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7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血管腔内修复装置-主动脉分体式支 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
背景技术
胸主动脉夹层或胸主动脉瘤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随着我 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991年Parodi首次将微创腔内修复技术用于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治疗。近 年来,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已用于治疗主动脉瘤,该支架由镍钛记忆合金丝支架及衬于支架 内的管状纤维织物组成,镍钛记忆合金丝支架由超细镍钛记忆合金丝连续Z型折叠后围绕 成若干支架圈排列成管状而成,头端第一圈支架裸露,以利于增加锚定区长度,又不会阻挡 主动脉弓重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支架上设有金属标记物,以便在X线下用输送器将其准确 输送到病变部位,为防止主动脉分支血管被阻断血流,位于支架前端的侧壁上设有窗口,窗 口周边设若干特殊形状的金属标记,以将准确定位于分支血管的管口。使用时,将支架按常 规用输送器输送到病变部位。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支架输送器为一次性使用的输送器,由输送杆、套在输送杆外 的外鞘、设于外鞘尾端的充水阀和穿过输送杆内腔的保险杆组成,输送杆为中空管状,中间 的管腔为保险杆通道;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套于输送杆头部,压缩于外鞘的内腔,该内腔与充 水阀相连相通,以用于置入支架前通过充水阀注入生理盐水将腔内空气排除;保险杆中空, 中间的管腔为中央导丝通道,用于插入支架输送器的导丝,保险杆分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 分,头部呈圆锥体状,顶端圆钝,其位于输送杆的前端,头部后缘设有支架固定抓手,用于固 定套于输送杆头部的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头端裸露的第一圈,体部位于输送杆管腔内,尾部 伸出输送杆管腔的尾端。使用时,按常规将导丝通过股/髂动脉送入人体主动脉根部,然后将充水排气后 的支架输送器由保险杆尾端的中央导丝通道插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将主动脉开窗式支 架送入人体病变血管部位,旋转输送杆将支架窗口对向分支血管管口,固定输送杆,后退外 鞘释放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再前推保险杆使其头部的抓手松开以释放支架第一圈,支架即 刻恢复原形,撑开织物固定于病变部位血管内壁,最后按常规退出输送器和导丝,从而达到 主动脉弓病变部位隔绝血流的目的。然而,对位于主动脉弓并累及分支血管的动脉夹层或动脉瘤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 方法,且上述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置入时或置入后,窗口有偏离分支血管管口的可能,致使治 疗失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隔绝位于主动脉弓并累及分支血管的动脉 夹层或动脉瘤的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分体式支架由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和与其匹配的分支血管支 架组成,所说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前端侧壁的窗口周边设有若干特殊形状的金属标记,其特 征在于分支血管支架的尾端膨出,膨出部分的直径略大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窗口,以固定 于该窗口防止滑脱,分支血管支架的体部管径略小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窗口并与分支血管 内径匹配,以便从开窗式支架腔内由窗口穿出进入分支血管,将分支血管内的动脉夹层或 动脉瘤与血流隔绝。本实用新型的双导丝输送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架输送器的改进,由输送杆、 套在输送杆外的外鞘、设于外鞘尾端的充水阀和穿过输送杆内腔的保险杆组成,输送杆为 中空管状,中间的管腔为保险杆通道;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套于输送杆头部,压缩于外鞘的内 腔,该内腔与充水阀相连相通;保险杆中空,中间的管腔为中央导丝通道,保险杆分头部、体 部和尾部三部分,头部呈圆锥体状,顶端圆钝,其置于输送杆的前端,头部后缘设有支架固 定抓手,体部位于输送杆管腔内,尾部伸出输送杆管腔的尾端;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杆的管壁 内设有一个侧壁导丝通道,该导丝通道的前端开口于头部的侧壁上,尾端开口于输送杆的 尾部侧壁,用于插入分支血管支架输送器的导丝。为便于导丝的插入,侧壁导丝通道的尾端 开口处可衔接一个通道延伸管。使用时,先将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用本输送器按常规送至主动脉病变部位,固定输 送杆,后退外鞘使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以调整窗口方向使其正对分支血管, 然后从输送杆的侧壁导丝通道的尾端或通过衔接于此的通道延伸管插入分支血管支架输 送器的导丝,该导丝穿过导丝通道前端的开口由支架窗口拐入分支血管,固定输送杆,继续 回退外鞘,并前推保险杆使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完全释放,金属支架靠自身弹力张开,纤维织 物贴附于主动脉内壁上,然后,在保留分支血管支架输送器导丝的前提下退出本主动脉支 架输送器及其导丝,再按常规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架输送器通过保留的导丝置入输送 器,其头部沿导丝穿过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的窗口前移至分支血管支架的尾端膨出部分位于 开窗式支架窗口,再按常规释放支架,退出支架输送器及其导丝,分支血管支架恢复原状 后,其尾端膨出部分卡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窗口,体部紧贴分支血管内壁,与主动脉开窗式 支架联为一体,从而将位于主动脉弓并累及分支血管的动脉夹层或动脉瘤与血流隔绝。本实用新型为主动脉弓病变并累及分支血管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本 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分体式支架不仅对主动脉开窗式支架起到固定作用,增加了整体的稳定 性,防止了术后内漏、支架移位的发生,保证了分支血管血供,而且在隔绝主动脉弓动脉夹 层或动脉瘤的同时,解决了所累及的分支血管的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隔绝问题。本实用新 型的双导丝输送器有效地解决了主动脉分体式支架植入的难题,使与主动脉呈不同角度的 分支血管内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隔绝变得容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支血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导丝输送器的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下的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分体式支架由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和与其匹配的分支血管 支架2组成,位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窗口 1. 1,窗口周边设若干特殊形 状的金属标记1. 2,其特征在于分支血管支架2的尾端2. 1膨出,膨出部分的直径与主动脉 开窗式支架窗口匹配,以固定于该窗口防止滑脱,分支血管支架2的体部2. 2管径小于主动 脉开窗式支架窗口且与分支血管内径匹配,以便从开窗式支架腔内由窗口穿出进入分支血 管。本实用新型的双导丝输送器3由输送杆3. 1、套在输送杆外的外鞘3. 2、设于外鞘 尾端的充水阀3. 3和保险杆3. 4组成,主动脉开窗式支架套于输送杆头部,压缩于外鞘的内 腔,该内腔与充水阀相连相通;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杆的管壁内设有一个侧壁导丝通道,该导 丝通道的前端开口 3. 1. 1位于头部的侧壁上,尾端开口 3. 1. 2位于输送杆的尾部侧壁,用于 插入分支血管支架输送器的导丝。为便于导丝的插入,侧壁导丝通道的尾端开口处可衔接 一个通道延伸管3. 1.3。实施例1. 一种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长14cm,外径3. 2cm,窗口 1. 1距离支架前端织 物边缘0. 5cm,直径0. 8cm,窗口周边设有4个“8”字形钼金标记1. 2 ;分支血管支架2总长 5. 0cm,其尾端2. 1呈礼帽状膨出,膨出部分的外径0. 85cm,体部长3. 5cm,外径0. 75cm。本 实用新型的双导丝输送器3的侧壁导丝通道直径0. 1cm,其前端开口 3. 1. 1位于距输送杆顶 端1. 5cm的侧壁上,尾端开口 3. 1. 2位于离输送杆尾端20cm的侧壁上。其余与本实用新型 的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匹配。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侧壁导丝通道尾端3. 1.2衔接一个通道延伸管3. 1.6,其长15cm,外 径0.3cm。其余同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可按需制成不同的规格型号。
权利要求一种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其特征在于由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和与其匹配的分支血管支架(2)组成,位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窗口(1.1),窗口周边设若干金属标记(1.2),分支血管支架(2)的尾端(2.1)膨出,膨出部分的直径与开窗式支架窗口匹配,以固定于该窗口防止滑脱,分支血管支架(2)的体部(2.2)管径小于开窗式支架窗口并与分支血管内径匹配,以便从开窗式支架腔内由窗口穿出进入分支血管。
2.一种双导丝输送器(3),该双导丝输送器(3)是权利要求1所述主动脉分体式支架 的双导丝输送器,由输送杆(3. 1)、套在输送杆外的外鞘(3. 2)、保险杆(3. 4)和设于外鞘尾 端的充水阀(3. 3)组成,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套于输送杆头部,压缩于外鞘的内腔,该内 腔与充水阀相连相通;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杆的管壁内设有一个侧壁导丝通道,该导丝通道 的前端开口(3. 1. 1)位于输送杆头部的侧壁上,尾端开口(3. 1. 2)位于输送杆的尾部侧壁, 用于插入分支血管支架(2)的输送器导丝。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导丝输送器(3),其特征在于在侧壁导丝通道的尾端开口处 衔接一个通道延伸管(3. 1. 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及其双导丝输送器。主动脉分体式支架由主动脉开窗式支架(1)和与其匹配的分支血管支架(2)组成,分支血管支架的尾端(2.1)膨出部分的直径与主动脉开窗式支架的窗口(1.1)匹配,以固定于该窗口。双导丝输送器(3)由输送杆(3.1)、外鞘(3.2)、充水阀(3.3)和保险杆(3.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杆的管壁内设有一个侧壁导丝通道,用于插入分支血管支架(2)的输送器导丝。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分体式支架对主动脉开窗式支架起到固定作用,保证了分支血管血供;双导丝输送器有效地解决了主动脉分体式支架植入的难题,使与主动脉呈不同角度的分支血管内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隔绝变得容易。
文档编号A61F2/90GK201664353SQ20092021411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向亚菲, 左克强, 杨明烽, 杭闻曌, 汤敬东, 黄俊峰 申请人:汤敬东;黄俊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