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838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鼻腔止血材料凡士林纱条的优点是止血效果明确、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并且能有效起到机械压迫和支撑作用,但其同样存在严重的缺陷,例如填塞时可能脱入咽部引起咽部不适,填塞后患者鼻腔局部及头部胀痛症状重,抽取早则鼻腔出血量大并且抽取过晚则腐臭难闻,容易产生继发性感染,而且抽取纱条时患者痛苦不堪,甚至会发生虚脱、休克等情形。

聚乙烯醇海绵与传统凡士林纱条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但仍存干硬且润滑性不佳的问题,在塞入和去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并对鼻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填塞(例如填塞3~4天甚至更久),还必须配合使用无菌乳剂如(PVP碘膏)杀菌和润滑止血塞的前半端。同时,因聚乙烯醇海绵仅具备单一的压迫止血作用,使得术后恢复较为缓慢,增加了患者血液流失量和恢复时间。往往在治疗时需要配合加入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用一块材料难以兼顾鼻腔和鼻窦两个部位的填塞,使用不当仍可造成中道狭窄粘连,使其应用仍受到一定限制。

也即,现有聚乙烯醇鼻腔止血材料存在以下缺陷:

1)不具备抑菌性能,使用4天左右会出现腐败恶臭现象,必须专门单独使用杀菌剂处理患处;

2)单纯物理压迫止血作用,止血机理单一,止血效果不够理想;

3)对鼻腔创面没有促进愈合作用,术后恢复周期长;

4)使用时变干发硬的特性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5)因海绵的多孔特性,在使用后易粘连伤口且在去除时易造成疼痛和损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鼻腔止血产品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菌效果好、止血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且使用舒适便捷的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重量份计,将30~90份生物活性玻璃与10~70份助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助剂包括丙三醇和乙醇并且所述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4:1~20:1;

B、利用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将所述混合物喷涂在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并在所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功能涂层,得到半成品;

C、将所述半成品低温加热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所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1~18:1。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物活性玻璃是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包括40~58%的SiO2、4~6%的P2O5、20~25%的Na2O、20~35%的CaO、0~5%的MgO和0~3%的ZnO,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粒径为20~38μm。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为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的预定尺寸的坯料。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A中,将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助剂混合至丙三醇均匀包裹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且无结团现象出现。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B中,喷涂压力为900~1800KPa。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C中,将所述半成品加热至30~60℃并保持30~45分钟,之后再进行鼓风干燥,其中,所述后处理包括压缩、裁切、包装和灭菌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所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采用上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是以聚乙烯醇海绵为基材,应用高压雾化喷涂工艺在基材表面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制备得到润滑、保湿、较高抑菌作用、止血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并且使用舒适便捷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先对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步骤A:

以重量份计,将30~90份生物活性玻璃与10~70份助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具体地,助剂包括丙三醇和乙醇并且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4:1~20:1。

其中,生物活性玻璃是以粉末形式存在的,其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能够促进生长因子的生长、促进细胞的繁衍、活化细胞基因表达,不仅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并且还可促进软组织及骨组织生长并促进伤口创面的愈合。同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并且,生物活性玻璃释放的钙离子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现有技术中研究合成的生物玻璃多以介孔生物玻璃为主,如中国专利CN1887361A使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的介孔状生物玻璃纤维材料,中国专利CN101314039A制得的生物玻璃介孔微球材料等。

本发明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生物活性玻璃进行鼻腔止血材料的制备,但更优选地采用下面的生物活性玻璃,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生物活性玻璃是采用熔融法制备得到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包括40~58%的SiO2、4~6%的P2O5、20~25%的Na2O、20~35%的CaO、0~5%的MgO和0~3%的ZnO,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之和为100%。具体制备时,可以先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原料,混匀后在高温下熔融,再经冷却、粉碎、过筛后制得预定粒径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优选地,本发明所使用的生物活性玻璃的粒径为20~38μm,以保证较高的表面活性。

本发明所使用的生物活性玻璃的粒径为20~38μm,以保证较高的表面活性。常规45S5生物活性玻璃是以SiO2、P2O5、Na2O、CaO等组成的玻璃成份,具备良好的组成促进愈合作用。本发明还在生物活性玻璃粉体配方中引入了MgO、ZnO等有益成份,MgO、ZnO通过生物活性玻璃缓慢释放,为人体提供良好的组织愈合促进作用,更好地发挥生物活性玻璃提高生物活性的功效;同时产品中选择粒度为20~38um的超细粉体,提供了生物活性玻璃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加快生物活性玻璃的释放速率,以物理特性提高产品活性。

根据本发明,助剂作为生物活性玻璃的分散剂、溶解胶粘助剂和润滑剂。其中,丙三醇(即甘油)具有保湿和润滑的作用,乙醇能够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与聚乙烯醇海绵的表面发生局部微区溶解,产生粘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作用,有效实现玻璃颗粒稳定粘附并防止玻璃颗粒粉体脱落的效果。

更优选地,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1~18:1。其中,若丙三醇的比例过高,则会影响生物玻璃颗粒的稳定粘附效果,容易发生脱落,导致生物活性玻璃功效成分损失,影响治疗效果;若丙三醇的比例过低,则会影响润滑保湿效果并影响使用感受,因此通过实验获得的上述比例范围最适宜产品效果的发挥。

在混合时,优选地将生物活性玻璃与助剂混合至丙三醇均匀包裹生物活性玻璃且无结团现象出现,从而实现较优的混合效果。

步骤B:

利用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将步骤A制得的混合物喷涂在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并在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功能涂层,得到半成品。

其中,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为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的预定尺寸的坯料,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术腔。高压雾化喷涂能够保证喷涂的均匀性,优选地,控制喷涂压力为900~1800KPa。

聚乙烯醇海绵由高分子材料合成,为聚乙烯醇和醛反应合成的乙缩醇,成品干而小,含有被压缩的腔隙,可根据患者术腔大小修剪成适当尺寸并置入相应部位,产品具有高度亲水性,置入后迅速吸附术腔血清向四周膨胀充填各个腔隙,各向压力均衡并能够有效止血。但现有聚乙烯醇鼻腔止血材料存在以下缺陷:1)不具备抑菌性能,使用4天左右会出现腐败恶臭现象,必须专门单独使用杀菌剂处理患处;2)单纯物理压迫止血作用,止血机理单一,止血效果不够理想;3)对鼻腔创面没有促进愈合作用,术后恢复周期长;4)使用时变干发硬的特性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5)因海绵的多孔特性,在使用后易粘连伤口且在去除时易造成疼痛和损伤。

并且,若鼻腔等腔道只进行压迫止血,仅能解决封堵的问题,而不能从源头上根除腔道黏膜组织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导致流血的根本性问题,也不能促进毛细血管恢复和创面恢复。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双重止血机理,即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活性成分释放的钙离子的止血作用和聚乙烯醇压迫止血的双重止血机理,实现鼻腔及腔道出血的显著止血作用。此外,本发明不但利用了生物活性玻璃中无机钙离子的止血作用,还有效凸显了创面恢复和毛细血管功能恢复的效果。

在聚乙烯醇海绵表面上形成的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功能涂层能够使得其具有润滑、保湿和较高的抑菌作用,止血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并且使用舒适便捷。

步骤C:

将步骤B制得的半成品低温加热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

优选地,将半成品加热至30~60℃并保持30~45分钟,从而加速颗粒表面的乙醇对聚乙烯醇海绵的局部微区溶解效果,起到使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稳定粘附的作用。

之后再进行鼓风干燥,以去除产品中的乙醇并使乙醇挥发完全。

其中,后处理可以包括压缩、裁切、包装和灭菌的步骤,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本发明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则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制得的产品中的生物活性玻璃会与血液作用,在伤口表面形成硅凝胶层和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多孔结构,能够吸附和激发生长因子聚集,促进创面愈合。并且,添加了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的聚乙烯醇海绵,有效增强了产品的润滑作用,有利于降低产品去除时的二次损伤并促进产品去除时造成的二次损伤和鼻腔伤口的愈合。

应理解,本发明详述的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实施例中的具体数值和具体步骤。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具体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取粒径为38um的生物活性玻璃质量95份,加入助剂5份,其中,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4:1,常温下搅拌均匀,直至丙三醇均匀包裹BG且无结团情况,得到混合物A。生物活性玻璃的组分为44%的SiO2、5%的P2O5、22%的Na2O、25%的CaO、3%的MgO和1%的ZnO。

将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预定尺寸的聚乙烯醇海绵坯料。将混合物A通过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在上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面,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的半成品,其中,喷涂压力为1800KPa。

将上述半成品常规加热至45℃并保持30min,之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作为1#样品;

实施例2:

取粒径为38um的生物活性玻璃质量60份,加入助剂40份,其中,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20:1,常温下搅拌均匀,直至丙三醇均匀包裹BG且无结团情况,得到混合物A。生物活性玻璃的组分为44%的SiO2、5%的P2O5、22%的Na2O、25%的CaO、3%的MgO和1%的ZnO。

将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预定尺寸的聚乙烯醇海绵坯料。将混合物A通过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在上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面,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的半成品,其中,喷涂压力为800KPa。

将上述半成品常规加热至45℃并保持30min,之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作为2#样品;

实施例3:

取粒径为20um的生物活性玻璃质量75份,加入助剂25份,其中,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6:1,常温下搅拌均匀,直至丙三醇均匀包裹BG且无结团情况,得到混合物A。生物活性玻璃的组分为44%的SiO2、5%的P2O5、22%的Na2O、25%的CaO、3%的MgO和1%的ZnO。

将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预定尺寸的聚乙烯醇海绵坯料。将混合物A通过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在上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面,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的半成品,其中,喷涂压力为1200KPa。

将上述半成品常规加热至45℃并保持30min,之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作为3#样品;

实施例4:

取粒径为20um的生物活性玻璃质量85份,加入助剂15份,其中,助剂中丙三醇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1,常温下搅拌均匀,直至丙三醇均匀包裹BG且无结团情况,得到混合物A。生物活性玻璃的组分为44%的SiO2、5%的P2O5、22%的Na2O、25%的CaO、3%的MgO和1%的ZnO。

将医用级聚乙烯醇缩醇类海绵经漂洗、干燥和分切后制得预定尺寸的聚乙烯醇海绵坯料。将混合物A通过高压雾化喷涂的方式喷涂在上述聚乙烯醇海绵坯料上面,形成含有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的半成品,其中,喷涂压力为1500KPa。

将上述半成品常规加热至45℃并保持30min,之后干燥并后处理得到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作为4#样品;

产品特性试验:

表1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的性能评价

指标评价方法:

1)润滑性依据手感感官测试;

2)生物活性玻璃脱离率:

测试方法:将产品每组分别3片干燥至恒重,精确称量重量为M0,将样品分别置于95%的乙酸乙酯溶液中超声波震荡20Min,将样品与溶液分离,将乙酸乙酯滤除,取滤出物进行灼烧测试,灼烧残渣重量记为M1,其中,利用生物活性玻璃耐高温和有机物高温氧化燃烧的特性,样品灼烧残渣即为脱离的生物活性玻璃。则,生物活性玻璃脱离率%=M1/M0

3)拟菌性能测试

本发明的抑菌性能试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参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并依据评价标准抑菌率≥50%~90%进行评价。

所有评价结果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润滑性良好,生物活性玻璃的脱离率较低,并且产品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以聚乙烯醇海绵为基材,应用高压雾化喷涂工艺在基材表面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功能涂层,制备得到润滑、保湿、较高抑菌作用、止血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并且使用舒适便捷的改进的功效型鼻腔止血材料。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