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745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先天性骨病、创伤、感染或肿瘤骨切除等造成的大块骨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和研究热点。传统的自体骨移植虽然成骨效果好,但骨资源较少,难以修复较大面积的骨缺损,且操作复杂,异体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转移术都已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钛合金网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高强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对颅骨修复的临床应用中,但是由于钛合金在人体中不能够被降解,病人常有较重的不安全感,尤其对大阶段骨缺损的患者来说,大面积钛合金的压迫感会使患者引起头痛、头晕、怕振动和对钛合金的排斥反应等综合征,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感染等问题;对于四肢的大阶段骨缺损,常应用异体骨移植修复,同样也面临着因皮质骨中空隙较少新骨替代缓慢,极难完成成骨等问题。另外,对于情况紧急、需要立即进行骨修复的患者来说,由于不能及时制作出与骨缺损部位形状相吻合的修复系统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质轻、可降解、结构多变的大阶段骨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骨修复材料,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网格,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设有凸体,在所述凸体上设有第一螺钉孔,在所述第一螺钉孔上活动链接有螺钉,在所述网格的各顶角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孔,所述骨修复材料是与所述网格的形状相同的立体结构,在所述骨修复材料垂直高度方向的上四分之一处设有与所述网格相匹配的镶嵌单元,所述骨修复材料通过所述镶嵌单元与所述网格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凸体和螺钉的材质为聚交酯共聚物或共混物与镁盐的复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凸体和螺钉的材质为镁或镁基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骨修复材料的成分主要为胶原蛋白、钙盐和生长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结构可以是扁平状、管状或不规则多面体。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网格的形状为四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孔阻隔膜,所述多孔阻隔膜覆盖在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阻隔膜的厚度在0.3mm-2mm,孔径在5um-100um。

进一步地,所述镶嵌单元的直径小于所述骨修复材料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孔与所述第二螺钉孔大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利用支撑框架与骨修复材料镶嵌方式的骨修复装置,结构灵活多变,可以应对很多紧急情况,节省了制作时间,同时设置第一螺钉孔与第二螺钉孔,随时为不同结构的骨修复系统提供固定位置,方便、快捷;2、支撑框架、凸体和螺钉均采用聚交酯共聚物或共混物的高分子材料与镁盐的复合物或镁、镁基合金的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后,会被人体自动降解,避免了长期存在人体中而产生不良异物反应,甚至出现应力遮挡造成骨折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镶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骨修复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管状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的带有正方形网格结构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架;2-骨修复材料;3-网格;4-凸体;5-第一螺钉孔;6-第二螺钉孔;7-镶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阶段骨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骨修复材料2,在所述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网格3,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外侧设有凸体4,在所述凸体4上设有第一螺钉孔5,在所述第一螺钉孔5上活动链接有螺钉(未图示),在所述网格3的各顶角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孔6,所述骨修复材料2是与所述网格3的形状相同的立体结构,在平行于所述骨修复材料2中轴线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网格3相匹配的镶嵌单元7,所述骨修复材料2通过所述镶嵌单元7与所述网格3活动连接,此结构的大阶段骨修复系统,利用支撑框架1的支撑作用与骨修复材料2的促进骨再生的作用相结合,并通过镶嵌的方式进行活动链接,在每个网格3的各个顶角都设置有第二螺钉孔6,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根据患者骨缺损部位的形状,对支撑框架1进行修剪,所述螺钉可以通过任意一个第二螺钉孔6对其进行固定,这种结构多变的骨修复系统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减少了制作修复系统的时间,并且支撑框架1、凸体4和螺钉的材质均为聚交酯共聚物或共混物与镁盐的复合物,或者是镁、镁基合金,当材质是聚交酯共聚物或共混物时,其分子量大于20KDa,镁盐为碳酸镁或磷酸镁,这些材质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力学支撑作用,并且都能够被人体降解,并对人体没有伤害;而骨修复材料2有很好的促进骨再生的能力,它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钙盐和生长因子,其中胶原蛋白为I型和/或III型胶原蛋白,钙盐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钙,所述生长因子为Nell-1蛋白,可以作为骨修复材料的物质有同种异体脱矿骨基质、异种脱矿骨基质、胶原蛋白等。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框架1的结构可以是扁平状、管状或不规则多面体,不同结构的支撑框架1可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骨缺损的修复,扁平状支撑框架可以满足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而管状支撑框架可以满足四肢等骨缺损的修复,同时,支撑框架1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支撑框架1上网格3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多种结构的网格形状对应相应结构的镶嵌单元7,以满足不同形状的骨缺损部位,其中,优选的,所述网格3的形状为四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孔阻隔膜(未图示),所述多孔阻隔膜覆盖在所述骨修复材料2的外表面,所述多孔阻隔膜的厚度在0.3mm-2mm,孔径在5um-100um,多孔阻隔膜的主要作用是将软组织与骨组织进行隔离,防止由于软组织生长过快而占据骨组织的生长位置,另外,多孔阻隔膜是由胶原蛋白、或胶原蛋白与多糖、或胶原蛋白、多糖与钙盐材料复合,其中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多糖为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钙盐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钙,因此,多孔阻隔膜也能被人体所降解。

进一步地,所述镶嵌单元7的直径小于所述骨修复材料2的直径,为了使镶嵌单元7能够很好的固定在所述网格3上,使得骨修复材料2最大的发挥促进骨生长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孔5与所述第二螺钉6孔大小相等,在对骨缺损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支撑框架1进行修改以满足骨缺损部位时,能够快速的将第一螺钉孔5中的螺钉应用于第二螺钉孔6中,方便、快捷、节约时间。

利用骨修复材料2上的镶嵌单元7将其镶嵌在支撑框架1上的网格3中,制作出与患者创伤面积相符的大阶段骨修复系统,利用凸体4上的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在紧急情况而又没有合适的骨修复系统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因为在网格3的各个顶角上都存在有第二螺钉孔6,因此修改后的骨修复系统螺钉可以通过第二螺钉孔6将其固定,同时在骨修复材料2的外表面覆盖多孔阻隔膜,达到隔离软组织与骨组织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在骨修复材料2的促进作用下,患者创伤部位骨再生,伤口愈合,患者体内的支撑框架1、凸体4、螺钉和多孔阻隔膜均会在人体内分解消失,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