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0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



背景技术: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可以出现再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头痛病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中医认为,头痛之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治疗上大抵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为法,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15-20份、独活15-20份、白芍药15-20份、秦艽15-20份、山药15-20份、制附片3-6份、肉桂3-6份、细辛3-6份、干姜3-6份、薄荷2-4份。

进一步地,所述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17.5份、独活17.5份、白芍药17.5份、秦艽17.5份、山药17.5份、制附片4.5份、肉桂4.5份、细辛4.5份、干姜4.5份、薄荷3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散剂具有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呕吐,牵引目睛疼痛,偏食不明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15份、独活15份、白芍药15份、秦艽15份、山药15份、制附片3份、肉桂3份、细辛3份、干姜3份、薄荷2份。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17.5份、独活17.5份、白芍药17.5份、秦艽17.5份、山药17.5份、制附片4.5份、肉桂4.5份、细辛4.5份、干姜4.5份、薄荷3份。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20份、独活20份、白芍药20份、秦艽20份、山药20份、制附片6份、肉桂6份、细辛6份、干姜6份、薄荷4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散剂,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山茱萸15‑20份、独活15‑20份、白芍药15‑20份、秦艽15‑20份、山药15‑20份、制附片3‑6份、肉桂3‑6份、细辛3‑6份、干姜3‑6份、薄荷2‑4份。本发明的散剂具有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呕吐,牵引目睛疼痛,偏食不明等。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新茹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