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用复方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06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伤用复方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治疗烧伤的复方药物和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烧伤用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由于沸水、蒸气、火焰、化学物品等直接作用于体表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烧烫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烧伤,只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没有水疱,不留瘢痕;二度烧伤,皮肤出现水疱,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治疗及时一般无大瘢痕;三度烧伤,最为严重,损害深,皮肤焦黑,坏死,骨骼和血管暴露,极易发生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死亡。由于烧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疤痕愈合等难题,若烧烫伤患者不及时治疗,病情每每迁延不愈,部分患者会从轻度烧烫伤转变为重度烧烫伤,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留下,还会留下疤痕残疾等。而西医药治疗烧伤对烧伤创面的要求只需一般消毒即可,疗效低,见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伤用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西医药治疗烧伤疗效低、见效慢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烧伤用复方药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5倍至30倍的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至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至40倍的20%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 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5倍至30倍的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至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至40倍的20%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辅料为卡波姆、西黄耆胶、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吐温-80、白凡士林、液体石蜡、蜂蜡、三乙醇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甘油、苯甲酸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即上述两种以上辅料按重量份数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上述第二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干燥温度为40℃至 150℃上述第三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干燥温度为40℃至 140℃将上述烧伤用复方药制成凝胶剂或软膏剂或膜剂或散剂。本发明提取、制备方法简便合理,从提取工艺上保证了其药理作用的发挥,该复方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大大减轻了病人换药的痛苦,具有使用方便,疗效高,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烧伤用复方药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15倍至30倍的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至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至40倍的20%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实施例2,该烧伤用复方药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或120份、关黄柏40份或80份、地榆40份或80份、白及10份或30份、辅料100份或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或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或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或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15倍或30倍的水溶液或1%或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或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或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或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或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或40倍的20%或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或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步中,按重量份数计,黄芩为100份、关黄柏为60份、地榆为60份、白及为20份;第二步中,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20目,加入5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浸溃时间为48小时,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25倍的5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干浸膏I粉碎至16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中,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20目,加入5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浸溃时间为48小时,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30倍的5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干浸膏II粉碎至160目得到粉末II ;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辅料为卡波姆、西黄耆胶、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 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吐温-80、白凡士林、液体石蜡、蜂蜡、三乙醇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甘油、苯甲酸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按重量份数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即上述两种以上辅料按重量份数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二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干燥温度为40°C至150°C。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三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干燥温度为40°C至140°C。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将上述烧伤用复方药制成凝胶剂或软膏剂或膜剂或散剂。一、取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烧伤用复方药进行镇痛实验 1.实验方法
1.1热板法痛实验
取体重为18g至22g的选痛反应在30秒内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
赋形剂对照组:用赋形剂对第一组昆明种雌性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赋形剂,涂赋形剂的量为25.6 g/kg ;
烧伤膏对照组:用烧伤膏对第二组昆明种雌性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骨,涂烧伤骨的量为23.8 g/kg ;
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三组昆明种雌性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12.8g/kg ;
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四组昆明种雌性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25.6 g/kg ;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五组昆明种雌性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51.2 g/kg。测定每只小鼠的痛阈值:将小鼠放在大烧杯内,烧杯置于加热至55°C的水浴锅内,以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用秒表记录小鼠投入烧杯至舔后足的时间,分别记录不同时间小鼠的痛阈值,表I为各组小鼠的热板法痛阈值平均值。扭体法
取体重为18g至22g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赋形剂对照组:用赋形剂对第一组昆明种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赋形齐U,涂赋形剂的量为25.6 g/kg ;
烧伤膏对照组:用烧伤膏对第二组昆明种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膏,涂烧伤骨的量为23.8 g/kg ;
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三组昆明种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12.8g/kg ;
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四组昆明种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25.6 g/kg ;
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第五组昆明种小鼠右后趾背部用棉签均匀涂摸烧伤用复方药,涂烧伤用复方药的量为51.2 g/kg。分钟后,分别对各组的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溶液,每只小鼠注射0.2ml、6g/L的冰醋酸溶液,记录每只小鼠IOmin内扭体次数:以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抬高计为指标,表2为各组小鼠的扭体法扭体次数平均值。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均采用平均值土标准差(I 土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分析
3.1对小鼠热板法镇痛试验痛阈的影响
由表I可知,与赋形剂对照组比较,烧伤膏组和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值,Ih后各组均有明显提高痛阈的作用,2h后烧伤膏组和高中剂量组仍有作用,但是相对较小,3h后烧伤膏组和高中剂量尚有作用,而其他几组均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和烧伤膏组提高痛阈作用相当。对小鼠扭体法试验扭体次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赋形剂对照组比较,烧伤膏组和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中、低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赋形剂组比较p〈0.0l或P〈0.05。讨论
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对物理性、化学性致痛因子所致疼痛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长,镇痛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二、取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烧伤用复方药进行抗炎实验 1.实验方法
1.大鼠蛋清致足跖肿胀试验
取体重为180g至220g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实验前先测量每组每只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周长值,该值为实验前周长正常值。赋形剂对照组:每只大鼠灌水4ml,每隔15min于右后肢踝关节处涂赋形剂,共3次,然后于该处皮下注入新鲜蛋清0.05ml/只致炎,并于致炎后1h内再涂赋形剂4次,所涂赋形剂总量为25.6 g/kg ;
烧伤膏对照组:每只大鼠灌水4ml,每隔15min于右后肢踝关节处涂烧伤膏,共3次,然后于该处皮下注入新鲜蛋清0.05ml/只致炎,并于致炎后Ih内再涂烧伤膏4次,所涂烧伤膏总量为23.8 g/kg ;
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每只大鼠灌水4ml,每隔15min于右后肢踝关节处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共3次,然后于该处皮下注入新鲜蛋清0.05ml/只致炎,并于致炎后Ih内再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4次,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12.8 g/kg;
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实验组:每只大鼠灌水4ml,每隔15min于右后肢踝关节处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共3次,然后于该处皮下注入新鲜蛋清0.05ml/只致炎,并于致炎后Ih内再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4次,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25.6 g/kg;
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每只大鼠灌水4ml,每隔15min于右后肢踝关节处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共3次,然后于该处皮下注入新鲜蛋清0.05ml/只致炎,并于致炎后Ih内再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4次,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51.2 g/kg;
分别于致炎后lh,2h,3h测量各组每只大鼠的踝关节周长,致炎后的周长与实验前周长正常值之差值为肿胀程度,表3为各组大鼠蛋清致足跖肿胀程度平均值。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
取体重为18g至22g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赋形剂对照组:对每只小鼠的右耳用棉签均匀涂抹赋形剂,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受试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布致炎剂二甲苯共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所涂赋形剂总量为25.6 g/kg ;
烧伤膏对照组:对每只小鼠的右耳用棉签均匀涂抹烧伤膏,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受试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布致炎剂二甲苯共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所涂烧伤膏总量为 23.8 g/kg ;
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对每只小鼠的右耳用棉签均匀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受试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布致炎剂二甲苯共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12.8 g/kg;
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实验组:对每只小鼠的右耳用棉签均匀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受试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布致炎剂二甲苯共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25.6 g/kg ;
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对每只小鼠的右耳用棉签均匀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末次给药后30 min在受试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布致炎剂二甲苯共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所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总量为51.2 g/kg ;
I小时后每只小鼠脱颈椎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分别用直径7_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对称部位取下耳片称重,记录其重量差为耳肿胀程度,比较各组间差异,表4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的平均值。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均采用平均值土标准差(i 士 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分析
4.1对大鼠蛋清致足跖肿胀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赋形剂组比较,烧伤膏组和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对蛋清致大鼠后肢踝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高剂量有明显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而2h之前非常明显。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由表4可见,结果表明,与赋形剂组相比,各用药组耳片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两耳片重量差改变明显,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组P〈0.05,与烧伤膏组的抗炎强度基本接近,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中、低剂量组P〈0.05,表明其肿胀抑制率是随剂量递增而增强。讨论
烧伤后皮肤外层防御屏障被破坏,受损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毛细血管内皮基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血管内的血浆样液体很快渗入组织间隙或创面,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液或水泡,进而产生急性炎症反应。由于烧伤的炎症反应早期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选择了以肿胀为主要指标的早期炎症实验方法,测定致炎前后水肿程度,探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的抗炎作用。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能够明显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所出现的耳廓肿胀,对二甲苯致炎的抑制率大于40%,与赋形剂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取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烧伤用复方药进行创面愈合实验
1.实验方法
取体重18-22 g昆明种小鼠70只,所有小鼠在实验前24小时,每只小鼠剪去背部毛,然后用40°C温热的脱毛剂涂在小鼠背部脊柱两侧区,脱毛面积4cmX 6cm左右,5_10min后用清水洗净,观察24h,确定脱毛部位无红肿、炎症和破损等异常情况,然后随机分成7组。将第2组至第7组的每只小鼠24h后采用乙醚浅麻醉,置于操作台上,75%乙醇消毒实验区皮肤;另将盛有水的钢精锅置于电炉上,并将20g的砝码置于锅内一同加热至沸,维持IOmin ;然后用钳子夹住砝码上端,迅速放在小鼠脱毛区皮肤上5s,并稍加压力,即可形成烫伤面积为2cmX 2cm的浅II度烫伤模型。烫伤后局部皮肤呈瓷白色,表皮显皱缩,常见局部皮肤有溃破,正常区域与烫伤部位清晰可辨,烫伤4h内皮下组织水肿明显。正常对照组:取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生理盐水0.25ml,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连续涂抹生理盐水15d,单笼饲养;
模型对照组:取第二组为模型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生理盐水
0.25ml,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连续涂抹生理盐水15d,单笼饲养;
赋形剂对照组:取第三组为赋形剂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赋形剂,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每次赋形剂用量为25.6 g/kg,连续涂抹赋形剂15d,单笼饲养;烧伤膏对照组:取第四组为烧伤膏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烧伤膏,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每次烧伤膏用量为23.8 g/kg,连续涂抹烧伤膏15d,单笼饲养;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取第五组为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每次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为12.8 g/kg,连续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15d,单笼饲养;
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实验组:取第五组为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每次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为25.6 g/kg,连续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15d,单笼饲养;
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取第五组为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实验组,每只小鼠每日均于背部脱毛区涂抹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每日涂抹2次,早晚各I次,每次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为51.2 g/kg,连续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15d,单笼饲养;
2.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评价
每日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判断标准:创面痂皮脱落,新上皮生成,分别于3天、6天、9天、12天、15天用游标卡尺测量创面纵长与横长,按椭圆面积公式计算创伤面积。记录实验第15日时各组动物创面愈合数,计算各组动物创面平均愈合天数(15天时未愈合者按15天计算)。表5为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平均值及创面平均愈合天数平均值。创面愈合率=(用药前面积-用药后面积)/用药前面积
3.烧伤组织病理学观察
末次用药Ih后,颈椎脱白处死小鼠,将烧伤创面连同周边皮肤一并取下,平铺于滤纸上,然后置于新鲜配制的Bouin氏同定液中。按常规石蜡制片方法进行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为4-6 m,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平均值土标准差(i ±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分析
5.1各组对烫伤小鼠创面平均愈 合时间及愈合率的影响
由表5可见,结果表明,随着各组药物的持续治疗,各组受试动物烫伤创面烫伤创面结痂面积逐步减小,愈合率显著上升,与模型对照组组相比,烧伤膏对照组和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平均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其中以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最佳。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烫伤小鼠创面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促愈合作用优于烧伤膏。结果见表5。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病理形态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表皮细胞排列整齐、连续、层次清楚;细胞核和胞质着色良好。胞核大多位于中央;真皮层组织及其附属器官结构清晰、完整。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烫伤刨面早期可见表皮细胞大多脱落,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有的表皮有明显的纵向裂痕,也有的表皮层困坏死形成凹凸不平;真皮层中的细胞大多消失,呈空洞状,胶原纤维呈断裂状、斑点状或无规则状,且厚度明显减少。而烧伤膏对照组和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各剂量组小鼠经过连续15d外涂治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可见表皮及真皮结构组织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低剂量组小鼠皮肤表皮仍有较多的坏死区域,空隙和裂痕仍明显,但比模型对照组形态要好得多,胶原纤维呈纵向成束排列;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中剂量组动物的皮肤表皮层结构清晰,创伤面恢复较快,但真皮中的胶原纤维仍有断裂;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高剂量组和烧伤膏组动物皮肤表皮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恢复良好,真皮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清晰,无溶解或杂乱现象,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烫伤皮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讨论
从烫伤皮肤外观上看,烫伤后小鼠皮肤早期从表皮层到真皮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表皮层细胞及附属器官细胞结构有充血、水肿和坏死现象,真皮层透明细胞大多消失,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或断裂。后期烫伤皮肤表皮角化增厚和结痂。有的局部伴有微生物经创面侵入诱发感染。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或断裂,与正常组比较,厚度明显减少。连续外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15d后。发现其能够显著地提高烫伤皮肤的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本品亦能加快烫伤后的皮肤细胞的修复与更新,清除变性或凋亡的细胞及其有害物质,促进烫伤局部的新血管的生成,同时也发现应用烧伤膏治疗后小鼠烫伤皮肤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炎症。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烧伤用复方药对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总之,该药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是一种适用于治疗中、小面积的II度烧伤、烫伤的外用制剂,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经济,更适合于基层推广和家庭各用。本实验为确定其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展现出该药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烧伤用复方药,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5倍至30倍的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至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至40倍的20%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2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其特征在于辅料为卡波姆、西黄耆胶、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吐温-80、白凡士林、液体石蜡、蜂蜡、三乙醇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甘油、苯甲酸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即上述两种以上辅料按重量份数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干燥温度为40°C至150°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干燥温度为40°C至140°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其特征在于将该烧伤用复方药制成凝胶剂或软膏剂或膜剂或散剂。
6.一种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地榆和白及干药材总重量的5倍至30倍的水溶液或1%至70%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地榆和白及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将干浸膏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 ;第三步,将黄芩和关黄柏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粉碎完成后向其中加入20%至95%乙醇水溶液作为浸溃溶剂进行浸溃,浸溃12小时至72小时后,继续加入重量是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总重量的10倍至40倍的20%至95%乙醇水溶液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将渗漉液浓缩至黄芩和关黄柏干药材的0.1倍重量份至3倍重量份,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将干浸膏II粉碎至100目至200目得到粉末II ;第四步,将粉末I和粉末I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第五步,将混合药粉与第一步中称取好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烧伤用复方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为卡波姆、西黄耆胶、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吐温-80、白凡士林、液体石蜡、蜂蜡、三乙醇胺、聚乙烯醇、阿拉伯胶明胶、甘油、苯甲酸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干燥温度为40°C至150°C。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的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得到干浸膏II,干燥温度为40°C至140°C。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烧伤用复方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烧伤用复方药制成凝胶剂或软 膏剂或膜剂或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治疗烧伤的复方药物和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烧伤用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烧伤用复方药,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下述干药材,黄芩80份至120份、关黄柏40份至80份、地榆40份至80份、白及10份至30份、辅料100份至300份;第二步,将地榆和白及混合粉碎至5目至50目。本发明提取、制备方法简便合理,从提取工艺上保证了其药理作用的发挥,该复方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大大减轻了病人换药的痛苦,具有使用方便,疗效高,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110818SQ2012105711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贺金华, 李维强, 康雨彤, 张晗, 毛艳, 张雷, 蔡晓翠, 戎晓娟, 严欢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20部队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