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288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横向导轨以及一纵向导轨,其中所述纵向导轨包括一第一纵向导轨以及一第二纵向导轨;一体检装置,其包括一检测组件,所述体检装置还具有一检测通道,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相对应,其中所述体检装置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横向导轨形成的轨道在一第一检测位与一第二检测位之间运动;其具有一体检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检测床,其中每个所述检测床都可以被移动到所述检测装置的一检测通道内,藉由对应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位置的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从而,通过两个所述检测床之间的轮换,可以提高对患者进行体检的效率。
【专利说明】—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包括一体检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检测床,其中每个所述检测床都可以被移动到所述检测装置的一检测通道内,藉由对应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位置的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从而,通过两个所述检测床之间的轮换,可以提高对患者进行体检的效率。
技术背景
[0002]对于比较大型的医疗器械来说,尤其是需要患者躺着接受检测的医疗器械来说,其对一个患者进行检测的时间需要消耗的比较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号为201210217377.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其包括一扫描仪、一导轨、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扫描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的一受检对象时,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从而节省了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0003]然而,诚然上述的医疗器械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纵向移动的扫描仪在第一病床与第二病床之间移动时,尤其是扫描仪移动到第一病床与第二病床之间的位置,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上的受检对象都无法移动,否则就会被扫描仪碰到,除非扫描仪移动到远离第一病床的位置的时候,第一病床上的受检对象才能够下来。或者将第一病床与所述第二病床之间的距离扩大,而一旦这样设计,不但会增加医疗器械的成本,更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所以增加了医疗器械的使用成本。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需要一款改进的医疗设备,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包括一体检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检测床,其中每个所述检测床都可以被移动到所述检测装置的一检测通道内,藉由对应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位置的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从而,通过两个所述检测床之间的轮换,可以提高对患者进行体检的效率。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提高医院对患者的体检效率,并且有利于改善医院的医疗条件,从而,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使用能够满足医院和患者的需要,并且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提供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横向导轨以及一纵向导轨,其中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限制了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所述体检装置的移动方向和最大位移,从而,确保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所述体检装置能够在一第一检测位与一第二检测位之间移动,并且一第一检测床与一第二检测床分别被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检测位与所述第二检测位的位置,这样,在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在利用所述第一检测床对患者进行检测的同时,另一名患者能够在所述第二检测床做好准备,依此类推,从而,提高利用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对患者进行检测的效率。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还提供一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床与所述第二检测床分开,从而,可以增加被检测患者的隐私空间。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所述体检装置还包括一警示单元,以用于在检测的不同阶段,提示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各部分结构涉及合理,布局科学,因此,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都有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监控,从而,可以提高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性价比。
[00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没有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构件,而且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且低价,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00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通过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可以满足上述被提及的目的以及其他未被提及的目的,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包括:
[0016]—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横向导轨以及一纵向导轨,其中所述纵向导轨包括一第一纵向导轨以及一第二纵向导轨;
[0017]一体检装置,其包括一检测组件,所述体检装置还具有一检测通道,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相对应,其中所述体检装置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横向导轨形成的轨道在一第一检测位与一第二检测位之间运动;
[0018]一第一检测床,其与所述第一检测位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形成的轨道运动;以及
[0019]一第二检测床,其与所述第二检测位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形成的轨道运动;
[0020]其中当所述体检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一检测位时,所述第一检测床得以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移动并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相应地,当所述体检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二检测位时,所述第二检测床得以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移动并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还包括一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之间,以用于隔离所述第一检测床与所述第二检测床。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分别包括平行的两钢轨;所述第一检测床与所述第二检测床的底部分别包括四个滑轮,其中每滑轮具有一滑槽,以用于卡在所述钢轨,并得以在所述钢轨上滚动。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体检装置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毗邻地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床或所述第二检测床被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时,所述警示单元得以进行示警。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警示单元包括一 LED发光体,以用于发出绿光进行示警。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体检装置为一 CT机。
[002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势和特征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技术特征及其组合得到进一步的揭露和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一个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另一个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以用于提高医院对患者进行体检时的效率,其中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至少包括一基座10、一体检装置20、一第一检测床30以及一第二检测床40,当然,为了实现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进行用户体检的目的,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还包括其他的构件,比如取电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0032]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提供的这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座10包括一横向导轨11,以用于支撑所述体检装置20,以及一纵向导轨12,其中所述纵向导轨12包括一第一纵向导轨121以及一第二纵向导轨122,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检测床30以及一第二检测床40。
[0033]所述体检装置20包括一检测组件21,所述体检装置20还包括一检测通道22,其中所述检测通道22允许所述第一检测床30或所述第二检测床40保持在内部,以藉由对应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22的所述检测组件21对躺在所述第一检测床30或所述第二检测床40上的患者进行体检。也就是说,所述检测组件21与所述检测通道22的位置相对应。
[0034]所述体检装置20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11上,并且所述横向导轨11被定义一第一检测位111以及一第二检测位112,其中所述体检装置20能够沿着所述横向轨道11在所述第一检测位111与所述第二检测位112之间移动。
[0035]所述第一检测床30与所述第一检测位111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检测床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121上,以能够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121形成的轨道运动。相应地,所述第二检测床40与所述第二检测位112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床40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122上,以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122形成的轨道运动。
[0036]具体地说,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所述体检装置20沿着所述横向导轨11运动到所述第一检测位111时,所述第一检测床30得以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121移动被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22。相应地,当所述体检装置20沿着所述横向导轨11运动到所述第二检测位112时,所述第二检测床40得以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122移动被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22。
[0037]这样,当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床30上的患者在被所述体检装置20检测的过程中,另一名患者可以在所述第二检测床40上做好准备,依此类推,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对患者进行体检的效率。
[0038]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还包括一隔板单元50,所述隔板单元50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121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122之间,也就是说,所述隔板单元50能够分隔所述第一检测床30与所述第二检测床40,从而,可以增加患者的隐私空间。
[003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导轨121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122分别包括平行的两钢轨123,所述第一检测床30与所述第二检测床40分别包括四个滑轮31,其中每所述滑轮31具有一滑槽311,以用于卡在所述钢轨123,并得以在所述钢轨123上滚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检测床30与所述第二检测床40的移动。
[0040]所述体检装置20还包括一警示单元23,其中所述警示单元23毗邻地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21,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床30或所述第二检测床40被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22中时,所述警示单元23得以向被检测的患者示警,以提醒其注意保持动作,从而,提高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效率。
[004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警示单元23包括一 LED发光体231,以用于发出绿光进行示警。而且,所述体检装置20可以被实施为一 CT机。
[0042]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0043]同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横向导轨以及一纵向导轨,其中所述纵向导轨包括一第一纵向导轨以及一第二纵向导轨;一体检装置,其包括一检测组件,所述体检装置还具有一检测通道,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相对应,其中所述体检装置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横向导轨形成的轨道在一第一检测位与一第二检测位之间运动;一第一检测床,其与所述第一检测位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形成的轨道运动;以及一第二检测床,其与所述第二检测位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并得以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形成的轨道运动;其中当所述体检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一检测位时,所述第一检测床得以沿着所述第一纵向导轨移动并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相应地,当所述体检装置运动到所述第二检测位时,所述第二检测床得以沿着所述第二纵向导轨移动并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体检装置还包括一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之间,以用于隔离所述第一检测床与所述第二检测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导轨与所述第二纵向导轨分别包括平行的两钢轨;所述第一检测床与所述第二检测床的底部分别包括四个滑轮,其中每滑轮具有一滑槽,以用于卡在所述钢轨,并得以在所述钢轨上滚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检装置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毗邻地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床或所述第二检测床被保持在所述检测通道时,所述警示单元得以进行示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单元包括一LED发光体,以用于发出绿光进行示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可移动的体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检装置为一 CT机。
【文档编号】A61B6/03GK203988102SQ2014204264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欧玮 申请人:西安润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