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84684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功能减退。由于肾脏排泄和调节功能失常,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极度紊乱,以及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所致,CRF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属于危急重症,并被列为世界七大疑难病症之一,是医药界急需解决的重点项目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CRF,主要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方法,费用昂贵, 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均是沉重的负担。而中医中药对延缓CRF的进展、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制剂肾衰宁薄膜衣片在治疗CRF方面能够快速、有效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改善尿毒症临床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改善肾性贫血,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肾衰宁薄膜衣片”临床验证总有效率高达83.2%。现有的肾衰宁薄膜衣片、胶囊、冲剂多是将原料药粉碎后成型。中药制剂所采用的各种原料药因产地、气候、季节等原因,其中所含有效成份不尽相同。生产中经常出现采用相同数量的原料药和相同的制备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中有效成份却不相同,使得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难以准确控制。原料药粉碎后直接成型,使得产品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低,药品化学性能及质量不稳定,吸收率较低,服药量较大,产品体积较大,药品在运输、储藏都需占用较大的空间。肾衰宁药物稠膏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糖类、氨基酸、苷类、蛋白质、酶、有机酸、油脂、酯、树脂、色素、生物碱、挥发油、鞣质、无机盐等。水提醇沉原理是利用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既溶于醇又溶于水的性质,采用醇水液沉淀时去除部分不溶于乙醇的无效组分如多糖、蛋白等,达到精制成品,提高制剂成品质量的目的。用醇沉除杂,常常影响药效。主要原因是1、一些有效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等不溶于醇而被除去。2、生物碱、苷、黄酮之类醇溶性成分,本来提取不完全,除杂时又受加醇操作的影响而不同程度的被裹附,致使含量明显降低。3、口服固体制剂因为醇沉时将多糖等除去,醇液回收乙醇浓缩后需加数倍量的淀粉、糊精等辅料方能成型,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大大提高了成本。水提醇沉法生产成本高,由于在醇沉中大量使用酒精,其回收损失至少在30%以上,且耗能耗物,必须购置专门设备,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醇沉工艺会除去药液中的亲水胶体如多糖等,因此,口服液等成品中的疏水胶体缺乏亲水胶体的“保护”,成品在贮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色、沉淀。水提醇沉法生产周期长,一般生产周期都在4-5天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中药肾衰宁制剂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现有中药肾衰宁制剂进行升级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按该方案生产的肾衰宁制剂中杂质少,有效成份保存量大,生产成本低,产品稳定性好,生产周期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下述质量份备原料药太子参200-300、黄连80-120、法半夏200-300、陈皮 80-120、茯等 150-250、大黄 500-700、丹参 600-800、牛膝 150-250、红花 80-120、甘草 80-120,原料药除杂,去尘;
(2)取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制备大黄生粉;
(3)取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制备大黄稠膏,方法为,以EOH为溶剂,渗漉M小时后, 收集渗漉液,按100毫升渗漉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所述的絮凝剂为壳聚糖、聚酰胺中至少一种;
(4)制备黄连、茯苓、太子参、红花、丹参、法半夏、陈皮、牛膝、甘草药物稠膏,方法为,水提原料药材,收集提取液,按100毫升提取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所述的絮凝剂为壳聚糖、 聚酰胺中至少一种;
(5)大黄稠膏与药物稠膏混合浓缩为混合浓稠膏;
(6)混合浓稠膏与步骤(2)大黄生粉混合均勻;
(7)喷雾干燥,粉碎至100-120目,为肾衰宁药粉;
(8)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药剂;
(9)检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药剂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Mnm、 理论板数彡5000,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每0. 35g大于3. 2mgo步骤(2)所述制大黄生粉的具体步骤为取大黄50%,粉碎至100-120目,60°C — 75°C灭菌,为大黄生粉。步骤(3)所述制大黄稠膏的具体步骤为取大黄50%,粉碎至30-50目,投入渗漉罐内,用浓度为60-70%E0H为溶剂,渗漉M小时后,收集渗漉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密度为 1. 20-1. 35 g/cm3,为大黄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步骤(4)所述黄连、茯苓、太子参、红花、丹参、法半夏、陈皮、牛膝、甘草药物稠膏的具体步骤为原料药材投入水提罐,分三次水提,将三次提取液过滤,按100毫升提取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搅拌均勻,静置至少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密度为1. 40-1. 65g/cm3, 为浸膏;浸膏冷至30士5°C,用浓度为95%E0H调节,使浸膏中的EOH含量为60%时,搅拌均勻醇沉,静置醇沉72小时,取上清药液经过滤,浓缩至至密度为1. 40-1. 65g/cm3,为药物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或加热浓缩。步骤(5)所述的混合浓稠膏是将步骤(3)制得的大黄稠膏和步骤(4)制得的药物稠膏放入同一容器搅拌均勻、加热浓缩至至密度为1. 50-1. 66g/cm3的混合浓稠膏。步骤(7)所述喷雾干燥干燥时间为2—2. 5小时,物料干燥温度低于95°C。 所述的药剂是药剂学所述的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本发明是采用现代的制药工艺制备肾衰宁制剂。现代制药工艺通常是将原料药通过提取的方式,提取原料药的有效成份。大黄是肾衰宁中药制剂中的主要成份,如果通过提取的方式,原料药的性质将发生改变,可能改变制剂疗效和治疗方向,如果全部直接采用原料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制剂也困难。为保证肾衰宁制剂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独特疗效,本发明将大黄的50%制为生粉,另外50%经提取后制备为大黄稠膏,将其余的原料药经提取制备为药物稠膏,再将大黄生粉与大黄稠膏及药物稠膏混合后喷雾干燥为肾衰宁药粉,将肾衰宁药粉按常规方法制备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等中药剂型。肾衰宁药物稠膏中的杂质含有黏液质、蛋白质、淀粉、果胶、鞣质、色素、树胶、无机盐等复杂成分,这些物质一起共同形成I-IOOnm的胶体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是一种动力稳定性体系,因具有大的表面能,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见表3肾衰宁水浸膏化学成分分析对照表。当加入絮凝剂后,可通过吸附架桥和电中和等作用沉降除去溶液中的粗粒子,以达到精制的目的,见表4絮凝效果对照明细表和表5醇沉工艺和本发明絮凝工艺的对照表。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制剂,特别控制流动相、波长、理论板数等指标,最重要的是控制总生物碱的含量。本发明的制剂可方便的按常规方法制备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等中药剂型。本发明的特点是1、原料消耗少,设备简单,可在原醇法工艺上改进,大量减少了醇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2生产周期短,絮凝过程只需3—6小时,一般生产周期在2天左右,与醇沉法相比较缩短了近一半的生产时间;3、产品质量好。可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保证制剂的疗效;4、由于絮凝剂具有络合金属离子的特性,在中药絮凝精制过程中,可减少药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特别是铅离子的含量。本发明的肾衰宁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增强,产品质量稳定,内容物均一性更好,含量偏差非常低,有效成分大幅提高,制剂被摄取后,内容物能迅速释放,体内利用率、吸收率高。本发明制备的肾衰宁制剂的药理、药效试验如下
一、毒理试验
用本发明制备的肾衰宁制剂作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正常使用时试验动物没用毒性反应。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1、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灌胃最大药量34. 0g/80ml/kg体重,折合原生药233. 14g/ kg体重,为成人临床用药量的323. 8倍。2、云南省药品检验所“肾衰宁中药制剂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大鼠灌胃给肾衰宁制剂2. lg/kg/日及7. Og/kg/日,相当于成人日用产剂量的15倍及50倍,以体重计算,连续给药100天未见动物外观异常,体重增长正常;并经血液生化学、血液学检测,主要脏器系数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肾衰宁制剂灌胃给药100天未发现明显毒性”。3、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灌胃肾衰宁制剂2. 00、3. 30、4. 50g/kg. bw三个剂量组,折合原药材1.37、2. 26、3.09g/kg.bw,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的19. 00、31. 43、 42. 85倍。连续给药12周结果为未引起明显中毒反应;试验动物血液学、血清生化学、电解质及尿液检测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观察到动物脏器器官与受试动物药物有关的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肾衰宁药粉2. 00 g/kg. bw,折合原药材1. 37 g/kg.bw,相对于成人临床用药量19. 00倍以下为安全剂量参考范围。4、通过肾衰宁中药制剂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麻醉犬血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心电图都没有明显影响。对小鼠的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静脉注射肾衰宁制剂,剂量为10、20、30、40 mg/kg.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二、 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的片剂对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功能减退具有广泛的应用,具体试验如下
1、昆明肾脏病研究所的“肾衰宁片治疗慢性功能不全临床疗效观察”结论是,“肾衰宁片可改善CRE患者临床症状,CRE延缓进程,有效降低CRE患者血中毒素水平,改善肾性贫血,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特别对早、中期CRE患者疗效确切。肾衰宁片具有使用安全、便于携带、用药方法简便、经济实惠等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本药是防治CRE的较为理想治疗药物”。2、中国人民解放军452医院肾脏病科的“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观察”认为,“本文20例治疗患者中医辩证完全符合其中医肾衰发病机理,服用肾衰宁片后, 临床观察结果证实该药以早、中期肾衰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肾衰宁片临床服用安全, 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用药方法简便,其患者大便次数可以改变药物剂量来调整。我们认为对老年体弱患者可保持大便以每日二次为佳,以年轻患者可保持大便以第日三至四次为宜,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3、安徽省立医院肾脏内科“肾衰宁片治疗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认为,“CRE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重疾病,在我国终末期肾衰的发病率为10/10万人口,由于经济和医疗条件所限,至今接受透析法的只占10%;但透析和肾移植虽然对CRE 终末期肾衰有很大治疗作用,但不够解决该病的早、中期治疗问题,且其医疗费用昂贵,给家属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国产中成药肾衰宁片主要成分为太子参、大黄、红花、甘草等, 通过本文观察表明,能显著改变CRE的临床症状,延缓CRE的病程,保护残存肾单位,增加人体免疫能力,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对早中期CRE疗确切。我们认为是治疗早中期CRE较为理想的药物”。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病科“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结论是,“肾衰宁片可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改善和保护残存肾单位,改善肾性贫血,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程,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且服用简单、方便,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较好的治疗药物”。5、昆明市延安医院肾内科“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结论是, “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表明,肾衰宁片可改善CRE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Bim. Cr,改善贫血,增进食欲,这以其中药成分中具有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益气健脾作用有关,此药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为CRE 二级预防的首选药,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RE开辟了广阔的前
旦”
ο6、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认为,“一些动物实验及临床用药已经发现肾衰宁片具有活血化瘀、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除、延缓肾衰等作用。我们的临床研究发现肾衰明显改善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血 BUN、Scr下降、Ccr提高,肾性贫血有所纠正,酸中毒改善,可推迟病人进入透析或移植治疗的时间;且肾衰宁片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7、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认为,肾衰宁片能显著改善CRE的临床症状,延缓CRE的病程,快速、有效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 改善肾性贫血、保护残存肾单位、推迟开始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特别是对治疗早、中期 CRE疗效确切。通过我们所做的临床观察,患者平均服用“肾衰宁片” 1个疗程,45天,近期有效率高达90%。我们认为“肾衰宁片”是一种安全性高、防治CRE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使用”。8、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小结”结论是,“肾衰宁片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CRE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明显降低尿素氮, 改善患者氮质代谢,提高肾功能”,“疗效确切,价格合理,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9、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主任、教授杨立明、肾脏病病学部委员赵淑梅,东北师范大学医院内分泌教授吕宪波,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教授韩巍联合撰写的“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探讨”认为,“肾衰宁片对早、中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改善症状、降低BUN、Ser效果显著,对血液透析患者,可减少透析次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5例临床观察小结”认为,肾衰宁片“对早、中期肾衰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肾衰宁片与包醛氧化淀粉治疗肾衰的比较研究,前者对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的作用,以及临床总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均优于后者,且包醛氧化淀粉易产生恶心呕吐反应,部分病人不能忍受,肾衰宁片则服用方便,无这方面的副作用”,“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类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共同表现,临床非常多见,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尤其透析治疗的药物很少。肾衰宁片服用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值得予以推广”。1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小结”认为,肾衰宁片“能明显改善尿素症的临床候,对于纳少、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疗效较佳,中医症候的平均积分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该药紧扣病机,组方合理”。综上所述,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明,肾衰宁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采用传统方法将原料药粉碎后直接成型制备肾衰宁薄膜衣片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肾衰宁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对照见表1,从表中可知采用本发明可以使有效成分大幅提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1、肾衰宁胶囊具体步骤如下
(1)备5个配方的原料药如表2,原料药除杂,去尘;
(2)取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制备大黄生,具体方法为,将粉碎至100-120目,60°C— 75°C灭菌,为大黄生粉;
(3)取大黄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粉碎至30-50目,投入渗漉罐内,用浓度为 60-70%E0H为溶剂,渗漉M小时后,收集渗漉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密度为1. 20-1. 35 g/cm3, 为大黄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
(4)制备黄连、茯苓、太子参、红花、丹参、法半夏、陈皮、牛膝、甘草药物稠膏,具体步骤为原料药材投入水提罐,分三次水提,将三次提取液过滤,按100毫升提取液加入絮凝剂 10-20克,搅拌均勻,静置至少M小时,取上清液经常规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 40-1. 65g/ cm3,为浸膏;浸膏冷至30士5°C,用浓度为95%E0H调节,使浸膏中的EOH含量为60%时,搅拌均勻醇沉,静置醇沉72小时,取上清药液经过滤,浓缩至至密度为1. 40-1. 65g/cm3,为药物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絮凝剂为壳聚糖、聚酰胺中至少一种;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或加热浓缩;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升膜式蒸发器,浓缩时实现脱溶,预热的升膜式蒸发器I在浓缩液进口温度85度左右,浓缩液出口温度95度左右;升膜式蒸发器 II 浓缩液出口温度100度左右,浓度为观%-45% ;间接蒸汽压力为0. 30—0. 50Mpa ;升膜式蒸发器III 浓缩液出口温度120度左右,浓度为60%-75% ;间接蒸汽压力为0. 40—0. 60Mpa ; 浓缩液加热器浓缩液出口温度为95度左右;浓缩液出口温度100度以上,浓度为35%以上;浸出产品中挥发物不超过0. 50% ;间接蒸汽压力为0. 40Mpa,过热蒸汽压力为0. 04-0.06Mpa ;
(5)大黄稠膏与药物稠膏混合浓缩为混合浓稠膏,具体是将步骤(3)制得的大黄稠膏和步骤(4)制得的药物稠膏放入同一容器搅拌均勻、加热浓缩至至密度为1. 50-1. 66g/cm3的混合浓稠膏;
(6)混合浓稠膏与步骤(2)得到的大黄生粉混合均勻;
(7)喷雾干燥,干燥时间为2—2.5小时,干燥温度低于95°C,粉碎至100-120目,,物料为肾衰宁药粉;
(8)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胶囊药剂,具体步骤为粉碎过筛粉碎过 100-120目筛;总混在肾衰宁药粉中加入肾衰宁药粉总重量3%的辅料滑石粉,混合均勻,开机混合1小时;充填崩解限度< 22分钟;装量0. 35g士8% ;泡罩上加热板温度 1380C —1450C ;下加热板温度i:35°C —142°C ;打字压印温度140°C —170°C ;热封温度205 0C —218 0C ο ;
(9)检验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每0.35g大于3. 2mg ;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水=45 :55、检测波长2Mnm、理论板数彡5000,水分5. 0%,崩解时限彡22分钟,装量差异0. 35g士8% (0. 322— 0. 378)。
2、肾衰宁片
步骤(1) - (7)及步骤(9)与制备胶囊相同,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片剂。3、肾衰宁冲剂、散剂
步骤(1) - (7)及步骤(9)与制备胶囊相同,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冲
剂或散剂。4、肾衰宁口服液
步骤(1) - (7)及步骤(9)与制备胶囊相同,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口服液。表1采用传统方法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肾衰宁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对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按下述质量份备原料药太子参200-300、黄连80-120、法半夏200-300、陈皮80-120、茯等 150-250、大黄 500-700、丹参 600-800、牛膝 150-250、红花 80-120、甘草 80-120,原料药除杂,去尘;取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制备大黄生粉;取质量份为40-60%的大黄制备大黄稠膏,方法为,以EOH为溶剂,渗漉M小时后,收集渗漉液,按100毫升渗漉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所述的絮凝剂为壳聚糖、聚酰胺中至少一种;制备黄连、茯苓、太子参、红花、丹参、法半夏、陈皮、牛膝、甘草药物稠膏,方法为,水提原料药材,收集提取液,按100毫升提取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所述的絮凝剂为壳聚糖、聚酰胺中至少一种;大黄稠膏与药物稠膏混合浓缩为混合浓稠膏; 混合浓稠膏与步骤(2)大黄生粉混合均勻; 喷雾干燥,粉碎至100-120目,为肾衰宁药粉; 用肾衰宁药粉按常规工艺制备为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药剂; 检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药剂流动相甲醇-水(45 :55)、检测波长2Mnm、理论板数彡5000,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每0. 35g大于3. 2mg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制大黄生粉的具体步骤为取大黄50%,粉碎至100-120目,60°C—75°C灭菌,为大黄生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制大黄稠膏的具体步骤为取大黄50%,粉碎至30-50目,投入渗漉罐内,用浓度为60-70%E0H为溶剂,渗漉M小时后,收集渗漉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密度为1. 20-1. 35 g/cm3,为大黄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黄连、茯苓、太子参、红花、丹参、法半夏、陈皮、牛膝、甘草药物稠膏的具体步骤为原料药材投入水提罐,分三次水提,将三次提取液过滤,按100毫升提取液加入絮凝剂10-20克,搅拌均勻,静置至少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密度为1. 40-1. 65g/cm3,为浸膏;浸膏冷至30 士 5°C,用浓度为95%E0H调节,使浸膏中的EOH含量为60%时,搅拌均勻醇沉,静置醇沉72小时,取上清药液经过滤,浓缩至至密度为1. 40-1. 65g/cm3,为药物稠膏,所述的EOH溶剂为95%的无水乙醇,所述的浓缩为真空浓缩或加热浓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混合浓稠膏是将步骤(3)制得的大黄稠膏和步骤(4)制得的药物稠膏放入同一容器搅拌均勻、加热浓缩至至密度为1. 50-1. 66g/cm3的混合浓稠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喷雾干燥干燥时间为2—2. 5小时,物料干燥温度低于95°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药剂学所述的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
全文摘要
一种用高分子絮凝沉淀技术制备肾衰宁制剂的制备方法,具其体步骤如下备原料药太子参、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大黄等;制大黄生粉;制大黄稠膏,渗漉液加入絮凝剂;制药物稠膏,提取液加入絮凝剂;制混合浓稠膏;混合浓稠膏与大黄生粉混合均匀;干燥,粉碎为肾衰宁药粉;用肾衰宁药粉制备为胶囊、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药剂;检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药剂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54nm、理论板数≥5000,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每0.35g大于3.2mg。本发明的肾衰宁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增强,产品质量稳定,内容物均一性更好,含量偏差非常低,有效成分大幅提高,制剂被摄取后,内容物能迅速释放,体内利用率、吸收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8888GK102488805SQ2011104372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家伟, 罗实 申请人: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 罗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