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33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试,以适应不同人腰5/骶I椎间隙固有张角差异性的椎间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年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椎间融合术的治疗。椎间融合术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增加供区创伤、不能提供即时的机械稳定等缺点使得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异体骨移植不仅费用高、数量有限,而且,由异体骨引起的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是影响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提高骨移植率,减少外固定依赖性,改善和保持脊柱的曲度,椎间融合器(Cage)应运而生。椎间融合器较圆柱状自体髂骨有更强的稳定性,能有效的维持脊柱前路稳定,保留椎间隙高度,符合脊柱的负重要求,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众多临床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对于提高骨融合率和近期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常用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形状不具有固有倾角或角度无法调试,导致不能保证与上下相邻椎体的骨面紧密贴合,有造成融合器沉降入椎体的可能,并增加了融合器移位和不融合的风险,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同时,腰骶角的恢复是维持脊柱矢状面平衡的重要保证,如果手术中为增加贴合面而根据目前应用的椎间融合器的复位椎间隙复位,则会使腰骶角显著减小,影响整个躯干的平衡。并且,腰骶固有张角大小会因人而异,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调节角度的腰椎融合器,通过调试来适应不同人具有的腰骶张角,更稳定的植入椎间,促进腰椎融合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常用腰椎融合器不具有固有倾角或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角度可以调节变化的腰椎融合器,能稳定匹配的植入腰骶椎间,并适应不同人腰骶椎间固有张角的差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包含:对称设置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通过饼状物活动连接,并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饼状物包含两个对称分离的半圆饼,该两个半圆饼分别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固定为一体。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饼状物为一个圆饼状整体,并与上部结构或下部结构一体成型。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固定元件是指螺钉,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对的两面设置有螺纹,通过螺钉固定。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该融合器的周边设置有若干血循环孔洞。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外部均设置有峰形齿状凸起。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侧部均具有圆弧形边缘。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倒钩结构。上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融合器体内镂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通过饼状物活动连接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使得上部结构或/和下部结构围绕该饼状物旋转,从而达到可以改变角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设计合理,角度可调,角度调试好后可以固定,增强融合器的稳定性;能在工具的辅助下植入椎间,并很好的固定在椎间,不易滑出脱位,并适应不同人腰骶椎间固有张角的差异;且能在一定时间内诱导腰椎椎体间的融合,具有更广泛的临床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I型融合器的正面剖视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I型融合器的未改变角度的侧面剖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I型融合器的改变角度 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I型融合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II型融合器的正面剖视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II型融合器的未改变角度的侧面剖视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II型融合器的改变角度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 I型融合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I型融合器,该融合器外形为长2(Γ30_Χ宽l(Tl2mmX高5飞mm的长方形。该融合器分为对称的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该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通过圆饼形连接在该融合器的中部形成饼状物20,如图2a所示,该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可绕该饼状物20旋转,如图2b所示,为该改变角度的融合器的侧视图,从而达到改变角度的目的。该饼状物20圆内径优选为5-7mm,该饼状物20的厚度优选为2-3mm。该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均设计有螺纹30,该螺纹直径优选为2_3mm,可拧入螺钉31固定已经调好的角度,如图3所示。该融合器的周边(即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周边)还设计有血循环孔洞40,该孔洞直径优选为2mm,以利于新生血管的长入,增进椎骨融合效率。该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外部均设置有峰形齿状凸起50,以防止位移。该融合器体内(即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体内)镂空,便于容纳碎骨片,同时亦增加了植骨块与终板的接触面积。该融合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倒钩结构(图中未示),该倒刺高度优选为l_2mm。该融合器的侧部(即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侧部)具有圆弧形边缘60,如图2a、2b所示,以避免融合器植入式损伤周围神经和软组织。实施例2 II型融合器[0025]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II型融合器,该融合器是在实施例1中I型融合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该II型融合器中的饼状物20与上部结构11 一体成型,提高了融合器的稳定性,保证融合器更长久地固定在腰椎间,不易滑落。该II型融合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型的融合器相同,其未变角度的侧视图如图5a所示,其改变角度的侧视图如5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饼状物20与下部结构12 —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融合器的制作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得的融合器可在体内长期存在而不引发身体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能在一定时间内诱导腰椎椎体间的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结构简单,角度可调,能稳定匹配的植入腰骶椎间,并适应不同人腰骶椎间固有张角的差异,具有更广泛的临床意义。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包含:对称设置的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该上部结构(11)与下部结构(12)通过饼状物(20)活动连接,并通过固定元件固定;所述的饼状物(20)包含两个对称分离的半圆饼,该两个半圆饼分别与上部结构(11)、下部结构(12)固定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饼状物(20)为一个圆饼状整体,并与上部结构或下部结构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元件是指螺钉(31),在上部结构(11)与下部结构(12)相对的两面设置有螺纹(30),通过螺钉(31)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的周边设置有若干血循环孔洞(4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外部均设置有峰形齿状凸起(5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侧部均具有圆弧形边缘(6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倒钩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体内镂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腰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包含对称设置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通过饼状物活动连接,并通过固定元件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设计合理,角度可调,角度调试好后可以固定,增强融合器的稳定性;能在工具的辅助下植入椎间,并很好的固定在椎间,不易滑出脱位,并适应不同人腰骶椎间固有张角的差异;且能在一定时间内诱导腰椎椎体间的融合,具有更广泛的临床意义。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2908883SQ20122043891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赵庆华, 李吉鹏, 栗扬阳, 巨亚萍, 邓国英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