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和竹纤维共混湿法无纺布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837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无菌敷料主要应用于当人体遭受表皮、肌肉组织创伤等情况下,对此必须及时进行包扎和治疗,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普通敷料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容易产生粘连等。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具有抑制细菌活性、吸附和排泄重金属、促进凝血和伤口愈合等功能,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功能性天然高分子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聚糖和竹纤维共混湿法无纺布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和竹纤维共混湿法无纺布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为10-20的壳聚糖和重量份为2-10的竹纤维进行配比,加入重量份为200-1000的去离子水,经共混后打浆,再加入重量份为0.01-1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过滤后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于成型,再将制得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浴,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马来酸酐、聚季胺盐、聚乙二醇和梭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所述的采用湿法成网方法制备无纺布的工艺其抄造车速为30-40米/分钟。

技术效果:本发明可以抵抗一些容易引起感染的细菌,避免伤口化脓,同时对于创面的渗出液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的抗菌,消炎,促进伤口的愈合,且无毒,无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产品柔软,能紧贴创面,透气保湿性好,具有较强的止血和吸收组织渗出液的能力,能有效地控制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与创面粘连少,减轻换药的痛苦,并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产品生产方法简易、快速,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2份壳聚糖和8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2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海藻酸钠0.04,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本方法制得的敷料,其稳定性较好,能贮存6个月内产品未发生外观、干燥失重变化并保持无菌状态。本发明的皮肤粘黏性试验表明产品能与创伤面接触均匀,且不粘黏皮肤,伤者无不适感。由于敷料的细胞粘附性是医用敷料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材料不恰当而导致的敷料粘附肉芽组织,从而引起敷料揭除时带来的二次损伤,包括对肉芽的粘连,对迁移的上皮细胞、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的损害,甚至比不使用敷料更严重。本实施例的试验组的表面细胞粘附值很低,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对照组,说明本发明敷料的亲水性高、吸水能力强,从而不利于细胞的粘附,这样的敷料不致引起组织粘连。

实施例2:

取18份壳聚糖和2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3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聚丙烯酰胺0.01,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

实施例3:

取10份壳聚糖和10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4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聚丙烯酸0.5份,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可选的,制得的敷料纤维直径为56.34μm,纤度为563dtex,经密度为72.2根/cm,纬密度为17.4根/cm。更加致密,吸水性好,防粘连,各性能达到最佳。

实施例4:

取16份壳聚糖和4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8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梭甲基纤维素0.4份,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所述的采用湿法成网方法制备无纺布的工艺其抄造车速为30-40米/分钟。

实施例5:

取10份壳聚糖和10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10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聚乙烯醇0.6份,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

实施例6:

取16份壳聚糖和4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8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聚乙二醇1份,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

实施例7:

取20份壳聚糖和4份竹纤维,加入去离子水800份,打浆30分钟,加入聚乙二醇0.5份,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较大颗粒,以便与成型。将上面的混合液通过喷丝孔挤出混合液细流后,再经85-90℃凝固,此凝固温度有利于粘胶原液的凝固,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整体取向度高,结晶比较完善的纤维;温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将此混合液细流凝固成初生丝。将初生丝进行牵伸形成复合纤维长丝。

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和竹纤维共混湿法无纺布医用敷料为海绵多孔结构,平均孔径为100 微米左右,且相互贯穿,有利于透气及水分的吸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其他敷料,本发明所述的敷料的疏松多孔,孔不仅密集且孔大小均匀,孔径大小适中,本发明所述的敷料的吸水能力极强,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7~25 倍的液体。

将实施例1-7制得的医用敷料进行体外吸湿性能的检测:称取8.3 g的氯化钠和0.277 g的无水氯化钙,溶于1L的蒸馏水中配制成英国药典规定的A溶液。在测试实施例4、5、6制得的敷料的吸液率时,把敷料分别裁成5 cm×5 cm尺寸后放置24 h,使纤维的回潮率达到平衡。这时测定敷料的初始质量为W。称取比敷料重40倍的A溶液,分别将溶液和敷料对应放置在2个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在37℃下放置30 min后用镊子夹住敷料的一角在空中,挂30s后称取敷料的湿质量(W1)。单位质量敷料的吸液率=(W1-W)/W(g/g),单位面积的吸液率=4(W1-W)g/100 cm2。重复上述实验3次,求其平均值。

测试液体在纤维内和纤维之间的分布时,把吸液后的敷料(质量为W1)用纱布分别包扎起来放在脱水机中脱水15min后,测定脱水后敷料的质量为W2,这个质量是纤维本身的干质量和吸收进纤维内部的液体质量的总和。然后把离心脱水后的敷料在105℃干燥4h,试样至恒质量后测得纤维的干质量W3。W1-W2是吸收在纤维之间的液体,而W2-W3是吸收进纤维内部的液体。(W1-W2)/W3和(w2-w3)/w3能分别计算出每克干质量的敷料吸收到纤维之间和纤维内部的液体。

实验结果:在对医用敷料进行离心脱水及干燥后发现,敷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所吸收的水分中一大部分能被保留在纤维内部,很难通过离心脱水去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