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91576发布日期:2019-07-06 10:47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其中有两点较为突出:(1)中药饮片加工后残留的细菌、霉菌等较多;(2)中药饮片加工后的药效成份被破坏,其药用价值大幅降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其解决了传统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存在细菌、霉菌残留多以及药用价值降低的缺陷。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1)清洗浸泡:将中药原料切成2-4cm的中药段,将中药段放入蒸馏水中超声清洗15~30min,再将清洗后的中药段放入强氧化性浸泡液中浸泡30min~2h;(2)隔水蒸:用布料将浸泡后的中药段捆成直径为20~30cm圆盘状,中药段之间不留缝隙,控制蒸汽压力为100~120pa,进行一次隔水蒸,时间为30~50min;收紧布料,使中药段圆盘的直径减小10%~12%,控制蒸汽压力为120~150pa,进行二次隔水蒸,时间为15~20min;(3)烟熏处理:将中药段放入密封空间内进行烟熏处理,烟熏时间为30~90min,烟熏温度为70~90℃;(4)超微粉碎:待中药段熏至干燥后,放于-40℃~-60℃的超低温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200~600目的中药粉;(5)压制成型:将烟熏处理后的中药粉压制成片状,再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糖衣,即得中药饮片。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所述强氧化性浸泡液选用浓度为1.0~1.5mg/l的臭氧水。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在一次隔水蒸和二次隔水蒸前均将中药段放置于角质酶溶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5~15min,酶解温度为50~6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角质酶溶液中角质酶的质量浓度为0.01~0.5%。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所述烟熏处理选用的烟熏料包括榆树皮、橘皮、菖蒲、紫叶和艾叶。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3)中,所述烟熏处理选用的烟熏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0~15份榆树皮、8~10份橘皮、3~5份菖蒲、4~6份紫叶和1~4份艾叶。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所述中药原料为茴香、大黄、栀子、黄芪、黄连、麻黄、丹参、何首乌、甘草、石膏、白术、赤芍、白芍、生地黄、当归、槐花、黄芩、制川乌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超声清洗、强氧化性浸泡液的浸泡以及烟熏处理,能使中药原料中的杂质、细菌、霉菌等得到充分去除,保证了中药饮片的应用安全性;制得饮片的药用价值高,并且通过隔水蒸将中药原料蒸熟,后期服用时能使药效成份易于溶出,且隔水蒸分前后两次,中间进行了扎紧,这样能有效降低原料的脆度和硬度,便于后面的粉碎;通过角质酶的酶解处理,能催化原料表皮的角质多聚物水解,水解成单体和寡聚体,进一步促进药效成份的溶出;另外,整个工艺采用先制粉再成型的方法,使得中药饮片质量及药效成份分布均匀,可以确保服用效果一致,以及便于使用量的控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1一种茴香的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1)清洗浸泡:将中药原料切成3cm的中药段,将中药段放入蒸馏水中超声清洗20min,再将清洗后的中药段放入强氧化性浸泡液中浸泡1h,强氧化性浸泡液选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水。(2)隔水蒸:用布料将浸泡后的中药段捆成直径为25cm圆盘状,中药段之间不留缝隙,将成捆的中药段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1%角质酶溶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10min,酶解温度为55℃;然后控制蒸汽压力为120pa,进行一次隔水蒸,时间为40min;收紧布料,使中药段圆盘的直径减小10%,及为22.5cm,将中药段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05%角质酶溶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15min,酶解温度为60℃,再控制蒸汽压力为140pa,进行二次隔水蒸,时间为20min。(3)烟熏处理:将中药段放入密封空间内进行烟熏处理,烟熏时间为60min,烟熏温度为80℃;所述烟熏处理选用的烟熏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2份榆树皮、10份橘皮、4份菖蒲、5份紫叶和3份艾叶。(4)超微粉碎:待中药段熏至干燥后,放于-40℃的超低温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500目的中药粉。(5)压制成型:将烟熏处理后的中药粉压制成片状,再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糖衣,即得中药饮片。为了验证实施例1的药效保留效果以及灭菌效果,随机选取5片实施例1制得的茴香中药饮片,采用bb89-2000型挥发油提取器配pthw型普通恒温电热套,检测茴香饮片中的挥发油含量,采用计数器测定法对茴香饮片中细菌和霉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所用茴香原料的相应数据,以及设置对照组:对照组1(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进行烟熏处理);对照组2(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使用臭氧水溶液浸泡);对照组3(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进行烟熏处理和未使用臭氧水溶液浸泡,而在超声清洗之后使用了高温消毒)。检测结果绘制成下表:挥发油含量(%)细菌数(个/克)霉菌数(个/克)饮片11.6010237饮片21.598831饮片31.589132饮片41.617940饮片51.618426对照组11.591610531对照组21.601016349对照组31.1619789茴香原料1.6383112103实施例2一种当归的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1)清洗浸泡:将中药原料切成3cm的中药段,将中药段放入蒸馏水中超声清洗30min,再将清洗后的中药段放入强氧化性浸泡液中浸泡2h,强氧化性浸泡液选用浓度为1.5mg/l的臭氧水。(2)隔水蒸:用布料将浸泡后的中药段捆成直径为20cm圆盘状,中药段之间不留缝隙,将成捆的中药段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3%角质酶溶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12min,酶解温度为65℃;然后控制蒸汽压力为120pa,进行一次隔水蒸,时间为45min;收紧布料,使中药段圆盘的直径减小12%,将中药段放置于质量浓度为0.2%角质酶溶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5min,酶解温度为60℃,再控制蒸汽压力为150pa,进行二次隔水蒸,时间为20min。(3)烟熏处理:将中药段放入密封空间内进行烟熏处理,烟熏时间为90min,烟熏温度为70℃;所述烟熏处理选用的烟熏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5份榆树皮、8份橘皮、4份菖蒲、6份紫叶和4份艾叶。(4)超微粉碎:待中药段熏至干燥后,放于-50℃的超低温中进行超微粉碎,得到400目的中药粉。(5)压制成型:将烟熏处理后的中药粉压制成片状,再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糖衣,即得中药饮片。为了验证实施例2的药效保留效果以及灭菌效果,随机选取5片实施例2制得的当归中药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当归中阿魏酸含量进行检测,采用计数器测定法对当归中细菌和霉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所用茴香原料的相应数据,以及设置对照组:对照组1(基本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进行烟熏处理);对照组2(基本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使用臭氧水溶液浸泡);对照组3(基本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未进行烟熏处理和未使用臭氧水溶液浸泡,而在超声清洗之后使用了高温消毒)。检测结果绘制成下表:从实施例1、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茴香饮片1-5中有效成分(以挥发油计),当归饮片1-5中有效成分(以阿魏酸计)损失量都极少,几乎可忽略不计,说明本发明方法对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破坏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效价值,当采用高温消毒方式时,会一定程度上将药效成分破坏。另外,通过饮片1-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通过烟熏处理和使用臭氧水溶液浸泡均能有效的去除中药原料中的细菌和霉菌,并且灭菌效果优于高温处理,由此充分保证其应用安全性,特别是使用烟熏处理。为了验证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饮片在后期服用时的药效溶出效果,以熬制为例,将实施例1制得的茴香饮片以及实施例2制得的当归饮片进行熬制,对熬制的中药汤品进行观察检测。同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1(茴香饮片,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隔水蒸时未分两次进行,且未进行角质酶的酶解处理);对照组2(当归饮片,其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区别在于隔水蒸时未分两次进行,且未进行角质酶的酶解处理)。性状结果制成下表:颜色气味口感实施例1较深浓厚辛、辣对照组1较浅气味较淡清淡实施例2较深浓厚甘苦、辛对照组2较浅气味较淡清淡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对照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饮片的溶出效果较好,所以其药效能最大限度的被人体充分吸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