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770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脂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脂等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 年龄越来越低。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的化学药物疗效虽然显著,但价格昂贵, 毒副作用大,对肝脏损害比较明显,远期疗效不理想,停药后血脂继续升高, 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而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价 格低廉,易为患者接受,并且中医组方灵活、因人制宜。因此对防治髙血脂症 中药的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代化学和药理学表明泽泻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含多种四环三萜、倍 半萜、二萜化合物,以及硬脂酸、大黄素等,具有抑制动脉硬化、降血脂、利 尿、降血压、抗脂肪肝等作用。首乌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 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及大黄甙等。其中羟基二苯乙烯甙具有降 低胆固醇的作用。决明子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有降血压、降血脂和解毒 保肝等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郁金含有的姜黄 素对血脂有调整作用,且可减轻高脂动物的体重。
颗粒剂成分以利湿化痰祛瘀补肾为治法,由金匮泽泻汤化载,方中泽泻利 水渗湿,白术健脾化痰,生蒲黄、郁金、生山楂活血化瘀,桑寄生、制首乌补 肾培本,决明子平肝通便,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并对心脑血管性疾病有保健作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学和药理学手段,提供一种防治高脂血症的中 药颗粒剂脂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使中药颗粒剂使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 可控、服用方便,各项指标符合和达到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以便在国
际上流通。
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及其制备方
法。每包脂清颗粒药物重量组份为泽泻6-9克,制何首乌6-9克,决明子6-9 克,桑寄生6-9克,郁金4.5-7.5克,山楂6-9克;蒲黄6-9克,白术3.5-6.5 克组成。制备方法为所有药材加乙醇浸润后,微沸回流1.5—2小时,收集滤 液得A;药渣再加乙醇回流提取1.5—2小时,收集滤液得B,合并A和B,回 收乙醇并浓縮得C;药渣加水提取1.5—2小时,减压浓縮水提液,得到水提浓 縮液D;将C与D合并加热,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后的干粉制成颗 粒剂,包装即得脂清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解决一种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药物组份主要 成分为泽泻、制何首乌、决明子、桑寄生、郁金、山楂、蒲黄、白术组成的颗 粒制剂。
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药物组成成分及其用量备料
每包脂清颗粒剂其主要组成为(生药量)泽泻6-9克,制何首乌6-9克, 决明子6-9克,桑寄生6-9克,郁金4.5-7.5克,山楂6-9克;蒲黄6-9克, 白术3. 5-6. 5克;
白术、郁金、泽泻、何首乌、山楂切成薄片,决明子、蒲黄粉碎成细粉用 绸布包扎,桑寄生切成3 5厘米的小段,第一次用7—8倍量60%的药用乙醇浸 润后,微沸回流1.5—2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滤过,滤液备用;
(2) 将(2)所得药渣再用5—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5—2小时,滤 过,滤液备用;
(3) 将(2)所得滤液与(3)所得滤液合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6-1.12 的浓缩液,备用;
(4) 将(3)所得药渣加8-9倍量的水,提取1.5—2小时,提取液减压浓 縮至相对密度1.08-1.16的浓縮液,备用;
(5) 将(4)所得醇提浓縮液与(5)所得水提浓縮液合并加热,并加入辅 料糊精,喷雾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
(6) 将(6)所得颗粒进行分装,即得;
现代化学和药理学表明泽泻化学成分主要为蔽类,含多种四环三萜、倍 半萜、二萜化合物,以及硬脂酸、大黄素等,具有抑制动脉硬化、降血脂、利 尿、降血压、抗脂肪肝等作用。首乌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
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及大黄甙等。其中羟基二苯乙烯甙具有降 低胆固醇的作用。决明子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有降血压、降血脂和解毒 保肝等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郁金含有的姜黄 素对血脂有调整作用,且可减轻高脂动物的体重。 对发明的药效实验结果如下
(一) 脂清颗粒对食糜性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
SD大鼠60只,雌性,体重190-210g,除随机留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 予常规饲料外,其余50只均给予足量高脂饲料,2周后剪尾采血(预先禁食12h), 测定血清TC含量,并按TC水平将高脂模型大鼠分为高脂模型组、力平之 100mg/kg阳性对照组、脂清颗粒7.5、 15、 30g (生药)/kg三剂量组,每组 10只,继续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给药体积均为 1. 0ml/100g体重,高脂模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2周时 剪尾尖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给药4周时股动脉放 血测定血清TC、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并计算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TC—HDL-C—LDL-C)。
结果脂清颗粒15、 30g (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4周,使高脂饮食大鼠 血清TC、 TG、 LDL-C、 VLDL-C均明显下降。说明脂清颗粒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二) 脂清颗粒对食糜性高脂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
雄性新西兰家兔38只,雌雄兼用,体重1.8-2.5kg,随机分为6组,每组 6-8只,除正常对照组给常规饲料200g/只/天外,其余5组给予高脂饲料200g/ 只/天,同时分别灌胃给予如下药物力平之20mg/kg (阳性对照组)、脂清颗粒 20g (生药)/kg (高剂量组)、10g (生药)/kg (中剂量组)和5g (生药)/kg (低剂量组),每天1次,给药体积均为5ml/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 给药第13周末,在禁食12h后,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方 法测定血清中TG、 TC、 HDL-C、 LDL-C含量。
结果脂清颗粒IO、 20g (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13周,使高脂饮食 家兔血清TC、 TG、 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说明脂清颗粒具有较 好的降脂作用。
(三) 脂清颗粒对食糜性髙脂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 ICR小鼠60只,雌性,体重18-22g,除随机留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
予常规词料外,其余50只均给予足量高脂饲料,2周后剪尾采血(预先禁食12h), 测定血清TC含量,并按TC水平将高脂模型小鼠鼠分为高脂模型组、力平之
150mg/kg阳性对照组、脂清颗粒10、 20、 40g (生药)/kg三剂量组,每组10 只,继续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给药体积均为 0.2ml/10g体重,高脂模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2周时剪 尾尖采血,测定血清TC,给药4周时股动脉采血,测定TC、 TG、 HDL-C、 LDL-C 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另取肝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
结果脂清颗粒20、 40g (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4周,使高脂饮食小鼠 血清TC、 TG、 LDL-C均明显下降;HDL-C略有升高,且不影响肝脏重量、系数以 及血清ALT。说明脂清颗粒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四) 脂清颗粒对腹腔注射蛋黄乳所致高脂小鼠血脂的影响试验。 ICR雄性小鼠6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力
平之阳性对照组、脂清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表5中所示剂量灌胃给予 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天,给药体积均为O. 2ml/10g体重,正常对照组和模 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第7天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 均腹腔注射75X新鲜鸡蛋黄生理盐水乳液0.2ml/10g体重,给予蛋黄乳后IO h, 各组再给相应药物l次,末次给药后2h,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以试剂盒方法 测定TC和TG。
结果脂清颗粒20、 40g (生药)/kg剂量预防给药l周,使腹腔注射蛋黄 乳所致高脂小鼠的血清TC、 TG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脂清颗粒预防给药对高脂动 物模型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五) 脂清颗粒对大鼠甘油三脂清除速率的影响试验。
SD大鼠30只,雄性,体重200-240g,随机分成高脂模型组、力平之100mg/kg 阳性对照组、月旨清颗粒7.5、 15、 30g (生药)/kg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 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4天,给药体积均为lml/100g体重,高脂模型组 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末次给药后1小时尾静脉注射英脱匹利(interlipit) 0. 2 ml/100g体重,然后在注射后5'、 10, 、 20,、 30'和45'眼底静脉丛毛细管 法取血100^1,分离血清测定TG含量,并以一级清除模型计算半衰期(清除率)。
结果脂清颗粒15、 30g (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4天,虽能不同程度地 降低静脉注射英脱匹利(interlipit)后不同时段大鼠血清TG水平,但对TG 的清除速率无明显影响。
说明脂清颗粒降血脂作用机制可能是阻碍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利用,而并非 是通过促进体内脂质的代谢与消除。
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使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
是现代剂型的中药,各项指标符合和达到国际医药市场对产品的标准和要求, 以便在国际上流通。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它是含主要成分为泽泻、制何首乌、决
明子、桑寄生、郁金、山楂、蒲黄、白术的颗粒制剂。
以制备1000包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为例,制备方法是 (1)药物组成成分的用量如下泽泻7.5千克;何首乌7.5千克;决明子
7. 5千克;桑寄生7. 5千克;郁金6千克;山楂7. 5千克;蒲黄7. 5千克;
白术5千克。
(2) 白术、郁金、泽泻、何首乌、山楂切成薄片,决明子、蒲黄粉碎成细 粉用绸布包扎,桑寄生切成3 5厘米的小段,第一次用7—8倍量60%的药用乙
醇浸润后,微沸回流1.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滤过,滤液备用;
(3) 将(2)所得药渣再用5—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 滤液备用;
(4) 将(2)所得滤液与(3)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1.12 的浓縮液,备用;
(5) 将(3)所得药渣加8—9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縮 至相对密度1.08-1.16的浓縮液,备用;
(6) 将(4)所得醇提浓縮液与(5)所得水提浓縮液合并加热,并加入辅 料糊精,喷雾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
(7) 将(6)所得颗粒进行分装,即得;
实施例2
以制备1000包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为例,制备方法是
(1) 药物组成成分的用量如下泽泻7.5千克;何首乌7.5千克;决明子 7.5千克;桑寄生7.5千克;郁金6千克;山楂7.5千克;蒲黄7.5千克;
白术5千克。
(2) 白术、郁金、泽泻、何首乌、山楂切成薄片,决明子、蒲黄粉碎成细 粉用绸布包扎,桑寄生切成3 5厘米的小段,第一次用7倍量60%的药用乙醇
浸润后,微沸回流2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滤过,滤液备用;
(3) 将(2)所得药渣再用5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滤液 备用;
(4) 将(2)所得滤液与(3)所得滤液合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6-1.12 的浓縮液,备用;
(5) 将(3)所得药渣加8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縮至相 对密度1.08-1.16的浓縮液,备用;
(6) 将(4)所得醇提浓縮液与(5)所得水提浓縮液合并加热,并加入辅 料糊精,喷雾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
(7) 将(6)所得颗粒进行分装,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它是含主要成分为泽泻、制何首乌、决
明子、桑寄生、郁金、山楂、蒲黄、白术的颗粒制剂。
以制备1000包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为例,制备方法是 (1)药物组成成分的用量如下泽泻7.5千克;何首乌7.5千克;决明子
7.5千克;桑寄生7.5千克;郁金6千克;山楂7.5千克;蒲黄7.5千克;
白术5千克。
(2) 白术、郁金、泽泻、何首乌、山楂切成薄片,决明子、蒲黄粉碎成细 粉用绸布包扎,桑寄生切成3 5厘米的小段,第一次用7—8倍量60%的药用乙 醇浸润后,微沸回流2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滤过,滤液备用;
(3) 将(2)所得药渣再用5 — 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
° (4)将(2)所得滤液与(3)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1.12 的浓缩液,备用;
(5) 将(3)所得药渣加8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縮至相 对密度1.08-1.16的浓縮液,备用;
(6) 将(4)所得醇提浓縮液与(5)所得水提浓縮液合并加热,并加入辅
料糊精,喷雾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
(7) 将(6)所得颗粒进行分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降血脂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其特征在于药物重量组份由泽泻6-9克,制何首乌6-9克,决明子6-9克,桑寄生6-9克,郁金4.5-7.5克,山楂6-9克,蒲黄6-9克,白术3.5-6.5克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泽泻为方中君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制备过程为用白术、郁金、泽泻、何首乌、山楂切成薄片,决明子、蒲黄粉 碎成细粉用绸布包扎,桑寄生切成3 5厘米的小段,第一次用乙醇浸润后微沸 回流1.5—2小时,收集滤液得A;药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1.5—2小时,收集滤 液得B,合并A和B,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得C;药渣加水 提取1.5—2小时,减压浓縮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得到水提浓縮液D。将C与D合 并加热,向其中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将以上喷雾干燥后的干粉依法制成颗粒 剂。铝塑包装,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药材醇提时用7—8 倍重量的60%药用乙醇提取。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醇提时用5—6倍 重量的60%药用乙醇提取。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提时用药材8—9倍量 的水提取。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辅料是糊精。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其特征在于具有防治高脂 血症方面的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中药颗粒剂脂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每包脂清颗粒主要组成为泽泻6-9克,制何首乌6-9克,决明子6-9克,桑寄生6-9克,郁金4.5-7.5克,山楂6-9克;蒲黄6-9克,白术3.5-6.5克。制备方法为所有药材加乙醇浸润后,微沸回流1.5-2小时,收集滤液得A;药渣再加乙醇回流提取1.5-2小时,收集滤液得B,合并A和B,回收乙醇并浓缩得C;药渣加水提取1.5-2小时,减压浓缩水提液,得到水提浓缩液D;将C与D合并加热,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后的干粉制成颗粒剂,包装即得。该中药颗粒剂使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各项指标符合和达到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337057SQ20081006338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张俊杰, 张信岳, 钦 李, 李晓誉, 红 陆, 陈爱君 申请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