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581发布日期:2019-11-15 21:3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装置,尤其涉及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胫骨平台压缩骨折治疗方法是从胫骨侧面开窗,然后使用顶棒经(骨)窗将塌陷的骨折端顶起,再通过开窗植骨,最后关(骨)窗,支撑钢板固定支撑,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需切开直视下开骨窗,不符合微创的理念,对患者创伤大,对医师而言技术要求高,不利于初学者学习;2.无专用顶棒,常常用其他器械代替顶棒复位塌陷骨块,3.植骨过程繁琐,植骨位置和植骨量不确定,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包括底板、导向槽、滑块、支架、转动销、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套筒、排料孔、排料杆,所述的导向槽位于底板内部,所述的导向槽与底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位于导向槽内部,所述的滑块与导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支架位于滑块顶部,所述的支架与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销贯穿支架前端中侧,所述的转动销与支架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手柄贯穿于转动销,所述的第一手柄与转动销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手柄位于第一手柄左侧,所述的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位于第二手柄左侧,所述的套筒与第二手柄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料孔位于套筒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为通孔,所述的排料杆位于套筒内部,所述的排料杆与套筒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排料杆依次贯穿第二手柄以及第一手柄,所述的排料杆与第二手柄以及第一手柄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右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顶部前后两端还贯穿有螺栓,所述的螺栓与支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还设有卡套,所述的卡套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内部还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与卡套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使用前,医护人员先将排料杆依次由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插入套筒内,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肢体放入卡套的放置槽内,并将患者肢体所需复位与植骨的部位处于底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数量为两件的卡套两两之间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将患者肢体所需复位与植骨的部位朝向套筒位置处,此时,患者的肢体被位置定位,医护人员再用一只手旋转第一手柄,使得第一手柄带动排料杆以及套筒以转动销为圆心进行旋转,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套筒指向患者治疗部位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再用另一只手拉动第二手柄,以此让准确指向患者的套筒连同排料杆、支架以及滑块沿着导向槽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动,以此让套筒连同排料杆移至患者的治疗部位内,当套筒移至患者治疗部位的深度到达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顺时针旋转螺栓,使得螺栓对底板实行挤压力,即套筒连同排料杆移至患者体内的深度被固定,医护人员再将排料杆沿着第一手柄的方向抽出,医护人员再将自体骨由排料孔经过套筒排入患者的治疗部位内,医护人员再用排料杆插入套筒内,以此让排料杆推入塌陷骨折块下端填实,该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患者的治疗部位进行微创处理,避免了患者创伤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利于初学者学习,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把手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的局部右视剖视图;

图3是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底板1、导向槽2、滑块3、支架4、转动销5、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7、套筒8、排料孔9、排料杆10、把手101、卡套102、放置槽103、螺栓4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包括底板1、导向槽2、滑块3、支架4、转动销5、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7、套筒8、排料孔9、排料杆10,所述的导向槽2位于底板1内部,所述的导向槽2与底板1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3位于导向槽2内部,所述的滑块3与导向槽2滑动相连,所述的支架4位于滑块3顶部,所述的支架4与滑块3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销5贯穿支架4前端中侧,所述的转动销5与支架4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手柄6贯穿于转动销5,所述的第一手柄6与转动销5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手柄7位于第一手柄6左侧,所述的第二手柄7与第一手柄6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8位于第二手柄7左侧,所述的套筒8与第二手柄7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料孔9位于套筒8内部前端,所述的排料孔9为通孔,所述的排料杆10位于套筒8内部,所述的排料杆10与套筒8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排料杆10依次贯穿第二手柄7以及第一手柄6,所述的排料杆10与第二手柄7以及第一手柄6活动相连,所述的底板1右侧还设有把手101,所述的把手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架4顶部前后两端还贯穿有螺栓401,所述的螺栓401与支架4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顶部左侧前后两端还设有卡套102,所述的卡套10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卡套102内部还设有放置槽103,所述的放置槽103与卡套102一体相连。

该压缩骨折复位与植骨导向装置,使用前,医护人员先将排料杆10依次由第一手柄6以及第二手柄7插入套筒8内,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肢体放入卡套102的放置槽103内,并将患者肢体所需复位与植骨的部位处于底板1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数量为两件的卡套102两两之间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将患者肢体所需复位与植骨的部位朝向套筒8位置处,此时,患者的肢体被位置定位,医护人员再用一只手旋转第一手柄6,使得第一手柄6带动排料杆10以及套筒8以转动销为圆心进行旋转,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套筒8指向患者治疗部位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再用另一只手拉动第二手柄7,以此让准确指向患者的套筒8连同排料杆10、支架4以及滑块3沿着导向槽2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动,以此让套筒8连同排料杆10移至患者的治疗部位内,当套筒8移至患者治疗部位的深度到达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顺时针旋转螺栓401,使得螺栓401对底板1实行挤压力,即套筒8连同排料杆10移至患者体内的深度被固定,医护人员再将排料杆10沿着第一手柄6的方向抽出,医护人员再将自体骨由排料孔9经过套筒8排入患者的治疗部位内,医护人员再用排料杆10插入套筒8内,以此让排料杆10推入塌陷骨折块下端填实,同时,把手101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