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564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内衣领域,特别是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增高,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市面上出现了胸部按摩器,通过电机的高频振动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但是传统的按摩器需要接外部电源或控制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受环境影响,穿戴和操作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用该智能内衣实现按摩功能方便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杯罩和右杯罩;还包括硅胶盒、锂电池、PCB板、硅胶导线、扁平电机和隔热片;

两个所述硅胶盒分别不外露地固定在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的夹层内;

所述扁平电机包裹在所述隔热片内,两个所述硅胶盒内都设有所述扁平电机;

所述PCB板和锂电池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硅胶盒内,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内的扁平电机分别通过硅胶导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PCB板和锂电池通过硅胶导线电连接,所有硅胶导线都不外露地固定在所述智能内衣的夹层中。

优选的,所述PCB板上集成设有蓝牙模块。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PCB板上集成有可为所述锂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块和USB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的内侧壁都设有可放置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的兜体。

优选的,还包括沿相互连接的左杯罩和右杯罩的两侧向外延伸的两背带以及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连接,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背带连接;

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分别设有背部按摩层,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背部按摩层通过背扣可拆卸连接为横跨人体背部并贴附人体皮肤的背部按摩层,所述背部按摩层的内侧壁设有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

优选的,所述背部按摩层为弹性布料,其一端通过可抽拉组件可收放地设置在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夹层内;

所述可抽拉组件包括转轴和弹性件,两所述转轴分别固定在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夹层内,所述转轴沿着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且其自由端抵住所述夹层的内侧壁,所述背部按摩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优选的,两所述背带通过排扣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带上设置有位于背带内侧且用于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的第二按摩部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按摩部件为凸设于背带内表面的凸点或内置于背带内的远红外材料层或内置于背带内的磁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硅胶盒以及用于各元件之间电连接的硅胶导线都不外露地固定在内衣的夹层中,防止各元件在内衣穿戴时膈应人体皮肤,是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锂电池为PCB板供电,PCB板驱动左杯罩和右杯罩内的扁平电机高频振动刺激胸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避免乳腺增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硅胶盒在罩杯内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兜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部按摩层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抽拉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左杯罩1,右杯罩2,背带3,左肩带41,右肩带42,背部按摩层5,背扣6,排扣7;抽拉组件8,转轴81,弹性件82;兜体9,硅胶盒10,锂电池 11,PCB板12,扁平电机13,隔热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按摩装置内置的智能内衣,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杯罩1和右杯罩2,还包括硅胶盒10、锂电池11、PCB板12、硅胶导线、扁平电机13和隔热片14;

两个所述硅胶盒10分别不外露地固定在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的夹层内;

所述扁平电机13包裹在所述隔热片14内,两个所述硅胶盒10内都设有所述扁平电机13;

所述PCB板12和锂电池11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硅胶盒10内,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内的扁平电机13分别通过硅胶导线与所述PCB板12电连接,所述PCB 板12和锂电池11通过硅胶导线电连接,所有硅胶导线都不外露地固定在所述智能内衣的夹层中。

PCB板12、扁平电机13和锂电池11分布设置在两个硅胶盒10,硅胶盒10 预先放置在左杯罩和右杯罩夹层的杯棉内,通过模具热压一次成型;将扁平电机13用隔热片14包裹后再放置在硅胶盒10内,防止扁平电机13在热压过程中过热损坏。本实施例中,硅胶盒10以及用于各元件之间电连接的硅胶导线都不外露地固定在内衣的夹层中,防止各元件在内衣穿戴时膈应人体皮肤,是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锂电池11为PCB板12供电,PCB板12驱动左杯罩和右杯罩内的扁平电机 13高频振动刺激胸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避免乳腺增生。

所述PCB板12上集成设有蓝牙模块。

PCB板12通过蓝牙模具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接收移动终端的APP发出指令,驱动扁平马达使用不同的频率工作,产生不同按摩效果。

所述锂电池11为可充电电池,所述PCB板12上集成有可为所述锂电池11 充电的充电模块和USB充电口。

通过数据线将PCB板12的USB充电口与外界电源连通,PCB板12通过充电模块为锂电池11充电,保证产品可循环使用。

如图2所示,所述左杯罩1和右杯罩2的内侧壁都设有可放置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的兜体9。

磁性健身片运用天然稳定的磁力,与皮肤接触,让无形的磁力线穿透至人体内,影响人体内的细胞、淋巴、血管、和神经与穴道等系统,达到活化细胞,促进循环、平衡人体电位、激发人体能量、缓和紧张、消除酸痛等功效。

红外线贴的红外线采用碳纤维电导制热系统,该系统工作后,会迅速产生波长5~15微米的热光,此种红外线发射的光波可以通透人体皮下,渗入人体细胞组织中与人体细胞中的分子、原子、振动频率相同,并形成共振,活化了细胞组织,加速血液循环,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净化体内垃圾,从而达到缓解和治愈人体疾患的作用。在所述左杯罩和右杯罩内侧壁的兜体内放上磁性健身片或者红外线贴,扁平电机13进行震动按摩时,促进了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功能的发挥,进一步提升了胸部按摩的效果。

如图3所示,还包括沿相互连接的左杯罩1和右杯罩2的两侧向外延伸的两背带3以及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杯罩1和右杯罩2连接,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背带3连接;

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分别设有背部按摩层5,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背部按摩层通过背扣6可拆卸连接为横跨人体背部并贴附人体皮肤的背部按摩层,所述背部按摩层5的内侧壁设有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

穿戴需要按摩时,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背部按摩层5通过背扣6在人体背部的中间连接起来,横跨人体背部并贴附人体皮肤的背部按摩层,背部按摩层5的内侧壁设有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通过磁性保健片或者红外线贴对背部容易着凉的女性,特别是坐久电脑前不经常锻炼的女性,提供活化细胞,促进循环、平衡人体电位、激发人体能量、缓和紧张、消除酸痛等保健功效,与前面扁平电机13刺激胸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形成对应,使得整个内衣的功能更为全面和立体。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背部按摩层5为弹性布料,其一端通过可抽拉组件8可收放地设置在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夹层内;

所述可抽拉组件8包括转轴81和弹性件82,两所述转轴81分别固定在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夹层内,所述转轴81沿着所述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82套装在所述转轴81上,且其自由端抵住所述夹层的内侧壁,所述背部按摩层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81上。

不需要使用背部按摩层5时,将背部按摩层5顺着其固定端卷绕在转轴8 上,置于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的夹层内,内衣即为平时常见形式的内衣;需要使用背部按摩层5时,将背部按摩层5的自由端分别从左肩带41和右肩带42 的夹层中相对拉出,并通过背扣6在人体背部的中间连接起来,形成横跨人体背部并贴附人体皮肤的背部按摩层即可,灵活变化内衣的款式,以适应不同款式的外衣穿着,使用方便。

两所述背带3通过排扣7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带3上设置有位于背带3内侧且用于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的第二按摩部件。

第二按摩部件对内衣穿戴时背带3接触的背部部分提供活化细胞,促进循环、平衡人体电位、激发人体能量、缓和紧张、消除酸痛等保健功效,与前面扁平电机13刺激胸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形成对应,使得整个内衣的功能更为全面和立体。

所述第二按摩部件为凸设于背带内表面的凸点或内置于背带内的远红外材料层或内置于背带内的磁粒。

工艺简单,保健效果突出,性价比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