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扶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74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扶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老弱护理器具,尤其是多功能扶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助行架、拐杖等同类用具主要靠自控助行,只可壮胆,实际防跌作用不大,体力不支时难免失控倒地,他人扶持也无法老不放手,稍一不慎,偶而突然倒地,他控也防不胜防,因而往往造成断骨等重伤,无奈卧床不起而折寿;本发明旨在创造一种扶行车,自动扶持,尽可能予防衰老到无力抗拒地心引力时必然倒地受伤的事故发生!经检索,尚未发现相同的多功能扶行车。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须发明一种三面架构加一面小门围住的车架,下有车轮,人站在车架内扶行,车架中间有予防跌倒时可安全坐下的柔性底座及其座面,避免受伤。多功能扶行车主要由车架、小门和车轮组成,车架三面用边管、脚管和横管固接,另一面小门活接车架;或把横管中间断开分成两半车架,再活接两半横管,横管活接脚管或固接脚管;车脚的上脚管插入有至少一孔的中脚管,用螺丝或弹簧销钉连接并调节高低,中脚管下接有停车掣的车轮及可自动伸缩或自动开合的支脚轮;中有便孔的柔性底座上复盖柔性座面,其四围有宽带掛到车架四周小勾上。其中,或把前脚管、上边管及后脚管弯成一体,并固接中边管及下边管,把二半横管铰接后再与后脚管铰接,再活接小门构成可折叠车架。其中,车架上、中两半横管可制成”形、C形或口形再活接,横管可活接脚管或固接脚管;或把两半横管尾压扁,钻孔,`用铆轴活动搭接,或把固接两半横管的连接件用铆钉活接,必要时用外套管定位对直;或一半横管外上下各固接金属片条,另一半横管外上下分别用铆轴穿过片条另一头的孔活动铆接,必要时用内短管定位对直,或用内弹簧自动定位。其中,车架小门由两头有插勾的上横管、一头有插勾扣另一头有插勾扣或锁杆的下横管与左右竖管固接构成;或把先套入轴管的右竖管与上下横管弯成一体,再固接左竖管构成小门,左竖管外上横管插勾活插轴管,其下横管插勾扣活插轴管,或用弹簧锁杆顶入脚管孔,各轴管固接脚管,右竖管的轴管连接可换成铰接脚管。其中,柔性底座由柔性骨架条带包复布料等柔性面料缝成,底座中间有便孔,其四围有条带掛上车架四周小勾,底座用搭扣或拉链连接其上的柔性座面。其中,车架上面可搭接带夹扣的桌面板作桌子;或在车架上、中、下边管搭架层板作存放、运物车;或在车架上面搭架提篮等作购物车或婴儿床;或在车架下二边管搭架层板,上面安装敞口厚塑胶布箱,可作幼儿学爬、坐、立、玩等育儿车,或作幼儿浴池、戏水池;敞口箱加盖可作貯物箱;或在车架套入网箱养小鸡鸭、小猫狗等,作宠物栏或禽舍;或在车架套上各种袋或板作杂物车、待洗衣物收集车、垃圾车、邮局邮件车、商坊摆放售卖车、超市、仓库及工厂用车,等等。
多功能扶行车提供安全护理用具,人站车架内双手轻扶车架行走,双腿骑跨稍离臀部的底座,一旦站立不稳时自然坐下在软座上,避免倒地受伤,从而使很多晚年老人可在有自动扶持的扶行车内坚持慢行,增加活动量,保持活力,排除卧床等死的精神障碍,坚持积极人生,让有拚搏承担的老一代重现延年的希望,再显益寿的意义与作用!此外,多功能又大大扩大车架的用途,环保经济,车架能叠放、合拢与折叠,收存携运皆便利又省位。


图1.扶行车构造简图。图2.图1中C处小门转轴插勾扣简图。图3.图1中A处小门下锁杆简图。图4.图1中B向视图及其俯视图,车架两半横管外用钢片条、铆轴及内短管连接简图。图5.车架叠放及两半车架合拢示意图。图6.图1中D处中脚管外自动开合支脚轮简图。图7.图1中B处另一种两半横管外用钢片条、铆轴与弹簧连接简图及其俯视图。图8.柔性底座简图。图9.柔性座面简图。图10.反面带夹扣的局部桌面板简图。图11.反面带勾·及限位片的层板简图。图12.又一种两半横管压扁用铆轴搭接及用外套管定位对直简图。图13.提篮简图。图14.图1中D处另一种中脚管内自动伸缩支脚轮简图。图15.两半横管铰接并与脚管铰接后车架折叠简图。图16.固接两半横管的连接件活动铆接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用钢或铝管制成边管、横管和脚管,并焊接成三面固接的车架;用较大的中脚管13从下套入上脚管20,并用螺丝6连接,松紧螺丝6并相对插入或抽出上、中脚管可调节车架高低;或在中脚管上二侧各钻至少一孔,在上脚管下二侧各钻一孔,两个园头大小短销管内装弹簧后相互套入,再活动装入上脚管下二侧孔,把露出孔的一小段销管园头压平管面后随上脚管插入中脚管上二侧孔,压下销管园头改插中脚管上下侧孔可调高低。如图14,中脚菅13下部开一条C形沟槽94,弹簧92上下头焊接有中孔的钢片93及91,并从下管口装入中脚管13,下钢片91固接中脚管壁,弹簧92及上钢片93可在管内上下伸缩,支脚管/杆86从下伸入中脚管13内,并穿过钢片91中孔、弹簧92及钢片93中 L,把曲柄84从沟槽94伸入中脚管13内钢片93上面,再焊接曲柄84和支脚管86上端,支脚管86近下端穿过小钢片90 —小段并焊接,86末段再穿过较大孔的轮廓87中孔,支脚管86下端再焊接小钢片89,使轮廓87和轮子88可沿支脚管轴转动,再装上轮子88及其轮轴,并活动铆接轮廓87 ;或把支脚管86下段制成外螺纹,用小螺母旋入并点焊来代替钢片90及89,86末端再连接标准件小轮;或把曲柄84尾段螺纹旋紧支脚杆86上端侧孔来连接曲柄与支脚杆;如图14中图,平时轻手扶行时支脚曲柄84处在沟槽94中间,车轮88露出中脚管13下管口可行走;大力按压车架或坐下时支脚轮88缩进中脚管13内,使中脚管13 下端着地,自动停车稳住不滑;人站起后弹簧92之力令车轮88又伸出管口外回复扶行;如图14左图,需长期使用轮子88时,把曲柄84压下到沟槽94下缺口 85处定位,车轮88就定位在中脚管13下管口外,此时扶行车可作他人邦助推行的小轮椅用;如图14右图,长期不用轮子88时,把曲柄84拉上掛到沟槽94上缺口 83处,轮子88就缩进中脚管13内而使 13下端着地,此时扶行车可作简便的助行架,适合习惯走一步提行一步的人用,或加揹带扶行。
如图1,车架也可以从横管中点2把上、中横管锯开分成两半车架,把前脚管、上边管及后脚管弯成一体,再焊接中边管及下边管;把二半横管铰接后再与两边后脚管铰接,从而构成可折叠车架;如图15,把两半横管I及3制成"形,左半横管I用短铰99活接右半横管3,半横管I左头用短铰96活接左脚管,半横管3右头用短铰97活接右脚管98,把小门18向内转到靠边,车架就可如图15折叠,存放更省位,携带更便利;也可以把半横管制成 C形或口形再铰接。如图1,车脚另二脚下端连接带停车掣8的车轮9。如图7,或在左半横管I之管口锯出斜面51,管口上下外面各焊接铆钉32,有孔钢片条34套入铆钉32后活动铆接,把橡皮管53套入右半横管3后,二半横管边钻孔并伸入小勾52及49焊接,装入半横管的弹簧50两头分别掛到小勾49及52,再把钢片条34另一头焊接右半横管3外面,最后把橡皮管53拉到中间,遮盖缺口 51防夹手;这样,当二边之半车架合拢时,如图7下图虚线所示,弹簧50就把右半横管3定位到虚线位3’使车架合拢,当二边之半车架打开时,弹簧 50就把右半横管3定位到与半横管I对直位置,此时把小门插勾插入轴管,插勾扣7插入轴管31,并锁上锁杆23使车架定型。
如图4,也可以在半横管3或I开一条^形沟槽38,把较小短管33插入半横管I 及3内,在沟槽38左缺口处伸入把手36焊接短管33右头,此时短管33使半横管I及3对直,车架定型;当把手36把短管33拉到右缺口时,车架可合拢;或用尾段有外螺纹的把手旋紧短管右头侧的螺纹孔来连接把手与内短管。
如图12,还可以用小厚管72 —头焊接左半横管1,小管72另一头压扁到不宽于横管外径,并在扁头钻孔,右半横管3同样做一个有孔扁头和左半扁头搭上对孔,用铆轴73活接,把予先套入左半横管I的外套管74拉到中间,使两半横管I及3对直,外套管74用右半横管掛勾75和左半横管弹片扣77定位;当一手把弹片扣77压入孔76,另一手把外套管 74推到弹片扣77左边,如图5,小门18向内转到靠边,两半车架就可合拢,便于存放携带; 由于车架小门一面也可做成宽过横管一面,故多架车可如图5虚线叠放省位。如图16,或把固接半横管I及3的连接件101及102用铆钉100活接。
图4或图12两半横管连接装置适合装在中横管I’中间,图7装置则适合装在上横管1、3中间,以便车架四周上管外包裹海绵层防撞伤;图15折叠机构装在上横管时,图4 或图12中的二半横管必须铰接脚管。
如图1,车 架小门由两头插勾的上横管18和下横管26及二竖管焊接构成,上横管 18左头弯下一小段插勾16,左脚管20上头焊接轴管17,右脚管4上、中部各焊接轴管31, 如图2,小门下横管26右头弯成插勾,该插勾管下端外焊接弹片扣7,其上段活动弯入孔22 内,插勾穿出轴管31时弹片7反弹出阻止脱勾;如压入弹片扣7’,拉出插勾扣,可拆出小门;下横管26左头可装上同样插勾扣,也可以如图3配装锁杆装置:下横管26左部冲出至少一个向内突起25,并开一条沟槽27,把弹簧24从左管口装入下横管26,再装入锁杆23, 把手28从沟槽27伸入到锁杆23右头并焊接,推锁杆23后退对准脚管孔29时被弹力顶入孔锁住,拉把手28向右开锁;同样亦可用螺纹连接把手与锁杆。
如图8,用条带58作为柔性骨架,包复布料56等缝成柔性底座,其中间有大小便的便孔60,四围多条宽带58末端有掛圈57,可掛到车架四周小勾19等(见图1),以便体力不支时坐下支撑体重而不会倒地受伤,前面二条宽带56及58较长,此二带从后臀部下穿过双腿间掛到前面横管小勾上,如图8箭头所指面向前,双腿从E位站在车架中间,备用底座掛上勾后稍离臀部,两手轻扶上面车架行走;如图9,有搭扣之柔性底座上面复盖柔性座面 64,座面64也是用条带骨架63包复面料缝成,其四周凸耳62缝上搭扣以扣合底座;也可以用拉链连接底座与座面;拆开座面64,下面放便桶,则成坐便椅。
如图6,也可以在中脚管13下装设另一种自动开合支脚11及轮12:把有上孔和侧孔43的接头10焊接到中脚管13外侧,支脚管/杆11上头有孔与接头10的侧孔43活动铆接,螺杆41穿过螺母42及接头10的上孔后,其下端固接弹簧44,再经螺丝45及二连杆 46活接中脚管13下头与支脚管11下段,支脚下端有轮12 ;当轻手扶行时弹力拉动螺丝45 及连杆46向上,从而拉动支脚轮12自动收合在虚线位正常扶行;当大力按压车架或坐下时撑开支脚轮12,令中脚管13着地,停车稳住不滑,人站起时支脚轮12自动收合复原;螺母 42可调节螺杆41上下移动而改变弹力,适应不同体重需要,必要时松紧螺丝45使支脚轮 12定位。
当无需用作扶行时,把柔性底座56及座面64等软件从车架上脱勾分离出,车架等硬件尚有多种功能可用,如图10,用弹簧钢片制成夹扣66固接桌面板67反面,面板经夹扣 66扣接车架上管成桌子;如图11,或把有掛勾69及限位边70的层板68搭架在车架上、中、 下边管作存放、运物车,车架折叠或暂时不用层板68时可使掛勾69以其下边管为轴,翻起下层板到中边管下,再用销钉39或螺栓插入限位边70上的孔65定位靠边;如图13,或把上面形状大小和车架相同并有凸出边缘78及提把79的提篮80,搭架在车架上管成为购物车或婴儿床,该提篮方便提带婴儿,又可放床内,傍睡母翻身不会意外压伤儿女。
此外,车架尚有更多用途可开发,在车架下二边管搭架层板68,其上安装敞口厚塑胶布箱,可作幼儿学爬、坐、立、玩等育儿车,或作幼儿浴池及戏水池;敞口箱加盖可作貯物箱;或在车架套入网箱养小鸡鸭、小猫狗等,可作宠物栏或禽舍;或在车架内套上各种袋或板可 作杂物车、待洗衣物收集车、垃圾车、邮局邮件车、商坊摆放售卖车、超市、仓库及工厂用车等等。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多功能扶行车由车架、小门和车轮组成,其特征是车架三面用边管、横管及脚管固接,小门与车架活接;或把车架中间横管断开分成两半车架,再活接两半横管,横管可固接脚管或活接脚管;车脚的上脚管插入有至少一孔的中脚管,用螺丝或弹簧销钉连接并调节高低,中脚管下接有停车掣的车轮及可自动伸缩或自动开合的支脚轮;中有便孔的柔性底座上复盖柔性座面,其四围有条带掛到车架四周小勾上。
2.如权利要求I的多功能扶行车,其特征是或把前脚管、上边管与后脚管弯成一体,再固接中边管及下边管,把二半横管铰接后再与左右后脚管铰接,再活接小门构成可折叠车架。
3.如权利要求2的多功能扶行车,其特征是车架上、中两半横管可制成"形、C形或口形再活接,横管可固接脚管或活接脚管;或把两半横管尾压扁,钻孔,用铆轴活动搭接,或把固接两半横管的连接件用铆钉活接,必要时用外套管定位对直;或一半横管外上下各固接金属片条,另一半横管外上下分别用铆轴穿过片条另一头的孔活动铆接,必要时用内短管定位对直,或用内弹簧自动定位。
4.如权利要求3的多功能扶行车,其特征是车架小门由两头有插勾的上横管、一头有插勾扣另一头有插勾扣或锁杆的下横管与左右竖管固接构成;或把先套入轴管的右竖管与上下横管弯成一体,再固接左竖管构成小门,左竖管外的上横管插勾活插轴管,其下横管插勾扣活插轴管,或用弹簧锁杆顶入脚管孔,各轴管固接脚管;右竖管的轴管连接可换成铰接脚管。
5.如权利要求4的多功能扶行车,其特征是柔性底座由柔性骨架条带包复布料等柔性面料缝成,底座中间有便孔,其四围有条带掛上车架四周小勾,底座用搭扣或拉链连接其上的柔性座面。
6.如权利要求4的多功能扶行车,其特征是车架上面可搭接带夹扣的桌面板作桌子;或在车架上、中、下边管搭架层板作存放、运物车;或在车架上面搭架提篮等作购物车或婴儿床;或在车架下二边管搭架层板,上面安装敞口厚塑胶布箱,可作幼儿学爬、坐、立、玩等育儿车,或作幼儿浴池、戏水池;敞口箱加盖可作貯物箱;或在车架套入网箱养小鸡鸭、小猫狗等,作宠物栏或禽舍;或在车架套上各种袋或板作杂物车、待洗衣物收集车、垃圾车、邮局邮件车、商埸摆放售卖车、超市、仓库及工厂用车,等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多功能扶行车由车架、小门、车轮和柔性底座及柔性座面构成,车架可以三面固接,可叠放省位,也可以对分两半车架活接,可折叠,可合拢,可打开,方便使用、存放及携带,三面车架加一面小宽门并掛上备用柔性底座及座面,构成扶行车,可供老弱者安全扶行,予防意外倒地重伤,尤其给晚年老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器具,让用者延年益寿。若不需用作扶行车时,易拆开柔性底座及座面,车架另可搭接桌板成桌子,搭架层板成存放、运物车,搭架提篮成购物车或婴儿床,等等,结构简单合理,合乎环保,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A61H3/04GK103251495SQ20131014553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苏嘉铸 申请人:苏嘉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