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13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雍塞,疲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态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中经络,常见证型有①风邪入中,经络痹Is}.型。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祛风通络。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治宜滋阴熄风。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治宜通腑化痰。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 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馈无知等神志症状。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治宜辛凉开鸾,滋阴熄风。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②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熟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目前,中风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急需一种疗效好的药物来治疗中风。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卜,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博人精深,包含甚广,绝人多数疾病都能够从中医中找到治疗途径,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与西医相比,中医更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而且效果好、见效快、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中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组成黄芪30-60份、川芍5-15份、天麻3-15份、桃仁5-9份、丹参5-20份、胆南星3-9份、山药10-30份、红花5-12份、牛膝5-15份、姜蚕5_12份、地龙5_15份、赤芍10-20份、鸡血藤20-50份、全蝎40-50份、蜈蚣30-50份、僵蚕60-80份、半夏6_12份、白附子4_8份、远志15-25份、党参15-25份、五角风10-30份、砂仁2_8份、天仙果2_8份、钩藤5_20份、红藤10-40份、水竹根2-8份。
上述制得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优选为黄芪35份、川苟8份、天麻5份、桃仁6份、丹参8份、胆南星5份、山药15份、红花5份、牛膝6份、姜蚕8份、地龙5份、赤芍12份、鸡血25份、全蝎40份、蜈蚣35份、僵蚕62份、半夏6份、白附子5份、远志15份、党参20份、五角风20份、砂仁6份、天仙果5份、钩藤15份、红藤25份、水竹根6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利用中药特效调节人体系统功能,使中药的疗效更稳定,剂型剂量更一合理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调理气血,经常服用可降低血压、血脂、防止血管硬化、预防中风的发生,同时价格低廉、携带服用方便,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该药能标本兼治,并且疗效巩固,治愈后不反弹,治疗方法简单,无刺激,患者易于接受。故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I采用下述方式配制黄芪35份、川苟8份、天麻5份、桃仁6份、丹参8份、胆南星5份、山药15份、红花5份、牛膝6份、姜蚕8份、地龙5份、赤芍12份、鸡血藤25份、全蝎40份、蜈蚣35份、僵蚕62份、半夏6份、白附子5份、远志15份、党参20份、五角风20份、砂仁6份、天仙果5份、钩藤15份、红藤25份、水竹根6份。实施例2采用下述方式配制黄芪37份、川苟10份、天麻6份、桃仁8份、丹参8份、胆南星6份、山药16份、红花8份、牛膝8份、姜蚕10份、地龙8份、赤芍15份、鸡血藤30份、全蝎45份、蜈蚣30份、僵蚕65份、半夏8份、白附子6份、远志18份、党参22份、五角风25份、砂仁5份、天仙果6份、钩藤12份、红藤30份、水竹根5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原料配制是 黄芪30-60份、川芍5-15份、天麻3-15份、桃仁5_9份、丹参5_20份、胆南星3_9份、山药10-30份、红花5-12份、牛膝5-15份、姜蚕5_12份、地龙5_15份、赤芍10-20份、鸡血藤20-50份、全蝎40-50份、蜈蚣30-50份、僵蚕60-80份、半夏6_12份、白附子4_8份、远志15-25份、党参15-25份、五角风10-30份、砂仁2_8份、天仙果2_8份、钩藤5_20份、红藤10-40份、水竹根2-8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原料配制是 黄芪35份、川苟8份、天麻5份、桃仁6份、丹参8份、胆南星5份、山药15份、红花5份、牛膝6份、姜蚕8份、地龙5份、赤芍12份、鸡血25份、全蝎40份、蜈蚣35份、僵蚕62份、半夏6份、白附子5份、远志15份、党参20份、五角风20份、砂仁6份、天仙果5份、钩藤15份、红藤25份、水竹根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包括黄芪、川芍、天麻、桃仁、丹参、胆南星、山药、红花、牛膝、姜蚕、地龙、赤芍、鸡血藤、全蝎、蜈蚣、僵蚕、半夏、白附子、远志、党参、五角风、砂仁、天仙果、钩藤、红藤、水竹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中药特效调节人体系统功能,使中药的疗效更稳定,剂型剂量更一合理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调理气血,经常服用可降低血压、血脂、防止血管硬化、预防中风的发生,同时价格低廉、携带服用方便,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该药能标本兼治,并且疗效巩固,治愈后不反弹,治疗方法简单,无刺激,患者易于接受。故具有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861281SQ20111018764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宋德成, 崔洋, 高永清, 郎琳, 王磊 申请人: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