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0357发布日期:2019-02-26 19: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热咳嗽是由于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以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儿及老人,从中医学范畴上讲,肺热咳嗽属于温病学。现代医学中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等呼吸系统都有可能出现本病症。

肺热咳嗽或由外邪袭肺,蕴郁化热或饮食不节,过食不甘,蕴积化热,火热上乘或情志抑郁,肝经蕴热,木火邢金导致肺内郁热,炼液为痰,痰盛生热,肺失宣效,阴虚肺燥,故而咳嗽咯出。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等。

肺热咳嗽病程长,易复发,治疗费用高,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病程长,导致服药时间长,给小儿及家长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申请人曾就解决该问题申请过一个发明,申请号为201711297103.9,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711297103.9的技术方案的一个改进方案。申请号为201711297103.9的技术方案制成的是麻杏宣肺颗粒,需要开水冲服方可服用,程序繁琐,本发明着重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所述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

麻黄2-8份,薄荷2-8份,蝉蜕2-8份,金银花2-18份,黄岑4-18份,苦杏仁4-16份,浙贝母2-9份,桔梗2-8份,甘草2-8份,栀子2-8份,木香10-20份,炼蜜80-170份。

优选地,所述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为:

麻黄5份,薄荷6份,蝉蜕5份,金银花13份,黄岑13份,苦杏仁12份,浙贝母6份,桔梗5份,甘草8份,栀子5份,木香13份,炼蜜100份。

优选地,所述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为:

麻黄6份,薄荷4份,蝉蜕6份,金银花16份,黄岑16份,苦杏仁14份,浙贝母6份,桔梗6份,甘草8份,栀子8份,木香15份,炼蜜140份。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底料:取定量的麻黄,薄荷,蝉蜕,金银花,黄岑,苦杏仁,浙贝母,桔梗,甘草,栀子,木香分别粉碎、过筛;

b,将步骤a中的底料混合成混合粉;

c,混合粉包装入库备用;

d,准备炼蜜:将蜂蜜加热、过滤,制成炼蜜备用;

e,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和步骤d中的炼蜜混合;

f,炼药;

g,制丸。

优选地,步骤d中,具体为将蜂蜜加入炼蜜罐中,搅拌,加热至沸腾,趁热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到夹层锅中,在夹层锅中继续加热至沸腾时,调节蒸汽阀,保持微沸,控制温度在100-115℃,炼至气泡微小,将水份控制在5-8%时,停止加热,待炼蜜温度下降后,分装于洁净的不锈钢桶中,贴上桶笺,转入中间站备用。

优选地,步骤e中,先在洁净夹层锅中加水加热至微沸,再将置有定量炼蜜的不锈钢桶放到所述夹层锅上水浴加热,同时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加入混合机中,待炼蜜加热至60℃时,开启混合机,在搅拌下趁热加入定量炼蜜,待混合成药坨后方可出料,倒入料车中。

优选地,步骤f中,将所述料车中的的药坨加入炼药机中,开机炼制,待药坨炼制均匀,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倒入洁净不锈钢桶中,严封后,转入中间站,并抽检测定含量、水分,抽检合格的方可继续下一步骤e,抽检不合格的继续执行步骤f。

优选地,将抽检合格的已炼好的药坨加入制丸机中,制成规定重量大蜜丸,且在大蜜丸上喷以微量95%的乙醇或细粉即可。

本发明的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益气补虚,宣肺润燥、化痰止咳,止痛散结,既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益于有害吸入物的排出,又宣肺润燥、化痰止咳利咽,对咳嗽、痰多等症状有很好的作用。以上原料药均为药食通用药物,容易购买,无明显毒性,产品制备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本发明的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加入炼蜜后制成的是蜜丸,直接用温水送服即可,无需开水冲服,程序更简单,对水温无要求,更方便。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一种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所述麻杏宣肺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包括:

麻黄2-8份,薄荷2-8份,蝉蜕2-8份,金银花2-18份,黄岑4-18份,苦杏仁4-16份,浙贝母2-9份,桔梗2-8份,甘草2-8份,栀子2-8份,木香10-20份,炼蜜80-170份。

本发明所用原料药功效如下:

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和中化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疹瘙痒,肝郁气滞等症还可清除口臭。

蝉蜕,性甘,寒,归肺。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金银花,性甘,寒,归肺、胃。甘寒芳散,既可散肺卫邪热,有能清热解毒。用治外感风或温热病初起发热微恶寒以及疮、痛。

黄岑,性味苦,寒,归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苦杏仁,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浙贝母,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热犯肺,痰或咳嗽,肺通,乳通,疮毒。

桔梗,性味苦,辛,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燥痰多,虚痨咳嗽,胸闷不畅,咽痛,喑哑,肺痛吐脓。

甘草,性甘,平,归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栀子,性苦,寒。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木香,性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

本发明以麻黄2-8份,薄荷2-8份,蝉蜕2-8份,金银花2-18份,黄岑4-18份,苦杏仁4-16份,浙贝母2-9份,桔梗2-8份,甘草2-8份,栀子2-8份,木香10-20份,炼蜜80-170份,经过处理制成蜜丸药剂等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全方益气补虚,宣肺润燥,化痰止咳,止痛散结,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益于有害吸入物的排出,又宣肺润燥、化痰,止咳利咽。以上原材料均为药食用通用药物,容易购买,无明显毒性,产品制备简单,便于实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阐述,如无特殊说明,下列实施例中原料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a,准备底料:按重量份取麻黄5份,薄荷6份,蝉蜕5份,金银花13份,黄岑13份,苦杏仁12份,浙贝母6份,桔梗5份,甘草8份,栀子5份,木香13份分别粉碎、过筛;

b,将步骤a中的底料混合成混合粉;

c,混合粉包装入库备用;

d,准备炼蜜:将蜂蜜加热、过滤,制成重量份为100份的炼蜜备用;具体为将蜂蜜加入炼蜜罐中,搅拌,加热至沸腾,趁热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到夹层锅中,在夹层锅中继续加热至沸腾时,调节蒸汽阀,保持微沸,控制温度在100℃,炼至气泡微小,将水份控制在5%时,停止加热,待炼蜜温度下降后,分装于洁净的不锈钢桶中,贴上桶笺,转入中间站备用。

e,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和步骤d中的炼蜜混合;具体为先在洁净夹层锅中加水加热至微沸,再将置有定量炼蜜的不锈钢桶放到所述夹层锅上水浴加热,同时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加入混合机中,待炼蜜加热至60℃时,开启混合机,在搅拌下趁热加入定量炼蜜,待混合成药坨后方可出料,倒入料车中。

f,炼药;具体为将所述料车中的的药坨加入炼药机中,开机炼制,待药坨炼制均匀,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倒入洁净不锈钢桶中,严封后,转入中间站,并抽检测定含量、水分,抽检合格的方可继续下一步骤e,抽检不合格的继续执行步骤f。

g,制丸:将抽检合格的已炼好的药坨加入制丸机中,制成规定重量大蜜丸,每丸重6g,且在大蜜丸上喷以微量95%的乙醇或细粉,随时抽查丸重,及时调整,重差控制在±7%。

实施例2:

a,准备底料:按重量份取麻黄6份,薄荷4份,蝉蜕6份,金银花16份,黄岑16份,苦杏仁14份,浙贝母6份,桔梗6份,甘草8份,栀子8份,木香15份分别粉碎、过筛;

b,将步骤a中的底料混合成混合粉;

c,混合粉包装入库备用;

d,准备炼蜜:将蜂蜜加热、过滤,制成重量份为140份的炼蜜备用;具体为将蜂蜜加入炼蜜罐中,搅拌,加热至沸腾,趁热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到夹层锅中,在夹层锅中继续加热至沸腾时,调节蒸汽阀,保持微沸,控制温度在115℃,炼至气泡微小,将水份控制在8%时,停止加热,待炼蜜温度下降后,分装于洁净的不锈钢桶中,贴上桶笺,转入中间站备用。

e,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和步骤d中的炼蜜混合;具体为先在洁净夹层锅中加水加热至微沸,再将置有定量炼蜜的不锈钢桶放到所述夹层锅上水浴加热,同时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加入混合机中,待炼蜜加热至60℃时,开启混合机,在搅拌下趁热加入定量炼蜜,待混合成药坨后方可出料,倒入料车中。

f,炼药;具体为将所述料车中的的药坨加入炼药机中,开机炼制,待药坨炼制均匀,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倒入洁净不锈钢桶中,严封后,转入中间站,并抽检测定含量、水分,抽检合格的方可继续下一步骤e,抽检不合格的继续执行步骤f。

g,制丸:将抽检合格的已炼好的药坨加入制丸机中,制成规定重量大蜜丸,每丸重6g,且在大蜜丸上喷以微量95%的乙醇或细粉,随时抽查丸重,及时调整,重差控制在±7%。

实施例3:

a,准备底料:按重量份取麻黄4份,薄荷7份,蝉蜕6份,金银花15份,黄岑15份,苦杏仁15份,浙贝母5份,桔梗6份,甘草4份,栀子6份,木香17份分别粉碎、过筛;

b,将步骤a中的底料混合成混合粉;

c,混合粉包装入库备用;

d,准备炼蜜:将蜂蜜加热、过滤,制成重量份为120份的炼蜜备用;具体为将蜂蜜加入炼蜜罐中,搅拌,加热至沸腾,趁热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到夹层锅中,在夹层锅中继续加热至沸腾时,调节蒸汽阀,保持微沸,控制温度在105℃,炼至气泡微小,将水份控制在7%时,停止加热,待炼蜜温度下降后,分装于洁净的不锈钢桶中,贴上桶笺,转入中间站备用。

e,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和步骤d中的炼蜜混合;具体为先在洁净夹层锅中加水加热至微沸,再将置有定量炼蜜的不锈钢桶放到所述夹层锅上水浴加热,同时将步骤c中的混合粉加入混合机中,待炼蜜加热至60℃时,开启混合机,在搅拌下趁热加入定量炼蜜,待混合成药坨后方可出料,倒入料车中。

f,炼药;具体为将所述料车中的的药坨加入炼药机中,开机炼制,待药坨炼制均匀,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倒入洁净不锈钢桶中,严封后,转入中间站,并抽检测定含量、水分,抽检合格的方可继续下一步骤e,抽检不合格的继续执行步骤f。

g,制丸:将抽检合格的已炼好的药坨加入制丸机中,制成规定重量大蜜丸,每丸重6g,且在大蜜丸上喷以微量95%的乙醇或细粉,随时抽查丸重,及时调整,重差控制在±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