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0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分叉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分叉血管支架,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所述近端与远端之间是包围成管状的可膨胀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由一组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支架上设有面向分支血管开口的空隙区。本申请提供的分叉血管支架,通过在单个支架管体上设置空隙区,使得导丝通过该区域可以方便的进入到分支血管内,同时根据治疗血管分叉角度,对空隙区的形状进行调整:当分叉血管呈T型时,空隙区形状为圆形;当分叉血管呈Y型时,空隙区形状为椭圆形。
【专利说明】分叉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 本申请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分叉血管的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支架在医学上用作植入物,以保持身体内器官的中空结构的开放和/或阻塞后的重新开放、通常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将压缩形式的管状小支架导入到相关器官中,然后展开以支撑器官的壁。
[0003]支架对于开放血管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在冠状血管的区域中,作为血栓、血脂或钙在血管壁上沉积的结果导致的冠状血管狭窄或阻塞,是心肌区域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因此是心肌更赛的常见原因。用于防止或消除这种狭窄的支架通常包括小的管状网格结构,所述结构被导入相关血管中,利用球囊导管放射状展开,以便将血管拓宽到足够的尺寸。
[0004]分叉病变的定义为狭窄程度大于50%的病变同时累及主要血管及其开支开口处,分叉病变占介入治疗的10%-15%,PRESTO等研究发现,分叉病变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分叉病变(17% Ks 14%,/X0. 05),但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相当。尽管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 使各种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明显改善,但研究发现,DES能降低分叉病变中主支的再狭窄率及再次靶血管重建率,而分支血管的再狭窄率改善并没有预期中那样显著。因而,DES时代的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依然充满挑战。
[0005]分支病变的所在部位,主支与分支的成角、粥样斑块的分布及在介入治疗后的斑块负荷轴向再分布特征是影响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介入治疗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
[0006]主支与分支的成角:分叉病变角度是选择术式和预测斑块移行可能的重要依据。尽管冠脉造影均采用多角度投照,但由于分叉病变的特殊解剖特征,往往仅只能在一个投照角度使分叉病变完全展开,因而无法对病变的范围、分叉角度等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
[0007]对分叉病变的参考直径的准确判断是选择支架和球囊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分叉病变的边支血管病变多位于口部,因而往往缺乏近端参考血管直径,导致支架及球囊选择过小。据血管内超声研究发现,由于球囊和支架小于血管直径,60 - 70%分支血管扩张不完全,并认为这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后分支血管再狭窄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8]在金属裸支架(BMS)时代,已有多个研究表明双支架术并不优于单支架术。随着DES的出现及其在非分叉病变治疗中的良好疗效,人们曾乐观认为,双DES植入能降低分叉病变的再狭窄率及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率。NORDIC研究是DES时代最大的分叉病变单支架植入与双支架植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307例患者的8个月随访研究中,DES组主支再狭窄(>50%)及边支闭塞率为5. 1%,而单支架组为5. 3% (P=NS);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相当;但在双支架植入组,围术期心肌梗死率高于单支架植入术组。这一发现与裸支架时代相似。因而,目前关于分叉病变的共识是策略越简单越好,不推荐对分叉病变无条件植入双支架。[0009]对于真性分叉病变且分叉血管直径较粗,特别是当分支开口严重狭窄且开口直径大于2. 5mm且供血范围广泛时,如位于左主干末端的分叉病变分支供血范围广,主支与分支之间的成角一般为90°左右,局部斑块负荷重,在对一支血管进行介入治疗时,由于斑块的轴向再分布产生明显的“跷跷板”效应而导致另一支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较为常见。对于这种分叉病变,直接双DES置入仍然是大部分专家的首选治疗方式。
[0010]采用双支架植入术处理分叉病变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I)斑块移位能否影响分支血流;(2)支架结构变形;I边支开口支架覆盖不完全,有无“地理丢失”;(3)分支血管开口支架重叠导致金属负荷过多,导致血栓及再狭窄等问题;(4)导丝再次通过支架金属网眼困难;(5)对吻球囊的种类和直径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11]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分叉血管支架,通过结构改进,根据分叉血管的类型,使导丝均能方便的进入分支血管内。
[0012]技术方案:分叉血管支架,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所述近端与远端之间是包围成管状的可膨胀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由一组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支架上设有面向分支血管开口的空隙区。
[0013]所述空隙区靠近支架的近端处。
[0014]所述空隙区的边缘设有显影标记。
[0015]所述显影标记至少有两个,分别设于空隙区沿支架轴向上的两端。
[0016]所述空隙区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7]所述空隙区距离支架近端5mm。
[0018]所述圆形空隙区的直径为2mm。
[0019]所述椭圆形空隙区的长径为2mm,短径为I. 5mm。
[0020]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分叉血管支架,通过在单个支架管体上设置空隙区,使得导丝通过该区域可以方便的进入到分支血管内,同时根据治疗血管分叉角度,对空隙区的形状进行调整:当分叉血管呈T型时,空隙区形状为圆形;当分叉血管呈Y型时,空隙区形状为椭圆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I为适用于T型分叉血管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适用于Y型分叉血管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支架在分叉血管中的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0024]图中I-空隙区,2-显影标记,3-近端,4-远端,A-血管近端主干,B-血管远端主干,C-血管分支,α-主分支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列,并结合附图I~2,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申请不仅仅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6]如图3所示,当α角小于70度时选用Y型分叉血管支架,大于等于70度时选用T型分叉血管支架。
[0027]实施例I :
[0028]如图I所示,T型分叉血管支架,包括一近端3和一远端4,所述近端与远端之间是包围成管状的可膨胀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由一组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支架上设有面向分支血管开口的空隙区1,所述空隙区距离支架近端5mm ;空隙区的边缘设有显影标记2,所述显影标记至少有两个,分别设于空隙区沿支架轴向上的两端,显影标记一般为金属Au。所述空隙区为圆形,直径为2mm。
[0029]实施例2 :
[0030]如图2所示,Y型分叉血管支架,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所述近端与远端之间是包围成管状的可膨胀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由一组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支架上设有面向分支血管开口的空隙区,所述空隙区距离支架近端5mm;所述空隙区的边缘设有显影标记,所述显影标记有两个,分别设于空隙区沿支架轴向上的两端,材料为金属Au ;所述空隙区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空隙区的长径为2mm,短径为I. 5_。
[0031]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变和改进,而这些均被认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分叉血管支架,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所述近端与远端之间是包围成管状的可膨胀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由一组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面向分支血管开口的空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区靠近支架的近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区的边缘设有显影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标记至少有两个,分别设于空隙区沿支架轴向上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区为圆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区距离支架近端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空隙区的直径为2_。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空隙区的长径为2_,短径为I. 5mm。
【文档编号】A61F2/86GK203408135SQ20132047188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陈绍良 申请人:陈绍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