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74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多年来人们大多通过西药治疗高血压,西药治疗高血压虽然作用迅速,但易反复,副作用也大。权威统计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与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列的药物依赖性。表面降压实则摧残心、脑、肾,而且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会给你造成巨大痛苦。对于那些睡眠、情绪不好导致的假性高血压一旦服用降压药就判了死刑。降压药促使你的身体血压调节机制高速退化,高血压要想摆脱药物就要恢复人体血压调节系统。不能盲目使用西药降压,因为一旦服用让你永远再也离不开他。用中药治疗高血压可以使毒副作用大大减少,但是现有的中药配方复杂,熬制过程特别不方便,并且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其特征是,由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组成;

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均置于盒内。

所述磁力按压器由弹力绷带和两个直径1cm的磁铁构成,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两个磁铁的距离为5-15cm(以使两块磁铁分别置于内关穴和外关穴);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弹力绷带以本领域可以采用的任何方式固定于手腕上,例如用粘钩带、魔术贴、扣子、绳子等等固定均可以。

所述涌泉药物贴为吴茱萸蜜膏;

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至少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2-5、牡丹皮2-5、炒决明子2-5、勾藤2-5、白附子2-5、川牛膝2-5。

进一步的,所述高血压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3、牡丹皮3、炒决明子3、勾藤3、白附子3、川牛膝3。

进一步的,所述高血压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2、牡丹皮2、炒决明子5、勾藤5、白附子5、川牛膝2。

进一步的,所述高血压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5、牡丹皮5、炒决明子2、勾藤2、白附子2、川牛膝5。

进一步的,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夏枯草2-5、牡丹皮2-5、炒决明子2-5、勾藤2-5、白附子2-5、川牛膝2-5、山楂2-5、鬼针草0.5-2、黄瓜藤0.5-2、香附0.5-2、葛根0.5-2、丹参0.5-2、郁金0.5-2、苍术0.5-2、菊花0.5-2、石菖蒲0.5-2、白藜蒺0.5-2、银杏叶0.5-2、柳叶0.5-2、薄荷0.5-2、肉桂0.5-2、甘草0.5-2、醋0.2-1。

进一步的,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夏枯草3、牡丹皮3、炒决明子3、勾藤3、白附子3、川牛膝3、山楂3、鬼针草1、黄瓜藤1、香附1、葛根1、丹参1、郁金1、苍术1、菊花1、石菖蒲1、白藜蒺1、银杏叶1、柳叶1、薄荷1、肉桂1、甘草1、醋0.6。

使用方法:

涌泉药物贴敷:吴茱萸蜜膏外贴,一贴贴敷24小时,一天一贴。

七星针:用七星针在高血压穴位(第六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叩打,一天一次。

高血压穴位药物贴:在七星针叩打部位贴敷高血压药物贴,一天一贴。

磁力按压器:对双侧手腕的内、外关穴持续磁力按压(使两块磁铁分别置于内关穴和外关穴),一周一次。

一月为一疗程。

药理作用: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瘰疬瘿瘤,眩晕头痛。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用于血热吐衄,发斑,阴虚内热,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肠痈腹痛。

草决明:甘、苦、咸、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用于头痛眩晕,用于肠燥便秘。

钩藤:性凉,味甘,归肝、心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白附子:辛,温,有毒,归胃、肝经。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涡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川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乏力,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吐血,衄血,齿痛,口疮,头痛眩晕。

山楂:酸、甘、微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鬼针草: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黄瓜藤:味苦;性凉归心、肺经。清热;化痰;利湿;解毒。主痰热咳嗽;癫痫;湿热泻痢;湿痰流注;疮痈肿毒;高血压病。

香附: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部调、疮疡肿痛,失眠及淤血肿痛等症。

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菊花: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白蒺藜: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银杏叶:苦、涩,平。归心、肺经。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

柳叶:苦;性寒;肺;肾;心经清热;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主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白浊;高血压;痈疽肿毒;烫火伤;关节肿痛;牙痛;痧疹;皮肤瘙痒。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心悸,肺痿咳嗽。

醋:酸;甘;温。肝;胃;经。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主产后血晕;症瘕积聚;吐血;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归肝、肾经。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引火归元,为治疗高血压要药,应用吴茱萸蜜膏贴敷涌泉穴可引火归水以达降压之功。夏枯草、草决明、菊花、决明子清肝热降血压,归肝、肾经,用于肝热阳亢之高血压;薄荷疏散风热、葛根解肌退热、柳叶与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甘草清热调和药性,此类药配伍可散肝经之热,用于表证引起的血压升高之证;白附子祛经络之风痰、肉桂为温里之药,可温经祛痰通脉,归肝、肾、心经,以达降压之效;川牛膝活血通经引火下行、丹参活血安神、郁金活血行气止痛,三药同用活血通经之效显著,达到降低血压之效;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白蒺藜活血祛风用于高血压急重证;银杏叶平喘、黄瓜藤清热化痰,配伍使用祛痰平喘;以上药物配伍应用清肝热,熄肝风,引火下行,清利头目,在高血压穴处用七星针叩打后贴敷此药物贴以达降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毒副作用小,用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避免了高血压人群对药物的依赖;采用两种药物贴,结合七星针和磁力按压,达到有效防治高血压的目的。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缓解总有效率为99.2%。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选择高血压患者120例,临床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年龄42~75岁,平均(56)岁。

2.诊断标准:①头痛、目眩、头胀、乏力、心悸、失眠多梦、气短心慌,②诊断表现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③血脂较高,血液粘度较高。

3.治疗方法:

涌泉药物贴敷:吴茱萸蜜膏外贴,一贴贴敷24小时,一天一贴。

七星针:用七星针在高血压穴位(第六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叩打,一天一次。

高血压穴位药物贴:在七星针叩打部位贴敷高血压药物贴,一天一贴。

磁力按压器:对双侧手腕的内、外关穴持续磁力按压,一周一次。

一月为一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控制:上述高血压症状全部消失,血压检查正常。②有效: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明显降低。③无效:高血压症状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08人,控制率90%,有效11人,有效率9.2%,无效1人,无效率0.8%。

二、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男,61岁,患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气短心慌。测血压175/120mmhg,诊断为高血压,长期服用西药,效果不明显,后使用本发明的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实施例1),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两个疗程,血压140/90mmhg,并发症现象全部消失。

病例2:王某,女,52岁,患者几个月来一直头晕、目眩、眼花,后经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后使用本发明的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实施例1),血压由170/140mmhg降至164/110mmhg,继续使用二个疗程以后,血压降至140/85mmhg,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3:亓某,男,62岁,患者近期感到头痛、头胀、乏力、心悸,体检后血压为178/108mmhg,诊断为高血压,血脂也较高。使用本发明的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实施例4)三个疗程后,血压正常,并发症现象也均消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磁力按压器的结构简图1;

附图2为磁力按压器的结构简图2;

附图3为磁力按压器的结构简图3;

附图标记说明:1弹力绷带;2磁铁。

本附图中仅仅体现磁力按压器的磁铁在弹力绷带上的位置分布,其他结构(例如弹力绷带固定装置)未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其特征是,由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组成;

所述磁力按压器用弹力绷带和两个直径1cm的磁铁构成,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两个磁铁的距离为5-15cm;

所述涌泉药物贴为吴茱萸蜜膏;

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3g、牡丹皮3g、炒决明子3g、勾藤3g、白附子3g、川牛膝3g。

以现有技术中方法制成膏药贴。

使用方法:

涌泉药物贴敷:吴茱萸蜜膏外贴,一贴贴敷24小时,一天一贴。

七星针:用七星针在高血压穴位(第六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叩打,一天一次。

高血压穴位药物贴:在七星针叩打部位贴敷高血压药物贴,一天一贴。

磁力按压器:对双侧手腕的内、外关穴持续磁力按压(使两块磁铁分别置于内关穴和外关穴),一周一次。

一月为一疗程。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其特征是,由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组成;

所述磁力按压器用弹力绷带和两个直径1cm的磁铁构成,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两个磁铁的距离为5-15cm;

所述涌泉药物贴为吴茱萸蜜膏;

所述膏药贴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2g、牡丹皮2g、炒决明子5g、勾藤5g、白附子5g、川牛膝2g。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1。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其特征是,由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组成;

所述磁力按压器用弹力绷带和两个直径1cm的磁铁构成,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两个磁铁的距离为5-15cm;

所述涌泉药物贴为吴茱萸蜜膏;

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5g、牡丹皮5g、炒决明子2g、勾藤2g、白附子2g、川牛膝5g。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1。

实施例4: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套盒,其特征是,由涌泉药物贴,高血压穴位药物贴,七星针,内、外关穴位磁力按压器组成;

所述磁力按压器用弹力绷带和两个直径1cm的磁铁构成,所述磁铁设置在弹力绷带的同一面,两个磁铁的距离为5-15cm;

所述涌泉药物贴为吴茱萸蜜膏;

所述高血压穴位药物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夏枯草3g、牡丹皮3g、炒决明子3g、勾藤3g、白附子3g、川牛膝3g、山楂3g、鬼针草1g、黄瓜藤1g、香附1g、葛根1g、丹参1g、郁金1g、苍术1g、菊花1g、石菖蒲1g、白藜蒺1g、银杏叶1g、柳叶1g、薄荷1g、肉桂1g、甘草1g、醋0.6g。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