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及制备方法、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8320发布日期:2018-06-02 02:4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及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赖氨酸钙由于其效能价格比高,毒性小,是目前补钙和赖氨酸较为理想的原料,维生素D3对人体血清钙的维持至关重要,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钙在骨内的沉积。钙与蛋白的结合,能减少肾脏钙的排泄,还能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形成,因而赖氨酸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D3能提高补钙和赖氨酸的效果。

但现有补钙药物中较少使用赖氨酸钙与维生素D3作补钙药物配合使用,主要是由于赖氨酸钙和氨基酸钙盐一般为较难溶性盐,化合物呈弱碱性,口服后只有在胃酸作用下溶解吸收,胃酸缺乏者或老年人在使用相关药物后容易由于胃酸的额外消耗导致消化功能副作用;如直接将氨基酸钙盐与酸性物质混合,会影响氨基酸钙盐性状,导致药品失活以及保存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克服了胃酸缺乏者或老年人对钙吸收不良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成本低,且制成成品中赖氨酸钙、亮氨酸和苏氨酸形成溶解性较大的氨基酸钙络合物,降低了对消化系统的刺激,易于人体吸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赖氨酸钙50-100份、亮氨酸1-20份、苏氨酸1-20份、维生素D3 1×10-6-4.5×10-6份、酸源组成份380-480份、碱源组成份350-450份、稀释剂10-40份、助崩解剂10-50份以及矫味剂5-3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的pH值范围为4.5-6.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矫味剂包括柑橘橙柚粉、柠檬粉、荔枝粉、草莓粉、苹果粉、香蕉粉、蓝莓粉、薄荷粉和山楂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酸源组成份包括苹果酸、乙二酸、富马酸、酒石酸和柠檬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碱源组成份包括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碳酸氢钾。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稀释剂包括聚合糖、木糖醇、山梨醇、乳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助崩解剂包括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混合物、干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10-50份的助润滑剂,所述助润滑剂包括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和月桂醇硫酸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口服补钙和补氨基酸泡腾剂的剂型为片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原料和辅料,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50-100份赖氨酸钙、1-20份亮氨酸、1-20份苏氨酸、1×10-6-4.5×10-6份维生素D3;辅料包括按质量分数计10-40份稀释剂、10-50份助崩解剂以及5-30份矫味剂,将原辅料分别粉碎过40-150目筛;

S2、将原辅料按酸碱度分为两组,分别与酸源组成份和碱源组成份均匀混合制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将制得软材分别过10-40目筛的制粒机制粒;

S5、烘干:将S4中制得的两组湿颗粒于35-80℃分别烘干;

S6、整粒:将S5中制得两组干颗粒分别通过10-40目筛整粒;

S7、总混: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适量助润滑剂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的含量和氮含量,随后进行分装。

本发明还提供如前所述的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在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钙缺乏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利用酸碱反应原理,在复合氨基酸钙配方中加入碱源和酸源组份,可产生泡腾反应,一方面形成溶解性较大的酸络合物,达到促进钙元素的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作用,另一方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降低复用泡腾剂溶液的pH,减少人体代谢过程中的胃酸消耗,克服了胃酸缺乏者或老年人对钙吸收不良的问题,提高了钙元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2)本发明中的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选择赖氨酸钙、亮氨酸和苏氨酸作为主要有效成分,其制成成品中赖氨酸钙与亮氨酸和苏氨酸形成氨基酸螯合钙,保证有效钙质成分有效结合于药物中;同时利用泡腾剂特性使酸碱组份有效共存,在降低泡腾剂pH同时有效维持氨基酸钙活性。

(3)本发明中的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选择赖氨酸钙、亮氨酸和苏氨酸作为主要有效成分,不仅水溶性好、吸收率高,且三者产生协同效应,降低了对胃肠的刺激,保护肠胃粘膜,能同时满足人体对补钙补氨基酸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赖氨酸钙50-100份、亮氨酸1-20份、苏氨酸1-20份、维生素D3 1×10-6-45×10-6份、酸源组成份380-480份、碱源组成份350-450份、稀释剂10-40份、助崩解剂10-50份以及矫味剂5-30份,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成品剂型为颗粒剂或片剂,其加入50倍体积水后获得溶液pH值范围控制在4.5-6.5之间的偏酸性。

本发明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配方中除赖氨酸钙、亮氨酸、苏氨酸和维生素D3等主要原料外,其余辅料种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由调整,如矫味剂可选自柑橘橙柚粉、柠檬粉、荔枝粉、草莓粉、苹果粉、香蕉粉、蓝莓粉、薄荷粉和山楂粉;酸源组成份可选自苹果酸、乙二酸、富马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碱源组成份可选自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稀释剂可选自聚合糖、木糖醇、山梨醇、乳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助崩解剂可选自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混合物、干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在本发明复合氨基酸钙泡腾剂配方中加入质量份数计10-50份的助润滑剂,助润滑剂种类可选自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6000和月桂醇硫酸镁。

实施例1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70g、亮氨酸10g、苏氨酸10g、维生素D31μg、聚合糖30g、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混合物30g、柑橘橙柚粉20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8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苹果酸400g、碳酸钙39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2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60℃分别烘干,时间20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2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40g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分装即可。

产品为颗粒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5.8。

实施例2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50g、亮氨酸1g、苏氨酸1g、维生素D31μg、木糖醇10g、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混合物10g、柠檬粉20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4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乙二酸380g、碳酸钠35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1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80℃分别烘干,时间20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1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10g聚乙二醇2000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分装即可。

产品为颗粒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4.9。

实施例3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100g、亮氨酸20g、苏氨酸20g、维生素D34.5μg、山梨醇40g、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混合物50g、荔枝粉30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15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富马酸480g、碳酸钙45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4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35℃分别烘干,时间15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4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50g月桂醇硫酸镁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进行压片形成3-5g/片的片剂分装。

产品为片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6.3。

实施例4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70g、亮氨酸10g、苏氨酸10g、维生素D33μg、乳糖20g、干淀粉30g、柠檬粉5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8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酒石酸480g、碳酸氢钠35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2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60℃分别烘干,时间20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2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40g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进行压片形成3-5g/片的片剂分装。

产品为片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4.5。

实施例5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60g、亮氨酸2g、苏氨酸2g、维生素D32μg、聚合糖20g、羧甲基淀粉钠20g、山楂粉10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6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柠檬酸456g、碳酸钾42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3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40℃分别烘干,时间20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3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10g聚乙二醇2000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分装即可。

产品为颗粒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5.9。

实施例6

S1、在GMP洁净车间里,将药用或食品级原辅料赖氨酸钙50g、亮氨酸5g、苏氨酸10g、维生素D31.5μg、聚乙烯吡咯烷酮35g、羧甲基淀粉钠45g、草莓粉30g,原辅料分别粉碎后,一起过120目筛,混匀;

S2、将原辅料充分混匀后,均分两组,分别与药用或食品级苹果酸400g、和碳酸氢钾380g混合,分成酸、碱性两组原辅料;

S3、制备粘合剂,将两组原辅料混合粉末,分别制成软材;

S4、两组软材用30目筛的制粒机分别制粒;

S5、烘干:两组湿颗粒于50℃分别烘干,时间20分钟;

S6、整粒:干颗粒通过30目筛整粒;

S7、总混:在洁净度C级以上区域(其具体标准依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执行),将整粒后的两组颗粒与50g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测钙与维生素D3和氮的含量,再分装即可。

产品为颗粒剂,在加入产品50倍体积水后出现泡腾现象,产品全部溶于水,取样测得水溶液pH值为6.1。

各实施例样品经检验,检验数据如下:

从检验数据来分析,实施例的样品质量均符合国家要求,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范围内均能制备出良好质量的产品。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