可绕大致垂直方向延伸 的旋转轴线17旋转。g卩,支架12只通过位于其下方的旋转驱动装置11 由一个部位支承。旋转驱动装置11的旋转控制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 制装置(未图示)进行。支架12为中央具有开口的大致圆环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支架 的形状不限定于圆环形状。也可以以长方形形状在中央设有开口等,理想 的是,这种形状从支架12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高)、坚固性(变 形性)、伴随旋转所需要的空间等观点而决定。支架12以使其中心轴线18位于大致水平方向的状态设置。移动架14 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架12上。移动架14绕支架12的中心轴线18转动。移 动架14的转动中心即中心轴线18和支架12的旋转轴线17的交点相当于 等中心点(isocenter) 19。移动架14的转动控制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 制装置(未图示)进行。另外,关于移动架14的详细情况后面叙述。摆头机构15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支承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并可确保其转动。摆头机构15具有平轴21以及斜轴22,平轴21相对 于移动架14固定,相对于支架12的旋转轴线18正交。斜轴22相对于移 动架14固定,相对于平轴21正交。摆头机构15由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 制装置(未图示)控制,使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以平轴21为中心转 动,使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以斜轴22为中心转动。这样,治疗用放 射线照射装置16在被控制照射角度的状态下放射治疗用放射线23。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支承在相^"于支架12转动的移动架14上, 因此,当一旦由摆头机构15调整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使其朝向等中 心点19时,即使支架12旋转或移动架14转动,治疗用放射线23也能够 总是基本上通过等中心点19。这样,由于能够实现对移动架14转动时的 精度进行初期校正,故移动架14转动时的精度很重要。关于这一点后面 叙述。放射线治疗装置3还具备多个图像系统。即,放射线治疗装置3具备 线源驱动装置37、 38;诊断用X线源24、 25;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7、 28;传感器阵列32、 33。线源驱动装置37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相对于移动架14支承 诊断用X线源24。线源驱动装置37由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 示)控制,使诊断用X线源24相对于移动架14移动。诊断用X线源24 配置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并且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诊断用X线源 24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角为锐 角的位置上。诊断用X线源24由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示) 控制,向等中心点19放射诊断用X线35。诊断用X线35从诊断用X线 源24的1点放射,为以该1点为顶点的圆锥状的锥形射线束。线源驱动装置38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相对于移动架14支承 诊断用X线源25。线源驱动装置38由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 示)控制,使诊断用X线源25相对于移动架14移动。诊断用X线源25 配置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并且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诊断用X线源 25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角为锐 角的位置上。诊断用X线源25由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示) 控制,向等中心点19放射诊断用X线36。诊断用X线36从诊断用X线源25的1点放射,为以该l点为顶点的圆锥状的锥形射线束。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7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相对于移动架 14支承有传感器阵列32。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7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 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使传感器阵列32相对于移动架14移动。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8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相对于移动架 14支承有传感器阵列33。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8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 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使传感器阵列33相对于移动架14移动。传感器阵列32接受由诊断用X线源24放射、并透过等中心点19的 周边的被照体的诊断用X线35,生成该被照体的透过图像。传感器阵列33接受由诊断用X线源25放射、并透过等中心点19的 周边的被照体的诊断用X线36,生成该被照体的透过图像。作为传感器阵列32、 33,例如,可以举出FPD (Flat Panel Detector) 及X线II (Image intensifier)。根据这样的图像系统,即使通过线源驱动装置37、 38移动诊断用X 线源24、 25,传感器阵列32、 33各自也能够通过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7、 28适当移动,生成以等中心点19为中心的透过图像。放射线治疗装置3还具备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6和传感器阵列31。 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6固定在移动架14的内周侧,相对于移动架14支 承有传感器阵列31。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6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 装置(未图示)控制,使传感器阵列31相对于移动架14移动。传感器阵 列31接受由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放射、并透过等中心点19的周边 的被照体的治疗用放射线23,生成该被照体的透过图像。作为传感器阵列 31 ,例如,可以举出FPD (Flat Panel Detector )及X线II (Image intensifier )。 即使由摆头机构15移动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传感器阵列31也能够 通过传感器阵列驱动装置26适当移动,生成以等中心点19为中心的透过 图像。另外,诊断用X线源24也可用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诊断用X 线源25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 角为钝角的位置上。即,传感器阵列32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传感器 阵列32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角为锐角的位置上。同样,诊断用X线源25也可用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诊断用X 线源25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 角为钝角的位置上。即,传感器阵列33配置在从等中心点19连接传感器 阵列33的线与从等中心点19连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线形成的 角为锐角的位置上。根据这样的配置,传感器阵列32、 33难以被从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 置16放射的治疗用放射线23照射到,因此,从保护机器的观点出发是理 想的。另外,线源驱动装置37、 38也可用分别相对于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 置16支承诊断用X线源24、 25。此时的优点在于,放射线治疗装置3即 使在通过摆头机构15移动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时,也能够做到与治 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更容易控制诊断用X线源 24、 25的位置。躺床41用于被治疗的患者43平躺。躺床41具备未图示的固定夹具。 该固定夹具将患者固定在躺床41上以不让该患者活动。躺床驱动装置42 将躺床41支承在基座上,通过放射线治疗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控 制,使躺床41移动以引导到支架12的开口内。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详细立体图。如该图所示, 沿支架12配置有移动架14。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治疗装置的主要部件的纵剖面图。 如上所述,支架12为中央具有开口的大致圆环形状,其以使其中心轴 线18位于大致水平方向的状态设置。支架12从保持强度以及轻量化的观 点出发,理想的是如图3所示,剖面为中空状,同时如图5所示,在该中 空部中,在面对等中心点19的面12a与其相反面(外周侧的面)12b之间, 作为由加强材料12c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环状来构成。另外,支架12既可 以为完全一体的构造也可以为多个分开的构造。移动架14具备支架12的两侧部分别对向配置的第一侧部59a以及第 二侧部59b、和连接这些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的连接梁(连接 部)66。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分别由侧部框架构造体60和环状圆板55构成。如图3所示,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通过位于支架12的内 周侧位置的多个连接梁66刚性连接。本连接可进行螺栓紧固等的安装以 及拆卸,使得对于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以及支架12的构成要 素的定期保养、更换容易进行,各连接梁66沿支架12的中心轴线18方 向延伸,同时沿支架12的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这样,移动架14借 助于位于两侧部的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和连接梁66,从内周侧 夹住支架12。在支架12的两侧面,与中心轴线18同轴固定有圆环导轨状的圆形 轨道体72。移动架14的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经由圆形轨道体 72卡合在支架12上。另外,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为大致同一 形状。即,移动架14的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相对于支架12大 致对称设置。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分别具备与支架12的侧面 对向设置的环状圆板55。即,环状圆板55分别配置在支架12的两侧。在 该环状圆板55的外周端,如图3所示,设有用于使移动架14转动的齿轮 57。通过转动驱动装置49旋转驱动的小齿轮48与该环状圆板55的齿轮 57啮合,由此使移动架14转动。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侧部59a以及 第二侧部5%的双方都是构成为齿轮57与小齿轮48啮合,这样能够对两 侧部同样施加驱动力,因此能够更顺畅地滑动,这一点是理想的。但是, 即使在只与单侧的环状圆板侧部啮合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移动架14 做转动动作。侧部框架构造体60按照能够相对于移动架14自身以及支承在移动架 14上的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等负荷保持坚固性的方式负担强度,同 时保持环状圆板55。侧部框架构造体60具备多个梁62按照沿环状圆板 55的周方向、即沿支架12的周方向的方式接合形成的多边形框体61。图 4表示将多边形框体61做成十边形的例子。侧部框架构造体60的各个梁62的连接部通过焊接或螺栓接合来刚性 接合,从而形成框架构造。另外,为了从内部加强多边形框体61,以共用 多边形框体61和节部68的方式固定内部框体63。此时,内部框体63基 于在移动架14中进行支承的构成要素的支承位置以及重量进行配置,使得对于节部68的负荷平均。例如,图4中,在相当于位置A的部位的第 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之间设置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的情况 下,内部框体63-l的位置需要按照使本放射线照射装置16和等中心点19 的相对关系适当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可分散支承该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 置16的重量的方式配置内部框体63-2、 63-3。这样,各内部框体63的配 置是考虑对移动架14进行支承的构成要素的重量、配置、尺寸而设定的。 在对应相当于侧部框架构造体60的多边形框体61的角部的各节部68 (参照图2)的位置,如图4所示,固定有滑动部70。图4表示在所有的 节部68大致等间隔设置滑动部70的例子,但也可以根据负荷分布而间断 配置。另外,如果能够确保梁62的强度,则也可以将滑动部70设于该梁 部,以使负荷分散。滑动部70沿设于支架12两侧部的圆形轨道体72移 动。作为滑动部70,如图3所示,优选为以容纳包围导轨72的头部的状 态滑动的构成。例如,滑动部70可以举出LM滑块(注册商标)。通过本 构成,所有的节部68的滑动部70在导轨72的任一面接触。即,移动架 14由于重力而整体有沿垂直方向向下方下移的趋势,但此时在最上部,滑 动部槽面70-1和圆形轨道体侧面72-1必须卡合,在最下部,滑动部槽面 70-2和圆形轨道体侧面72-2必须卡合。另外,在其他任意的位置,滑动 部70除垂直方向的部位外,根据滑动部70的位置,任意一面必须卡合。 因此,移动架14能够总是被多点支承,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定位精度。图3中示出了使支架12绕旋转轴线17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11。旋转 驱动装置11具备设置在固定于第一地板部FL1的台座80上的旋转轴部 82、经由轴承88可转动地设于旋转轴部82的上方的旋转块84、以及供给 旋转驱动力的旋转电动机86。旋转块84和支架12被固定,支架12与旋转块84—起旋转。在旋转 块84的侧方设有齿轮84a,通过旋转电动机86驱动的小齿轮86a与该齿 轮84a啮合。通过旋转电动机86使小齿轮86a旋转,由此,经由齿轮84a 使旋转块84以及支架12旋转。另外,从确保齿轮84a和小齿轮86a的相 对位置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如图3所示,将旋转电动机固定在台座80 上。上述构成的放射线治疗装置3如下使用。首先,让患者43平躺在躺床41上,按照向支架12的开口引导的方 式使躺床41移动。然后,利用诊断用X线35、 36控制躺床41的位置,以使患者的患部 位于等中心点19的位置。根据需要控制摆头机构15,以使治疗用放射线 23通过患部。移动架14在绕中心线18转动之后定位,以使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 16位于按照治疗计划决定的照射角度上。在该状态下,治疗用放射线23 从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向患部照射。在像肺等患部在照射时进行变 位的情况下,通过摆头机构15驱动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移动,以使 治疗用放射线23追随其变位。当照射规定的线量时,停止治疗用放射线23的照射,然后使移动架 14转动进行定位,以使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位于按照治疗计划决定 的下一个照射角度的位置。然后与上述相同,治疗用放射线23向患部照 射。另外,根据需要,使旋转驱动装置ll动作,使支架12绕旋转轴线17 旋转,由此从所希望的角度照射治疗用放射线23。由于具备了本旋转功能, 从而与只具有移动架14的转动功能的情况相比,照射方向的自由度增加。 作为增加同样的自由度的装置,提出一种使躺床41绕垂直轴转动的方案。 但是,本发明装置的主体具备旋转功能,这在能够消除随着附加给身体摆 动而给患者43带来心脏负担以及随着躺床41转动而给患部带来的性状、 位置的变化这一点是更理想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通过以相对于设在支架12的两侧部上的圆形轨道体72卡合的方式构 成的滑动部70,相对于支架12支承移动架14。由于移动架14在圆形轨 道体72上滑动,故移动架14的支承在圆形轨道体72的全周进行。因此, 与只由一个部位进行支承的轴承的情况比,移动架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定 位精度。另夕卜,相对于固定的支架12,通过采用由第一侧部59a、第二侧部59b 以及连接梁66夹住支架12的构造,能够相对于支架12高刚性可转动地安装移动架14。由此,即使在移动架14转动时生成的、检测器等设置物 对于移动架14的负荷相对于支架12的周方向产生非对称性的情况下,也 能够由于上述的理由而持续地保持稳定的移动架14的定位精度。进而,通过拆卸连接梁66,相对于支架12能够很容易拆卸第一侧部 59a以及第二侧部59b,因此,对圆形轨道体72以及滑动部70的保养、 更换也容易进行。另外,由于相对于移动架14采用框架构造,故能够确保强度并实现 轻量化。还有,由于由设在对应于框架构造的节部68的位置上的滑动部70来 支承移动架14,故能够适当地分散移动架14的负荷。因此,能够稳定地 确保移动架14的位置精度。另外,在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滑动部70,不管移动架14的 姿势如何,总是由多个滑动部70承受负荷,因此,能够使移动架14高精 度转动。另外,在移动架14的转动装置中,将转动驱动装置49设置于固定的 支架12上,其中,转动驱动装置49使与设在第一侧部59a、第二侧部5% 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齿轮57啮合的小齿轮48转动。由于支架12和移动 架14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所以通过将转动驱动装置49固定在支架12 上,能够更稳定地使小齿轮48相对于齿轮啮合。另外,就以在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的两者上啮合齿轮和小 齿轮而构成而言,由于向两侧部同样施加驱动力,故从能够顺畅地滑动这 一点上是理想的。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利用设于环状圆板55的最外周部的齿轮进行转 动,由此能够降低本动作所需的作用力,而且,容易进行对应的小齿轮48 的位置的微调整,故能够进行更低成本并且更稳定的转动动作。另外,通过在上述支架12的下部设置使支架12绕大致垂直轴线旋转 的旋转驱动装置11,能够相对于患者43以自由度更大的条件配置设置在 移动架14上的检测器等。即,在与患者43的体轴正交的面内不仅使移动 架14转动,而且使支架12旋转,由此能够使移动架14在与正交于患者 43的体轴的面交差的面内转动。这样,因为使支架12旋转,故不需要使患者43平躺的躺床41旋转。因此,与目前为了提高照射方向的自由度而 在患者平躺状态下旋转躺床自身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由于摇动给患者带 来的不安感以及照射对象的位置、性状发生变化的问题。另外,由于支架12通过旋转驱动装置11在一个部位支承,所以,如 由多个部位支承时所示,不受各支承部的设置精度以及固定支承部的建设 施工精度(例如,床面的平面度)的影响,能够不依存旋转角度而高精度 保持旋转时的移动架14上的设置物和等中心点19的位置关系。再有,在移动架14上设置放射照射到患者43的照射线发射部,因此, 可以对患者43从任意的位置照射射线束。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定位放射 线治疗等。另外,由于通过摆头机构在移动架14上设置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 16,故还能够进行对于患者的照射对象部位的照射区域的微调整。另外, 由于不需要为进行本调整而进行躺床41的微动,所以,能够消除平躺在 躺床上的患者的不安感,同时,能够縮短技师调整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另 外,像肺等在照射对象部位在照射中进行变位的情况下,不让移动架14 以及支架12旋转、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6只进行摆头动作即可,故对 于照射部位的变位,能够通过响应良好地追随照射部位而进行高精度的照 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地 板部FL1上,在该第一地板部FL1的上方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第二地板部 FL2。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第二地板部FL2位于等中心点19的下方。另 外,第二地板部FL2以能够对应旋转动作的方式分开,其一部分即第二地 板部FL2-1连接支架12,并相对于其他的第二地板部FL2-1能够转动。图 2示出该可转动的第二地板部FL2-1。旋转驱动装置11以及转动驱动装置49配设在该第一地板部FL1与第 二地板部FL2之间。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地板部FL2,能够将患者43、技师等步行的地板与 设置旋转驱动装置ll的地板FL1相分离,因此,能够避免患者43、技师等对于旋转驱动装置11的接触、跌倒。另外,患者、技师等对于放射线 治疗装置3的进出变容易,同时,从等中心点的位置到患者43、技师等的步行地板(第二地板部FL2)的距离变短,因此,让躺床上的患者具有安 全感的同时,提高技师在调整躺床41的位置时的作业性。另外,为了使放射线治疗装置3绕旋转轴线17进行旋转,需要在第 二地板部FL2上设置开口 ,通过作成使第二地板部FL2的局部FL2-1旋转 动作,同时与放射线治疗装置一起进行旋转的构造,能够防止从该开口向 第一地板部FL1落下。另外,通过将旋转驱动装置49配置在第一地板部FL1与第二地板部 FL2之间,能够避免患者、技师等巻入旋转驱动装置49的齿轮57与小齿 轮48之间的事故,同时通过有效使用这些地板部之间的空间,能够使装 置整体紧凑化。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医疗装置之一例,使用定位放射 治疗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同样能够用于CT (computed tomography)及禾立子线、冶疗装置、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激光诊断、治疗装置等其他的医疗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架,其以使中心轴线位于大致水平方向的状态设置;圆形轨道体,其分别设于该支架的两侧面;移动架,其经由在该圆形轨道体上滑动的滑动部而相对于所述支架相对转动;以及转动装置,其使该移动架转动;并且,所述移动架由框架构造构成,该框架构造包括以从所述支架的两侧面相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连接该第一侧部和该第二侧部的连接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设置在形成于所述框架构造的外周部的节部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或所述第二侧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齿轮; 与该齿轮啮合的小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使所述小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使该支架绕大致垂直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在一个部位支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发射照射患者的射线束的照射线发射部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线发射部经由摆头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
8、 如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地板部,设于局部包含所述支架的下部的高度位置上的第二地板部在所述第一地板部的上方以规定间隔设置在该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装 置配置在所述第一地板部和所述第二地板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其能够使照射线发射部等长时间以高位置精度旋转。该医疗装置具备支架(12),其以使中心轴线位于大致水平方向的状态设置;圆形轨道体(72),其分别设置在支架(12)的两侧面;移动架,其经由在圆形轨道体(72)上滑动的滑动部(70)而相对于支架(12)相对转动;以及使移动架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同时,所述移动架由框架构造构成,该框架构造包括以从支架(12)的两侧面相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侧部(59a)以及第二侧部(59b)、和连接第一侧部(59a)和第二侧部(59b)的连接部(66)。
文档编号A61N5/10GK101244317SQ20071012835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柴田弘之, 浦野晋, 滨中圣之进, 金子周史, 青井辰史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