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3611阅读:1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是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感染实验模型领域。



背景技术: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因感染导致脓毒症多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每年因脓毒症导致多器官衰竭的死亡率呈1.5%的递增。而针对这一疾病的具体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因此了解烧伤脓毒症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进程非常重要。建立模拟临床烧伤感染脓毒症的模型建立就尤为重要。以往感染模型lps脂多糖,虽易被模拟,但却不能反映脓毒症发生的实质和复杂性;腹膜炎模型强调了细菌移位的感染特点,但无法模拟烧伤创面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特点;国外研究报道balb/c小鼠构建30%烧伤,联合小剂量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的脓毒症模型,因其临床分离菌群批次不同,毒性机理不同而影响模型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采用本发明构建的实验模型脓毒症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的6-8周的c57bl/6j小鼠作为模型的基础;

步骤2)c57bl/6j小鼠的背部用蒸烫机持续接触6-12s;

步骤3)计算步骤2)接触后的烫伤面积,采用三度四分法评定烧伤深度;

步骤4)创面冷却后,在c57bl/6j小鼠创面中心注射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液;

步骤5)得到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感染的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

所述的步骤2)中蒸烫机选用的温度是95-98℃,持续接触8s。

所述的步骤3)烫伤面积在10%,烧伤深度:ⅲ度。

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2×105cfu。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模型可以释放大量的内毒素致脓毒症的发生;在以往的研究模型中,存在的是单纯的腹腔感染,其发病迅速,与烧伤的病理特点不同,而本发明的烧伤病理发展过程:休克期、感染期及修复期。本发明的模型脓毒症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稳定性高。c57bl/6j小鼠具有品系稳定与易于繁殖等特点,被作为“标准”的近交系,主要用于生理学与病理学的实验动物模型。而balb/c小鼠具有白化、免疫缺陷的特征,常用于癌症与免疫学研究。本发明利用少量标准的绿脓杆菌菌株制备的脓毒症模型,可以标准化。且较其他模型相比,更加贴切的模拟了烧伤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型制备后3天创面及小鼠状态;

图2是单批次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7天的死亡率;

图3是多批次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7天的死亡率;

图4是小鼠il-1、tnf-a、il-6及crp的炎症因子水平;

图5是小鼠肝功能衰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的6-8周的c57bl/6j小鼠作为模型的基础;

步骤2)c57bl/6j小鼠的背部用蒸烫机持续接触6-12s;

步骤3)计算步骤2)接触后的烫伤面积,采用三度四分法评定烧伤深度;

步骤4)创面冷却后,在c57bl/6j小鼠创面中心注射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液;

步骤5)得到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感染的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

实施例2

以下操作在清洁无菌台实施,实验动物饲养与维持均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动物房,自由进水进食,人工照明,保持12h开/关,所有相关动物实验均按照“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管理条例”进行。

1、物品准备:蒸烫机,(新飞xf-688挂烫机)

2、小鼠选择:选择的8-12周的c57bl/6j雌性小鼠,体重18-22g所有动物均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选择的6-8周的c57bl/6j小鼠作为模型的基础;

步骤2)将步骤1)的c57bl/6j小鼠的背部经10%nas备皮后,第二天行50ml/kg,0.1%苯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选择2cm直径圆柱形钢塑化模具,备皮后c57bl/6j小鼠的背部用调制温度为95-98℃的蒸烫机下,持续接触8s;

步骤3)观察计算烫伤处的烫伤面积,计算步骤2)接触后的烫伤面积,使小鼠背部烫伤10%tbsa,采用三度四分法评定烧伤深度为ⅲ度;

步骤4)创面冷却后,在c57bl/6j小鼠创面中心注射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液2×105cfu;

步骤5)得到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感染的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2×105cfu。

该模型制备后3天创面及小鼠状态如图1所示。

下面通过图2-5做进一步的说明,图中显示的标注sham\burn\infection\sepsis,四个组为不同的对比,第一个是空白组,第二个是烧伤组,第三个是感染组,第四个是本模型组,从图例中展出是最符合脓毒症的病理发展过程:重症感染、炎症反应、多脏器衰竭等。

如图2所示,连续观察7天小鼠的生存状况并记录,单批次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7天的死亡率高:小鼠24小时成活率70%,并连续72h死亡率可达60%。

如图3所示,多批次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7天的死亡率稳定性高:不同批次小鼠在间断不连续的5个月内重复烫伤细菌组的模型实验4次,小鼠死亡率变化趋于稳定,死亡率最低可达50%,最高可达80%。

如图4和图5所示,反应了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炎症反应及器官衰竭。其中,图4是小鼠il-1、tnf-a、il-6及crp的炎症因子水平;图5是小鼠肝功能衰竭。

通过上述图,说明本发明的模型脓毒症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稳定性高。且较其他模型相比,更加贴切的模拟了烧伤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和英文缩写属本行业的公知常识,在网上可以搜索到,这里不一一叙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感染实验模型领域。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的6‑8周的C57BL/6J小鼠作为模型的基础;步骤2)C57BL/6J小鼠的背部用蒸烫机持续接触6‑12s;步骤3)计算步骤2)接触后的烫伤面积,采用三度四分法评定烧伤深度;步骤4)创面冷却后,在C57BL/6J小鼠创面中心注射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液;步骤5)得到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感染的小鼠烧伤脓毒症模型。本发明利用少量标准的绿脓杆菌菌株制备的脓毒症模型,可以标准化。且较其他模型相比,更加贴切的模拟了烧伤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胡大海;刘洋;王耘川;白晓智;李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