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876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医疗器械,确切地说是一种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消融电极(外科术中止血装置),市场上有带吸烟、照明等各种辅助功能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消融电极(外科术中止血装置)的主要功能是电切、电凝。消融电极被广泛的应用与各种手术中,通过电切、电凝功能帮助医务人员快速有效安全的完成手术过程中的切割、凝血,减少手术过程的失血,从而达到手术的顺利完成,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灵活性,产品手柄空间、线路板的尺寸受到限制,在电缆线与线路板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线路连电、半连电的现象,产生部分不合格品,加大了生产厂家成本,同时半连电的产品在生产检验过程中很难检测,这样就会医务人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指揿开关失去原有的作用,给手术带来风险,造成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融电极,该装置杜绝线路连电、半连电的现象,防止指揿开关失去控制作用,避免消融电极质量不达标给手术带来风险,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消融电极,包括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电切线路、电凝线路、公用线路,所述的电切线路与电凝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同一个表面,公用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另一个表面;电切线路设有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设有电凝线路焊接点,公用线路设有公用线路焊接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电切线路与电凝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同一个表面,公用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另一个表面,将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板的线路单面设计改进为双面设计,有效的增大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避免了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因间距太小而易发生的连电、半连电的问题;同时,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电缆线与线路板焊接时避免了由线路连电、半连电产生不合格品,从而减少产品生产的5-8%物料浪费及工时成本,更主要的是避免了由连电、半连电的问题给医务人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带来风险以及产生的医疗事故。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分别设置在线路板同一端的端头的两侧。

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分别设置在同一端的两侧,一是方便焊接连线,二是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公用线路焊接点设置在线路板设有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的一端,公用线路焊接点设置在线路板的中部。

公用线路焊接点与电切线路焊接点、电凝线路焊接点分别设置在线路板的两侧,且交错设置,进一步防止不同的焊接点之间发生连电、半连电现象,提高本产品的成品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消融电极产品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消融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公用线路焊接点;2- 电切线路焊接点;3- 电凝线路焊接点;4- 指揿开关;5- 固定卡槽;6- 金属电极;7- 线路板;8- 指揿开关;9- 手柄;10- 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为现有消融电极产品的成品,其由金属电极6、线路板7、开关8、手柄9;及电缆线10组成,上述为现有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现有的消融电极产品中,公用线路焊接点1、电切线路焊接点2及电凝线路焊接点3均设置在线路板的同一个表面上,由于产品的体积小,消融电极线路板的尺寸受到限制,公用线路焊接点1、电切线路焊接点2及电凝线路焊接点3相互之间间隔很小,在电缆线与线路板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线路连电、半连电的现象。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融电极,包括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电切线路、电凝线路、公用线路,电切线路与电凝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同一个表面,公用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另一个表面;电切线路设有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设有电凝线路焊接点3,公用线路设有公用线路焊接点1;线路板的端头处设有固定卡槽5,固定卡槽5用于固定线路板。

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分别设置在线路板同一端的端头的两侧。

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分别设置在同一端的两侧,一是方便焊接连线,二是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之间的间距。

公用线路焊接点1设置在线路板设有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的一端,公用线路焊接点1设置在线路板的中部。

公用线路焊接点1与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分别设置在线路板的两侧,且交错设置,进一步防止不同的焊接点之间发生连电、半连电现象,提高本产品的成品率及安全性。

本实施例电切线路与电凝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同一个表面,公用线路设置在线路板的另一个表面,将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板的线路单面设计改进为双面设计,有效的增大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之间的空间距离,避免了电切线路焊接点2、电凝线路焊接点3因间距太小而易发生的连电、半连电的问题;同时,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电缆线与线路板焊接时避免了由线路连电、半连电产生不合格品,从而减少产品生产的5-8%物料浪费及工时成本,更主要的是避免了由连电、半连电的问题给医务人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带来风险以及产生的医疗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与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